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的历史考察

2021-07-28 15:07陈洋聂红琴
档案与建设 2021年6期
关键词:苏北根据地抗日

陈洋 聂红琴

一、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恢复、巩固和改革

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一样,是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日伪的奴化教育、与国民党顽固派的专制教育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大体经过了恢复、巩固和改革三个阶段。

1. 中小学教育恢复阶段(1940年春至1942年夏)

1940年10月黄桥战役后,新四军与南下增援的八路军在盐城白驹镇胜利会师,开辟了华中最大的一块抗日根据地——苏北根据地,包括淮海区和盐阜区。1940年3月和11月,中共中央先后发出《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和《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内小学教育的指示》,要求“各根据地党和政府的领导机关,必须把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小学教育事业提到主要地位上来,积极地参加小学教育的建设”[1],提出“每乡有一个中心小学或模范初级小学,每个中心区有一个两级小学或完全小学”[2]的要求。为巩固根据地,组织军民投身抗战,苏北根据地立即着手建立各级政权组织,同时,一面着手恢复因战争动乱而停办的学校,一面想办法筹建新学校,确保基本覆盖每保每乡,改变沦陷初期教育无人管、学校停办、教师失业、青少年失学的现象。在恢复学校工作取得进展的基础上,淮海区和盐阜区进一步加强了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行政公署专设文教处(或教育处),县设立教育科,乡保设教育股(或教育委员会),具体职责是:宣传人民送儿童与青年上学,负责组织与领导市乡小学校;组织市乡俱乐部,进行有益于人民身体及抗战之娱乐,并宣传抗战时事,提高人民民族自尊心與抗战胜利信心;开办男女识字班、补习学习与夜校等,开展识字运动,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进行消灭文盲工作;筹办学校,在政府协助下解决经费困难。[3]。

经过一年多的恢复,1942年,盐阜区小学数量已由行署成立前的200所增至773所,共有学生35265人,教师128人。中等教育恢复及创办中学9所,文教处设有编审委员会,编辑并出版各类教科书10万余本。教育经费每年280多万元。[4]淮海区也非常重视发展教育,积极恢复中小学校,这一阶段恢复小学100多所,中等学校4所。各个学校都设立了校董会,每校二三十人不等。据《新华日报》报道,到1942年6月,苏北(包括盐阜区和淮海区)已有小学5000余所,私塾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高初中有30余所。[5]

2. 中小学教育巩固阶段(1942年秋至1944年春)

这一时期,抗日民主政府先后组建了参议会,颁布了施政纲领,提出了对教育文化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着重抓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改造私塾和原有学校,继续恢复并兴办了一批中小学。1943年,盐阜区和淮海区都颁布了《小学暂行法》《中学暂行规程》,确立了中小学教育方针,对培养目标提出了要求。《规程》对中学的课程设置、考核办法及学习年限、休假、教育经费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根据地的教育工作已迈入正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管理体制。截至1944年7月,盐阜区实行初等教育的学校已有1186所,学生67453人,教师2064人,实行中专教育的学校13所,学生1878人,教师207人,较抗战前增加了一倍多。[6]

3. 中小学教育改革阶段(1944年夏以后)

抗日根据地从1941年9月毛泽东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后,就开始推行教育改革。目的是把教育从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中彻底解放出来,从旧的制度、课程、办法中彻底解放出来,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发展教育事业。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连续对华中各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国民党顽固派也趁机发起反共摩擦,导致刚刚开始的教育改革被迫停止。1944年夏,华中各根据地在取得反“扫荡”、反摩擦、反“清乡”斗争的胜利后,随着整风运动的结束,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各根据地先后召开由教育行政机构负责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的教育会议,认真讨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并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研究贯彻党的教育改革方针及具体措施。

淮海区行政公署1944年7月召开全区中等教育会议。7月16日,盐阜区行政公署也召开文教会议,历时12天。会议确定,盐阜区今后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培养为民主政治服务的干部和适合于新民主政治的公民。[7]教育要以培养民族精神、民主思想、集体意识、劳动观念为主,以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在课程上,要适合于学用一致的原则;在学制上,要具有弹性的伸缩性。会议还要求各县在最短时间内集中力量试办新学校,以获得经验来推动全面的改革。据1944年的统计,盐阜根据地已有小学1186所,较抗战前增加了一倍多,在校学生67453人,小学教师2064名。私塾约有1900所,已经登记改造的有1626所,有的已成立了私立小学。中学及中等专门学校13所,在校学生1878人,教师207名。从质量上看,现在学校里有两种作风是以前学校所没有的:一是民主的作风,二是劳动的作风,由此改变了师生的面貌。在教育经费上,已从1940年每月39000元增加到每月160000元。由此可见,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的教材和教法

1. 中小学使用的教材

华中抗日根据地建立初期,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教材为基础,用增、删、改、剔的办法,对旧教材进行改造,以满足根据地受教育者的需要。增,是增加抗日救国和乡土教育的内容。删,是删去课本中思想性不强的部分。改,是对难懂的词语和习题进行改动。剔,是把旧教材中的反动内容加以剔除。随着根据地的巩固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旧的教材体系,重新编写符合新民主主义教育方向的新教材,便成为根据地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各根据地的党政领导也予以关注,将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从1941年起,各根据地先后设立了教材编审机构,制定出编审教材的具体实施方案,统一编写和审定各科教材。华中抗日根据地编写的教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各科教材都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内容。这在社会科学教材中尤其突出。如,语文教材中有介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陈毅等中共领导人的内容。盐阜区海南中学还专门改革课程设置,取消公民课,增设政治课,教唱抗日救亡歌曲,自编抗战教材,并选教了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而使教科书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第二,各科教材都有很强的实用性。盐阜区根据地学校在教材上做到删繁就简,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采取了学用一致的原则。在各级语文教材中,介绍了许多应用文的书写格式,如书信、墙报、挑战书、应战书、发票、通知、收据的写作方法。数学教材中有大量实际生活需要用到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学会了就可以拿到实际中去应用,容易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也克服了以往死读书、死教书的陈腐观念。第三,各学科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文字简洁明快,注重通俗性、可读性。许多教材大量吸收“三字经”、顺口溜、歇后语,有的教材还配以木刻图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和学生的欢迎。

2. 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方法

根据地认真贯彻教育为抗战的方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抗战进行灵活教学。一是普遍采取教劳结合的教学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教育思想,也是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各个苏区教育的基本经验之一。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在教学内容上增加生产常识课,如选种、浸种、耕作、预防病虫害、纺棉纱、搓棉纱、写收条、记账等等。學校还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老农上课。教学时间安排上,注意与生产劳动相适应,随农时闲忙采用全日制、半日制、早午制办法,还以班级教学、小组教学或个别教学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便让学生既能学习又能参加生产劳动。当时《盐阜报》报道,淮安县马逻小学校长沈顾宣针对农忙假中学生不到校读书的情况,创造了“农忙假教学法”。他根据学生在家劳动的种类,将其分成“看门”“拣豆”“放猪”“割豆”等小组,每天利用各组学生的劳动空闲时间分头上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8]

二是实行教武结合的教学方法。战争中需要教育,也能进行教育。1942年至1943年,在日伪军频繁“扫荡”“清乡”的环境下,苏北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心区、游击区、敌占区的不同情况,因时因地采取集中教学、分散教学、跑反教学、隐蔽教学等教学形式,使得中心区的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持续稳定。特别是在游击区实行分散教学,敌来则跑,敌去上课,弦歌之声不辍,使学校坚持办下来,学生基本没有减少。敌占区的学校实行隐蔽教学,表面上用敌占区的课本,暗地里教抗日教材,师生还为新四军侦察敌情,提供情报。抗日民主政府的教育行政干部随敌后武工队潜入敌占区,检查办学情况,帮助学校克服困难。

三是采取教宣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农村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中小学校师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41年7月,苏北文协发出《告苏北教育界人士书》,要求教师利用暑假,在家乡办识字班、民众学校、大众俱乐部,进行有益的娱乐生活,唱歌曲小调、演戏,帮助农民自卫队和农、工、青、妇、学救会进行文化教育工作。在为推进社会教育而制定的《中小学推行群众教育办法》中规定:中学每校要为农村办理俱乐部1所至3所,组织学校剧团1个(以演地方戏为主),常在附近村庄和当地各种会议进行文化宣传工作,出版墙报1处至3处。小学应协助当地群众办理农村俱乐部,开办读书识字班,出版墙报,组织剧团或秧歌队,配合当地政府、群众团体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宣教文娱工作。[9]学校组织剧团或宣传队在苏北非常普遍,他们围绕根据地中心工作进行课外宣传。1943年苏北组织大参军运动,当时海南中学师生剧团到各县区作巡回演出,宣传参军,歌声响彻四面八方,影响很大。1944年2月21日,苏北盐阜行署在给各校长的指示信中专门强调,学校教育要“配合各个时期的政治任务,进行社会活动。例如春季中心工作有参军,学校应有计划的发动师生参加这一活动,除组织宣传队、演讲、演剧、写标语、出墙报外,还要实际动员拥军参军……”[10]

三、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在抗战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提高了农村儿童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保障了农村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中小学生和教员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对敌斗争,支援了根据地的生产建设和军事斗争。除此之外,至少还有以下三点深远影响:

1. 扩大中共政策和主张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共产党。中小学教育是党的政策和主张的重要传播媒介。中小学与社会的文化活动相联系,与社会教育、文化娱乐、消灭文盲运动等紧密结合,是中小学所在地的文化活动中心。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小学教育积极宣传本党主张,大量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面目,反对封建遗毒,引导中小学生及相关民众自觉地同国民党顽固派和封建地主阶级斗争,以最大程度获得民众对共产党的了解和认同,最大化地激发民众积极参战的热情,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

2.建立了一支文化大军。根据地的党委和政府正确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政策,把团结和争取广大知识分子作为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组成部分来落实。当时根据地不少教师存在错误思想,例如,有的认为教师是“自由职业者”,无所谓政治立场,在蒋介石统治时代是教书,共产党来了还是教书,甚至到日伪占领地区也还是一样教书,把教育看成超政治、超阶级的;有一部分教师存在狭隘的地域观念,不愿意离开自己所熟悉的一块小天地,不愿服从民主政府的调派;在教师中还有相当多的人存在着雇佣观念。[11]根据地民主政府贯彻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普遍开展了师资培训工作,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宣传教育,启发教师的自觉性,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端正教育思想。黄克诚在《盐阜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问题》中说,1943年反“扫荡”后,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政治态度完全转变,他们已经由雇佣观念认识到自己的责任,由只知在屋子里教学生,改变为领导学生做各种抗日救国社会活动了。总之,根据地的学校不仅是文化教育机构、基地,而且还是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大军,将文化教育与宣传抗战合为一体。

3. 积累了治国理政的经验。办教育是中共在根据地局部执政的重要组成部分。1944年7月《解放日报》社论《根据地普通教育的改革问题》提出,“文化教育工作是整个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抗日根据地教育应成为进行抗日战争与民主建设的一个战斗的侧翼。”[12]各根据地党委和政府都把办好教育作为中心任务之一。盐阜区政府制定了《小学暂行法》《中学暂行规程》,分别明确了小学和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方式。为争取更多知识分子的支持,根据地党委和政府关心教师的政治生活,让他们参加参议会,给他们提供政治学习材料,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坚定革命立场;从各方面加以尊重,竭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李一氓在淮海区第二届参议会工作总结中讲到,在文化教育方面,中小学教师对于发展学校教育及提高教师待遇,有很多积极提案。政府根据盐阜、淮北、淮南以及山东各地经验,针对提高待遇,发展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及奖励文化事业,拟具了更丰富、更详细、更切实的例则。特别在待遇标准上,比中小学教师所希望的还要高得多。盐阜行政公署成立时,刘少奇就要求文教处长白桃(戴伯韬)等人团结地方知识分子,提高他们的待遇,使他们能够养家。政治上的正确引导和生活上的关怀爱护,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摆脱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影响,积极投身于根据地的教育事业。

注释与参考文献

[1][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1919-1949)》,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55、436页。

[3]《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料选》(1942第四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1页。

[4]《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料选》(1942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0页。

[5][7][8][10][12]皇甫束玉等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8、272、275、263、270页。

[6]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江苏省档案馆编 :《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441-442页。

[9]刘则先、刘小清编:《苏北抗日根据地文化散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11]周玉凤:《略述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工作》,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编:《纪念新四军建军五十周年第三届年会论文集》,1988年,第281-293页。

猜你喜欢
苏北根据地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窗台上的妈妈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爱你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