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研中心”的专创融合实施路径研究

2021-07-28 12:59李文彪李申燕龚芳海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创新创业教育

李文彪 李申燕 龚芳海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点,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即“专创融合”,是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增长点。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了专创融合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依托“技研中心”的专创融合实践路径——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关键词:技研中心  创新创业  教育  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3(a)-0241-03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Specialty Innovation Integration Based 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LI Wenbiao  LI Shenyan  GONG Fanghai

( Ling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663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employment ability,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education is called "professional innovation integration", promoting the growth point of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gration of specialized innovation, researched the practice path of special innovation and integration relying 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Take Guangdong Ling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kills

《國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与发达国家人才水平差距主要体现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在当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2018年12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到,进一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等有机结合,引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随着国家政策导向,作为就业和创业生力军的高职院校开始谋求新的转型升级,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打造特色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群时,都将专创融合的因素纳入其中,并通过机制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等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双创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

双创教育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体,创新教育是内涵建设,创业教育是外延发展,创新支撑着创业,创业是创新的行动化[1]。而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目标定位是培养面向生成、服务、管理一线岗位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存在共生的逻辑基础。

1.1 专业技能教育需要创新创业教育来突破瓶颈

我国拥有着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截至2018年,我国有职业院校1.17万所,在校生2685.5万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和在校生规模分别占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尤其是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高等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胜任一线工作岗位。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需求凸显出来,高职院校的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缺少双创因素,再加上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导致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因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专业技能教育中融入双创因素,建设对应的双创实践平台和服务,是解决就业压力和提升社会发展驱动力的必要手段,是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2]。

1.2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专业技能教育做根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提出之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无疑成了高校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之一。然而我们调研发现,在实施的过程,很多的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自成体系,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加入到专业教育某个阶段,有的院校甚至和专业技能教育完全割裂开来。从而只是表面上增加了双创因素,在实际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内涵上并没有产生实际效果。从某种意义来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引领专业技能教育,又必须与专业技能教育深度融合,这才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正确选择。

2  专创融合存在的问题

(1)认识缺乏深度:虽然“专创融合”的概念已经被大部分高职院校认可,但对双创教育的理解深度不够,也未能在教师和学生层面正确普及,导致很多的学生和老师片面地认为双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业的个体老板,个别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才需要参加。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就业的导向和压力,很多院校认为双创教育难出效果、意义不大。(2)课程缺乏体系: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大都是针对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设计,据我们调研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都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调研的因素涵盖行业前景、区域人才需求、人才就业方向和薪资,但在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这方面缺少双创因素的调研。导致双创因素在课程体系中是任务式的被动添加,很难起到引领专业教育的作用。(3)师资缺乏经验:专创融合的核心在于师资,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师资流动性大,相当一部分是刚毕业就上岗执教,本身没有社会阅历和企业经验,再加上学校对师资在双创方面的培训力度不够,导致很多老师难以胜任双创教育的实施。部分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想利用企业师资开展双创教育,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教学训练,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事倍功半[3]。(4)服务缺乏协同:专创融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并且实施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协同。然而根据我们的调研,部分院校虽然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等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涉及了双创课程和搭建了一些平台,但在服务过程中和专业教学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学生学科之间不能打通,甚至出现争夺资源的情况,双创教育成为一个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一个新学科。

3  依托“技研中心”的专创融合实践路径——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为了能够将技术和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新技术跟踪、应用平台建设、配套应用资源建设、应用模式建设等多维角度来推动职业教育如何借势而为,来有效解决发展瓶颈,以期望切实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2013年6月,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移动互联网技研中心,初步明确了技研中心的定位,建立了管理架构。2016年,为了响应国家“互联网+”号召和落实我校创业型大学的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为“互联网+”与智能应用协同创新中心[4]。

该中心围绕学校建设的总目标,以“技术技能型+双创”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探索专业技术技能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加速技术技能人才的迭代培养,夯实学校信息类专业群双创根基,升华实战型、项目化双创教育与训练体系,为双创成果转化和学生就业奠定基础[5-6]。

(1)技研中心是技术技能人才培优的主阵地:培优是技研中心出发点,中心的核心师资团队会联合专业课老师,在大一第二学期通过教师推荐、笔试、面试等流程筛选出团队成员。然后按照学生的专业细分方向划分学习小组,规划学习路线,配置学习资源,分配专业导师,引入企业级开发规范和开发流程,进行培训,并对阶段学习成果进行严格把控。同时把技能竞赛、互联网+比赛、挑战杯等项目作为成果导向的维度。技研中心的运行直接带动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建设,在校参与“金点子”创意大赛等各类1000人次,取得创意作品100多项,获160项以上省级大赛奖励,其中国家级32项,学生带着项目经验就业达30%以上。(2)技研中心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练兵场:技研中心在提供对外技术服务的同时,能够沉淀项目产品套件。并且在创意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发导向自有知识产权产品,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心以专创融合为支撑直接孵化了20余家公司,其中包括2家专业自营公司。目前在“互联网+”健康运动、移动口腔医疗及智慧酒店等领域超过百万元的创新技术转化成果达20项以上,获得16项软件著作权、22项专利,为创业团队创造累积2000万元以上的融资到账。(3)技研中心是对外社会服务的资源池:通过师徒协同和企业化管理运作,技研中心能够从学习方向小组快速构建项目团队,承接横向项目,截止到目前中心已经对接企业100余家,承接横向课题50余项,到账金额达500万元以上。同时技研中心利用资源沉淀和跨专业融合的特性,针对珠三角兄弟院校开展对口师资培训;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服务、运营支撑培训,对转型的传统企业开展方案实施培训,技术培训服务成效显著,直接到款金额达125万元。(4)技研中心是高水平专业群构建的着力点:技研中心实现了“三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专业融合,优化了专业群的逻辑架构,有效推进省示范软件专业群建设,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获广东省商务厅690余万元资金奖补,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现代电子实训基地,省级立项课题23项,获省级以上教学相关类奖项15项,出版教材22本、发表论文30余篇,横向技术服务项目近40项,到账金额500万元以上,助力我校获得省创新创业示范校,成果获2016年全国民办职业教育“十佳”案例,2017年获省民办专项资金110万元奖补。(5)技研中心是师资团队提升能力的加油站:技研中心一直秉承“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核心师资团队是有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组成,将企业项目经验和管理经验引进技研中心,带动其他老师辐射到课堂。同时还以技研中心为窗口,带领老师和学生走进一线企业,将学习新技术新技能融入到项目开发和创新创业中。技研中心的老师在科研、论文、专利、比赛等多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职称得以顺利晋升。(6)技研中心是校企深度合作的连接点:校企合作在专创融合实践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没有企业资源的对接,专创融合更多地会流于形式,成果缺乏实际价值,市场转化率低。正是由于技研中心的模式打造,形成了迭代的开发团队,积累了成熟的产品开发经验,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合作的企业大幅增加,校企协同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专创融合奠定坚实基础,形成良性循环。

4  结语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在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专业发展的合力,有效推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新时代人才培养。专创融合对原有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方面带来了新的补充和冲击,是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改革的驱动力。“技研中心”是专业技能教育培优主阵地,是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成果转化的主窗口。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以技研中心为枢纽,重构专业组群逻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突破专创融合瓶颈,打通了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有效实现“1导向(成果导向),2融合(专业融合、专创融合),3对接(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人才對接企业)”。

参考文献

[1] 颜兵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生[J].中国培训,2018(4):64-66.

[2] 刘超.高职院校专创融合的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探索[J].内江科技,2019(10):106-108.

[3] 伊芸芸,汪金宝,王勇,等.基于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25):111-113.

[4] 刘万太,吕雨,农周展,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J].科技资讯, 2020(14):218-220.

[5] 张合振,赖启财.高职专创融通的路径研究—— 基于四川的实证调研[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5-7.

[6] 吴艳臣,郭静,兰文利,等.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科技资讯,2018(23):188,190.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创新创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