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1号”艇是一艘木壳炮艇,1949年10月编入广东江防舰队。1950年5月,在解放万山群岛海战中,它创造了以小艇打大舰、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和跳帮抓俘虏的成功战例。
1950年,我军在攻克海南岛之后,得知广东省珠江口外海域万山群岛有3000人左右的国民党军队。万山群岛有48个岛屿,位于广东省珠江口外,处在香港和澳门之间,扼守着广州门户。海南岛解放后,国民党反动派在此收拢残部、集结海陆兵力,企图控制进出香港、澳门的主要航线,封锁珠江入海口。这个地方的装备既有护卫舰,也有登陆舰,还有扫雷舰等等,他们当时的舰艇一共有30多艘,总吨位大概超过了1万吨。
5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命令,要广东军区的江防舰队,也就是后来的南海舰队,协同陆军解放万山群岛。当时,江防舰队只有五艘炮艇,九艘登陆舰,而且有的舰艇就是商船改造的,小、旧、慢,而且各个方面都不行。敌军的兵力、舰艇的数量和战斗力远远在我军之上。
解放军按照中央军委“力求早打快打”的决定,趁敌军立足未稳,迅速发起了解放“万山群岛”战役。
1950年5月25号凌晨两点,海面上一片漆黑,我军的“先锋号”(即“先锋1号”艇)“解放号”“奋斗号”“桂山号”等六艘舰艇从珠江口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夜航,出现在当时万山群岛垃圾尾岛附近马湾口水域。马湾口本身是个港湾,驻扎着国民党舰艇20多艘,千吨以上的军舰就有四五艘。
我军最前面的一艘炮艇是“解放号”。冲进港湾以后,“解放号”上的炮手几炮上去,就把国民党军“太和号”的指挥台给彻底打掉了。这个时候敌人才如梦初醒,他们开始集中火力向“解放号”反击。“解放号”船身上被打了一百多个洞,艇上总共有19个官兵,牺牲和负伤的有十四五个。
敌人的船发现我军这艘小炮艇有一种要和他们同归于尽的态势后,有的船就开始往外逃跑。我军紧跟在后面的“桂山号”迎上来了。面对着比自己强大得多的火力,“桂山号”艇上的官兵不畏强敌,死死地堵住湾口。
在“解放号”和“桂山号”袭击港湾的时候,“先锋号”在东部的海面上和敌人的炮艇展开了遭遇战。一开始敌人的25号炮艇不知道这艘船是谁的,便给我军的船打信号。我军将错就错,敌方发信号询问,就回答它,在迷惑对方的情况下,他们勇敢接敌,开到了离敌人的炮艇只有几十米的地方,突然开火。第一炮打上去,把敌人的指挥台给打掉了。敌人25号艇招架不住,赶快调向逃跑,企图拉大距离,但此时“先锋号”上的所有枪炮对着这个炮艇一阵猛打,25号艇艇长当场毙命。
“先锋号”艇上有一位排长名叫蔺善禄,他带着事先准备好的跳帮组,站在船舷边,当两个船很接近的时候,向敌方甩手榴弹。敌我双方的船艇就要靠在一起的时候,战士任建朝端着冲锋枪就跳了过去,另外的几个战士跟在他后面也跳过去,一梭子打过去,把两个敌人当场撂倒,然后吼道,“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你们赶快投降”。就这样,他们攻占了敌军炮艇。被俘虏的国民党海军人员后来曾这样说,“从来海戰都是舰队舰、炮对炮,从来没听说过舰对舰打手榴弹的,也没有见过端着刺刀冲到我们舰上来的。”
凭借着在万山海战中俘获国民党炮艇一艘、协同兄弟艇击沉炮艇1艘,击退舰艇4艘的英勇表现,“先锋1号”艇荣立大功一次,并在1965年5月24日,被国防部正式授予“海上先锋艇”荣誉称号。同年8月6日,“八六海战”打响,该艇作为旗艇,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取得击沉国民党海军猎潜舰“章江”号和“剑门”号、击毙敌军170余人的骄人战绩。
2017年8月,“海上先锋艇”由“新会艇”接续继承,现隶属海军护卫舰第十六支队。
(摘自中国之声国防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