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弹幕对审美的影响

2021-07-28 22:01谭丽琳
美与时代·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弹幕

摘  要:随着科技、娱乐方式的发展,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弹幕也进入了人们日常审美的范围。弹幕是复制时代的典型产物,它改变了传统的凝神观照的审美方式,不仅使审美从私人的变成开放的,而且我们在观看他人弹幕时,审美将面临一再被打断的风险和审美趋同的问题。弹幕使审美的门槛一再降低,破坏艺术作品的神圣性,原本缺乏审美背景知识的人亦能通过即时的弹幕获得参与审美的资格。不过弹幕的关闭功能为传统的审美方式留下了余地,又在一定程度上将审美的选择权交还给了观众。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弹幕;审美方式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消费时代这一特定语境下的产物。最早讨论这一问题的是英国学者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他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一方面是指消解艺术与生活间的距离,质疑传统艺术品的地位,把日常使用的物品提高到艺术的地位;另一方面是指对日常生活进行艺术化的转变,及充斥于日常生活中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弹幕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又一典型案例,之所以采用“日常生活审美化”而非“审美泛化”,是因为弹幕为审美带来的影响是多重的,也并非是完全负面的。本文通过分析弹幕对审美的影响,见微知著,从而对消费时代下的审美作出一些反思。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典型

“弹幕”一词来源于射击游戏,视频中大量刷过屏幕的评论,与游戏中密集的子弹形成的幕布效果有异曲同工之感。如今,弹幕功能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从短视频、电影、电视到网络直播等都能看到。弹幕是观众在审美过程中发出的与作品内容相关的评论性文字,因此具有即时性。弹幕评论一般不超过10个字,短小精炼。当观众打开弹幕功能,在欣赏作品时同步获取其他观众的评论,因此有着互动讨论的效果。讨论的内容不受限制,既有观众的即时感受、批评,也有针对当前内容的背景知识延伸等。

(一)资本的背后操控

不过,我们所看到的弹幕并不完整,而是经过筛选后呈现出来的。这一筛选的操作源于视频背后的平台,平台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可以对所有弹幕作清空、屏蔽关键字等处理,以把控弹幕评论的总体基调。经过筛选的弹幕一方面在客观上使观众获得更好的观感,并维护资本利益不受威胁;另一方面,弹幕功能为视频制作方提供了关于观众偏好的大数据参考。视频制作者可以利用弹幕功能的后台进行大数据的调查,观众发布的弹幕评论会被收集、分析,最终形成受众偏好的详细报告,帮助制作者精确定位市场。尽管这种功能有利于观众的审美体验,但是其本质是消费时代商品经济对大众审美的操纵与资本利益对审美的支配與渗透。

(二)复制时代的产物

本雅明认为,复制时代艺术的特点就是艺术作品灵韵的消失[1]10,也就是说,传统艺术到了今天,其实质在于灵韵。复制时代的艺术如照片一样,通过多次打印,使其本来的灵韵渐渐逝去。音像视频本身就是复制时代的产物,包括电影、电视、小视频等,而发表在其上的弹幕,更是随着复制时代发展生成的延展功能。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具体事物是对理念的摹仿,艺术则是对事物的摹仿,即艺术是对摹仿的摹仿。如果用这一逻辑来理解弹幕的话,那就是说,音像视频是对艺术的复制,弹幕则是对复制艺术的复制。弹幕本身不是艺术,只能附加在复制艺术之中,原本失去灵韵的艺术作品,其艺术性又进一步减损。因为所有人都可以对艺术作品发出评论,评论内容不需要斟酌与思考可随意发表,使原本具有神圣性的艺术跌落神坛,成为大众获得浅层快感的一种载体。

二、对传统审美方式的冲击

传统的审美过程大都发生在艺术馆、博物馆、歌剧院等特定地点,当人们处于特定的场景、站在特定的方位,排除内心的繁杂思绪才意味着审美准备的完成。接着人们需要对艺术作品进行凝神观照,欣赏作品的技法、色彩、旋律等形式后,领会作品背后蕴含的内在精神。在欣赏者的内心引发审美想象,从而获得审美快感。即便审美过程不在特定场景发生,即在无意中发生,如人们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触景生情等,也必须强调此时主体日常意识中断转而进入了审美状态。但如今,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审美欣赏的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不再规定审美场景,审美与生活的距离渐渐消失,欣赏者的审美过程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一)审美过程的改变

传统的审美观认为,欣赏者的审美发生在凝神观照的状态之中,唯有凝神方可排除与审美无关的杂念,获得短暂的自由;唯有凝神才能运用审美知觉领会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含义;唯有凝神才能在内心发生审美想象,获得审美快感。传统审美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知觉阶段、审美判断阶段和审美回味阶段[2]204,要完成一次愉悦的审美体验,三个阶段必须连贯进行,不受外界的干扰,一旦进入审美状态,就意味着主体从日常状态脱离。复制时代使我们的审美发生更具随意性和浅表性,日常生活中充斥了各种画面与声音,凝神观照成为一种十分难得的状态而不是审美发生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说,欣赏者可以在繁忙的公交、无人的房间或喧闹的街道等,随时随地观看带有弹幕的视频;欣赏者可以是静止也可以是移动的状态;欣赏者虽然会被屏幕上的画面、音像效果所吸引,但是审美知觉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被滚动弹幕打断,当欣赏者的注意力被弹幕所吸引,也就暂时脱离了审美状态,只有欣赏者的审美注意力重新回到视频作品本身时,被打断的审美过程才能重新开始。但经过一次中断后,欣赏者的注意力并不能立即回到作品上,而由于视频画面的时空处于线性流动中,欣赏者只能通过倒退的方式使视频回溯到审美中断的地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中断审美—倒放—再审美”的过程,会令欣赏者不自觉地从一开始的凝神观照状态逐渐过渡到随意过目的浏览状态,艺术作品很难在欣赏者内心留下完整的印象,更不要说审美想象的发生与欣赏后留下的审美回味。为了获得真正的审美快感,欣赏者就必须反复观看视频,拼凑碎片以便对作品进行完整的审美判断,甚至最终关闭弹幕重新观看,回归传统的审美过程。

(二)第三方介入审美

弹幕的发布者包括曾经观看过视频或正在观看视频的所有用户(包括暂时进入审美状态的欣赏者和处于日常的、娱乐状态的普通观众),当观看者浏览弹幕评论时就会产生与大众同时观看的错觉,令审美情感从一种私人的、内在的情感变成一种公开的、可分享的情感。作家把内心蓬勃的审美情感倾注于纸上,形成文章、诗歌或小说等,让读者阅读其作品时,通过审美知觉与审美判断领会其中的内在精神从而获得审美愉悦;而弹幕评论更多的只是一些未经沉思打磨的短句或词汇,发出者并不一定正处于审美状态,其中的思想内容大部分并不饱含深意,不能作为审美情感传达给他人。相反的是,这些弹幕评论会影响欣赏者对作品进行自主的审美判断,从而造成审美趋同。

1.共鸣对象扩大

审美共鸣是欣赏者在审美的过程中,由于强烈的情感波动而与审美对象之间产生一种情感共振[2]210。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不再是二元对立的状态,而是获得了短暂的联结,欣赏者感受到了情感一致。审美共鸣发生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而当弹幕加入审美对象时,这一情况就会发生改变,共鸣对象扩大到第三对象,弹幕发送者也参与到了审美共鸣之中。欣赏者在观看视频作品时,也看到他人的评论,当剧情走向高潮时,欣赏者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而与作品发生审美共鸣,同时又从滚动的弹幕评论中发现与自己有着相同审美感受的其他审美者,就如伯牙与钟子期的相遇产生惺惺相惜的共鸣感,至此,审美共鸣的对象就变成了三方甚至是多方。欣赏者在获得多方的审美共鸣体验以后,或发送弹幕表达自己的情感,以构成下一个多方共鸣,从而不断循环下去。

当然,欣赏者与弹幕评论者间产生的审美共鸣也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弹幕出现时,欣赏者需要在心中进行筛选后,才能发现其中能产生共鸣的弹幕评论,而当弹幕井喷式呈现时,欣赏者往往无法做到逐条阅读、筛选弹幕,甚至影响观感,情感共鸣更是难以产生。当审美共鸣从私有变成分有时,欣赏者最终获得的审美快感会被提高或因此流失,是难以判断的。

2.审美趋向同一

弹幕是否有损审美快感是难以分辨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由于欣赏者能观看到他人的评论,获得他人的审美判断,容易对自身独立的审美判断造成干扰。复制时代令艺术走下了神坛,所有大众都获得了审美的机会,但这不代表所有人都拥有审美能力。而弹幕评论更易引导那些不具备审美能力的人接受其观念,在人云亦云中“完成”了一次审美体验。这显然是危险的,艺术品可以被复制,但我们的审美不应该是复制的。复制他人的审美判断会造成一种自己已经参与审美的错觉,但实际上欣赏者在这一过程中并不能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而只能获得理性上的认识。如果把这种知识的获得当成自己的审美判断,欣赏者不仅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快感,同时也失去了審美资格。如果欣赏者在审美判断时接收到他人不同的情感判断因而怀疑、否定自己的判断,最终趋向他人的审美,那么所有观看同一作品的欣赏者都将面临审美趋同的风险。在欣赏者未进行审美判断前就听取了他人的结论而省略了自行判断,将导致审美判断千篇一律,欣赏者失去了独立审美的能动性。

三、降低了审美的准入门槛

鉴赏判断具有普遍必然性,康德追溯到“共通感”,他认为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共通感,因而人们才会在鉴赏判断中需要征求他人的赞同。但是他也明白,实际上每一个主体的鉴赏判断都存在差异,这是因为鉴赏力并非天生而需要后天的培养[3]。只有通过民族教育,欣赏者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力,体会艺术作品背后的内涵。因此,即使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审美逐渐泛化,艺术成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但审美依旧设有门槛。如上所述,在观看带有弹幕的视频作品时,欣赏者容易受到弹幕评论内容的影响。弹幕除了影响欣赏者的审美判断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美门槛,从而扩大了审美群体。

(一)暂时获取审美资格

审美是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审美中没有理性的参与。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体会艺术的形式美,但对于有复杂内涵的艺术作品,就需要理性的沉淀,即“在情感和想象的自由活动中,理解在暗中起着作用。”[4]在审美知觉的过程中,理解可以起到加深知觉的作用,随着审美知觉的深化,引起欣赏者更强烈的审美快感。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充满了红黄色彩,一般的欣赏者会在视觉上感受到鲜明色彩带来的美感,而当理解了红灯笼意象以后,才能加深美感。弹幕在其中就充当了临时的桥梁,起着加深欣赏者审美知觉的作用。当一个普通的欣赏者体会感官上的美感,又因缺少审美认识而无法深入理解时,弹幕评论将即时提供所需的知识,加深欣赏者的审美感受。

(二)扩大艺术作品的效用

“当代艺术越是投入于可复制性,即越不把原作放在中心地位,就越是可以期待较大的效用。”[1]37在戏剧与电影的对立上最为明显,而在引入弹幕后,又从审美群体上扩大了电影等复制艺术的效用。一部背后暗含深层含义的电影,如文艺片、历史记录片等,其本身预设的审美群体就是拥有较高教育背景的知识分子,而当这些电影在视频平台上映时,更多的欣赏者通过弹幕评论理解了作品背后的内涵,不必受到背景知识的限制。弹幕一方面充当了美育的功能,令更多观众获得审美认识与审美体验;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都拥有了解释艺术的权利,艺术本身的意义似乎就变得无足轻重,这就大大削弱了艺术的神圣性。

四、结语

在全民狂欢的复制时代里,弹幕加入审美过程是当代人最常见的体验,弹幕带来的新的审美变化是复杂多样的,我们无法从中分辨出弹幕评论带给审美者的究竟是好还是坏。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大势所趋,处在浪潮里的我们无法停下,但至少可以在意识到弹幕破坏了美感时,主动选择关闭弹幕,重新回归到私人的情感体验当中。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2]柯汉琳.美学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5-157.

[4]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75.

作者简介:谭丽琳,昆明理工大学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弹幕
我们为什么爱弹幕
《2019优酷年度弹幕报告》出炉
你见过最搞笑的弹幕是什么
微弹幕技术在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及研究
银屏戳笑点,弹幕知我心
脑内弹幕
搞笑弹幕一箩筐
别让弹幕把荧屏搞得乌烟瘴气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弹幕小能手养成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