新时代学校美育实施的困境与出路

2021-07-28 09:08王芳
中国德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美育课程学校

摘 要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国自古以来重视美育,学校美育实施的意义重大,因为美可以化育品德、陶冶情感。然而,当前学校美育在实施中存在课程与教学体系不完善、学校和教师对美育重视不够、美育资源整合与利用不充分等困境,应针对这三个方面问题,积极探寻合理的学校美育实施路径,更好地实现美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学校美育;困境;出路

作者简介

王芳,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2]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在人的品格塑造和全面发展过程中,美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学校美育实施的意义

最早提出美育概念的是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指出:“我要谈的对象,同我们幸福生活中最好的部分有直接的联系,同人的天性中道德的高尚也不相违阔”[3],并认为美育可以调和理性与感性,促使人形成完美的人格。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学者是王国维和蔡元培。清末学者王国维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认为是教育之事的三个组成部分。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美育的真正首倡者和奠基者,他提出“五育并举”“完全人格”的思想,认为美育是为造就完善人格服务的,“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4]。可见,东西方美学家们都认为美育是完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以美化育品德

我国自古以来就提倡美育,以美育德的代表人物首推孔子,孔子的教学内容“六艺”中有“乐”,当时是各种美育形式的总称,内涵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他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5]的思想,奠定了古代美育“礼乐相济”的理论基础,同时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6],表达了孔子对艺术的育人和社会功能的重视,这也是最初的以美化育品德。南齐的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首先阐明了绘画的教育功能,提出绘画具有“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7]的教化作用。到了唐代,绘画史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有这样一段评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工,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8],鲜明地阐述了绘画在人伦教化方面的功用。

在西方,柏拉图曾指出,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使他们在理智尚未发达的时期养成和谐的心灵和恰当的情感态度,“等到他们的理性发达了,他们会发现这些东西和理性是和谐的”[9],这意味着道德教育始于美育,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的最初德行本能”,达到心灵的和谐。康德曾提出“美是德性—善的象征”的著名论断,认为美与善的联系即美育与道德的联系,同时赋予美内在善的内涵,不仅有形式美,更要有内在的理性之美。

概言之,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色是以道德为核心,美育作为培育道德的手段,以审美作為完善道德的途径,力求以此实现人的自由。西方则是把美赋予了善的思想内涵,使美育有了更深厚的理论基础。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蔡元培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因为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脱的性质,宗教是保守而排斥异己的,因而以美育代宗教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

(二)以美陶养情感

美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情感教育,是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水平的一种提升。蒋孔阳先生就曾说:“美和感情是联系在一起的,美不美,就在于能不能调动人的情感。”[10]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明确将美育的本质界定为情感教育,目的在于克服人性的分裂和兽欲的横流。王国维从西方引进“美育”概念的同时也摒弃了传统乐教和诗教的单一内涵,从美育的根源入手,将审美界定在情感领域,指出美育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教育”。他说:“美育者一面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11]在蔡元培看来,美育也就是情感教育,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2],这说明美育在理论上属于美学,在实践上属于教育,其目的是“陶养感情”。

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可以陶养人的感情,同时使人具有美感,或为“优雅之美”,或为“崇高之美”,美术不是点缀品,我们需要通过美术的形式,在展现形式美的同时,体悟到内在的美。它是我们的精神所需,一个有审美情趣、审美情怀的人,情感世界一定是丰富的。蔡元培还认为,科学与美术是并重的,科学崇尚的是物质,宗教注重的是情感。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美术教育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或创作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审美情感的投入自然会激起我们的美感,美感的形成体现在展现美的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去感受美、欣赏美。

檀传宝教授认为,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真正的美育应该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尤其包括教育美等所有美的形态对人的全面陶冶。[13]

(三)以美浸润心灵

美可以浸润心灵,从而美化人生,提升人的幸福感。美育是个体形成正确审美观的基本途径,在这个过程中,美得以确立,个人的审美价值观得以形成和完善,进而提升个体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态度,形成完善的人格。美育可以促进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生活和自然产生积极的认知态度,同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感情是心灵的表现,心灵是生命的主宰。心灵对人生有多重要,感情就有多重要;感情对人生有多重要,美育就有多重要。美育是现代教育的内容,也是科学地建构心灵家园的重要方法和载体。在柏拉图看来,美育达到的心灵和谐与德育达到的理性秩序是一致的,而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基础,因为“整个心灵的和谐就是德行”[14]。

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就是要让美育起到使人寄托心灵、慰藉感情的作用。美育之所以能够代替宗教,担负起现代人建构心灵家园的重任,是因为它是一种情理自由结合的形式。在审美中,理性和感性自由交融、自由把握、自由观赏,从而构成审美心理结构。

中国古代以美育德,在思想内容上要达到善的标准,在艺术形式上要达到美的标准,内容与形式都要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尽善尽美。西方宗教的终极关怀使西方人的心灵能够得到慰藉,找到精神家园,而强烈的赎罪意识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道德自律的作用。

美学与美育之间有一个中介—美术(艺术),美术实际上是连接美学与美育的桥梁。蔡元培由此建立起了意志—知识—情感、伦理学—伦理学—美学、德育—智育—美育、善—真—美这样一些相互联系的、有内在对应的结构。

二、学校美育实施过程中的困境

为了解学校美育的实施现状,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首先,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中小学美育的实施现状,深入一线,与教师、学生进行实地交谈,搜集资料,听课评课。其次,查看了十所中小学近三年的美术、音乐课程的教案、教研活动、教学反思、社团活动等相关资料,并到当地社区调研学生参与社会文体活动的有关情况。最后,在美育课程展示与座谈环节中,随机选取了十所学校的五名美术、音乐教师进行听评课,课后与授课教师围绕审美教育、授课方式、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除此以外,还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任课教师进行了关于美育方式方法的沟通与交流,并在每所学校随机选取了一个班的学生进行座谈,探寻学生的业余爱好、艺术专长以及对审美教育的接受度。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学校美育实施过程中有如下困境。

(一)美育课程与教学体系不完善

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一重任,学校教育是实施艺术教育最重要的途径,而艺术教育对于美育的实施至关重要。通过对中小学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校美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尤其是美育课程落实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0%的教师认为大多数学生对美育的态度是很喜欢,85%的教师认为进行美育实践活动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从学生的喜爱程度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却比较无趣,在形式美感方面也稍显单调。即便如此,学生也并没有对美育课程产生厌倦心理,反而对此类知识有着极大的渴望,态度依然非常积极,十分欢迎艺术类课程的开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希望了解艺术,认为审美教育在塑造自我的过程中是必要的,期望通过艺术教育来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可是现实中美育课程与学生对美育的期待差距较大。

从美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方面来看,美育课程的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更新频率、创新程度较低,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处于落后的位置,学生在课程的内容中吸收到的实践养料较少。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中小学选用的教材比较单一,或是一些浅显的实践内容,或是美术纯理论欣赏,并且内容多年没有大的改动,未与时俱进,难以适应中小学的审美教育需要。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如何平衡趣味性与理论化倾向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

从美育课程落实方面来看,直接与美育相关的课程,如音乐、美术等,开设量少,在农村学校这一现象更为严重。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教學科目挤占艺术类课程存在空间的问题非常突出,也十分普遍。在课外活动方面,很多学校并没有认真仔细地组织美育活动,学生自由活动的情况较多。在对学生的抽样调查与交流沟通中得知,虽然大部分学校安排了艺术类课程与课外活动,但这只是停留在课程表上,上课时间经常被外语、数学、语文等科目挪用。

此外,调查还发现,教师的美育教学方式方法偏重于理论讲授,实践活动较少,教学形式守旧;学生思维活动量不够大,主体地位不突出;美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不够得当,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无法实现知识的相互联系、贯通,无法使学生进行拓展和提高;美育教学中缺乏对学科思想、心理健康、德育等的学科渗透;教师教学流程不够规范,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不能产生共鸣,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二)学校与教师对美育的重视不够

美育的执行效率与学校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首先,学校对于实施美育政策的保障不到位,导致美育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可靠的监督机制,美育实效性较差。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功利化的氛围中,家长、学生对学习成绩无限制地追求,却忽略了学生的性格特征、素养的养成,由此在教育领域形成了“剧场效应”,而美育在这种泛功利化的氛围中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校不重视审美教育,也没有建立专门的美育课程体系,未安排相关人员来实施美育。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也主要以学生升学率为标准,在考核中大多用考试成绩作为教师绩效或晋升评优的主要标准,导致教师在功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忽视了审美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对美育涉入不深,概念模糊,形式主义居多,导致了美育实效性低下,在美育实施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其应有的地位,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师的审美素质成为学校美育落实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之前,更应该提高教师的审美能力。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混淆了美育与艺术教育,认为美育就是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相当多的教师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忽略了在其他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中融入美育思想。更多的教师将美育等同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大自然与校园环境的美却视而不见,原本应该给学生带来无限快乐的美育课程从此变成了知识的堆砌。同时,由于教育功利化的倾向,美育评价体系与教师激励手段缺乏,学校和教师的重心在语数外等科目上,无暇顾及以美的理念来教书育人,主科教学的紧迫感甚至使教师对美育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对美育实施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在调研中笔者发现,中小学艺术专任教师配备严重不足,专业的艺术教师缺口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很难招聘到合适的美育教师。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以及学校对美育的深度理解和践行。

(三)美育资源整合与利用不充分

美育资源利用不充分表现在没有对校内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中美育的作用不明显。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大多数学校未对各方面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如城市中小学在组织学生进行美术鉴赏时为了省时省力,未借助博物馆、美术馆等资源进行实地教学。学校内部许多设施配备不齐,很多中小学根本没有相关的音乐教室或美术教具、模型。

很多学校的校园建设与校舍布置无任何审美可言,校园文化生活平平,文艺汇演机会少,这种情况在非重点学校表现尤为突出。同时,很多学校在重大节日与纪念日开展的活动也是流于形式,甚至觉得艺术活动是在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不高,以致学校中充斥着死气沉沉、毫无朝气的学习氛围,而这种环境也影响了美育在中小学的实施。

三、学校美育实施的合理路径探求

(一)建立完整的美育课程与教学体系

关于美育的内容选择,首先要明确中小学审美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培养画家、音乐家等,也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某种专业的艺术技能,而是通过审美教育,使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在美育内容的选择上,应完善科目类别,使之与学生的兴趣点相适应,扩大美育的接触面。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应该在中小學开设音乐、美术等多种多样的艺术类课程,使美育课程目标得以全面实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语境下,还应将美育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的实践中,比如数学、语文、外语、社会科学、生物等学科里面包含着很多审美要素,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审美要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美术课程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设计与讲授,发挥教师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审美的形成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出来的,能够欣赏美、发现美、感受美,这就是所谓悟道的过程。

此外,在重视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心理美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文理学科类课程中寻找和探索美,从而让学生对文理学科产生学习兴趣,培养真善美的境界,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道德素养。“对美好事物的无比的爱与热情,正是君子成德的基础”,[15]这也就实现了美育的德育功能。

(二)完善美育实施机制,提升教师自身对美育的重视程度

中小学美育的开展和具体落实,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应加大力度完善美育实施的保障机制,只有受到重视,美育才能得到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物质基础保障。为了让美育能够顺利落实,提高中小学美育的实效性,学校应由校级领导牵头建立美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学校的美育工作,保证美育的落实与质量。

教师作为美育的实施者,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学校应不断提高美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审美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其自身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应终身学习,戒骄戒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俱进。而学校方面,应加强对美育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有机会学习、更新自己的美育理论和知识体系;经常为美育教师举办校内专家讲座或网络视频讲座;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到各个中小学及高校走访、调研、听课学习、沟通交流,或通过参观博物馆、科学馆等形式,提高教师对美育的理解能力,从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审美素养,才能更好地胜任美育实施者这个角色。

(三)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实施美育

蔡元培认为,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部分,相应地,美育也由这三部分组成,这就是蔡元培的全民美育、终身美育的理想。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开发利用校内外资源,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进行美育。例如:成立动漫社、广播站、武术社、话剧社、采风组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的演出和展览、展示、风景摄影写生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学馆、博物馆的解说活动;鼓励学生自己组织学生团队,节假日观看积极的艺术演出、比赛等。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美育生活,使学生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够促进校园氛围的健康发展。

此外,校园文化资源在提高美育实效性方面可以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创造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文化对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意义重大,为此,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实施美育。校园建筑、景观等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而校训、校风、学习风气、艺术氛围等则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学校应为学生营造生机勃勃的校园环境,创设充满美感的校园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这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十分有利。可以以年级为单位,对各班级的板报布置、书桌摆放、窗台装饰、班级整体颜色搭配、学生服装搭配、文明礼仪等方面进行评比,以激励师生提升自身审美情趣。为了使学生在优美并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中学习,学校应在财力、物力等方面加大投入,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接受审美教育,如此才能提高美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21-01-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0/c_1123408400.htm.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1-01-06].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3]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范大灿,冯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

[4][12]蔡元培.蔡元培文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55,155.

[5][6]陈晓芬.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6:98,79-80.

[7]谢赫.古画品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812.

[8]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3.

[9][14]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编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00,300.

[10]曾繁仁.审美教育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97.

[11]王国维.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52.

[13]檀传宝.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J].人民教育,2015(15):1.

[15]刘铁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关雎》看中国古典教育的蕴含[J].教师教育研究,2020,32(2):20-26.

责任编辑︱何 蕊

猜你喜欢
美育课程学校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