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优妮
“听说xx家的孩子又拿了编程大赛的奖项,现在在大厂实习。”“YY家硕博连读的高才生一毕业就进高校当了老师。”“zz家的孩子才毕业几年,就已经在深圳买房了。”
餐桌上,各家家长舌灿莲花,然后话尾很危险地捎带上一句:“你家的孩子呢?”
妈妈摸着我的肩膀,笑着说我的兴趣很多,偶尔能写一两篇文章投稿,或拍一两个微视频自娱自乐。阿姨也笑了,又问起我作为高三党的学习成绩,以及说她平时是如何督促孩子以学习为重云云。我的笑容有些僵硬,却在事实面前无从辩驳。每年的家族聚会,我作为平庸群体的代表,时常有赴鸿门宴的感觉,没有本事,也没有发言权。
回家后,妈妈看出了我的情绪低落,还安慰我说我已经让她感到骄傲了。妈妈比我看得开,反过来体谅我们现在的竞争激烈。
我的高考就在这些闲言碎语中落下了帷幕。等待放榜的时间是漫长而枯燥的,于是我重操旧业——之前爱用单反“瞎拍”,相机里存了很多废稿,我便把这些废稿整理出来,剪辑了一下,发在平时常逛的平台网站上。
直到班长找上我,希望我能在班级毕业聚会上拍一则毕业季纪念视频。我怔住了,因为摄影这个朴素羞涩的小爱好一向只被我珍藏,“不足为外人道也”。班长表示他刷抖音时看到了母校,看到几个曾出现在我朋友圈里的画面,一下子就认出是我的作品,觉得很是惊艳,还夸我是“摄影大师”。
冲着班长的这句称赞,我答应了下来,还煞有介事地写了分镜脚本,因为之前的作品大多是心血来潮之作。我带着三脚架和云台先去模拟拍摄,拟方案并请同学提建议。拍完后,我花了整整3天时间做剪辑,最终获得同学们一声“胡导”的称号,视频也授权发表在学校的官方公众号上。
妈妈笑称我之前没有参加艺考,让艺术圈损失了一个编导人才。我反问她难道不希望我报考时下大火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吗?妈妈说不会强加想法给我,只要我回答一个問题:会后悔当初选理科吗?
这个问题太刁钻了,虽然我从未表露过,但每次见到成绩单上拖后腿的理综分数时,我都会无比怀念当初靠文科叱咤风云的日子。如果我当初没有盲从周围人所谓的“理科出路好”的观念,而是坚持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文科,或许现在的情况会有所不同。
我最终遵从本心,报考了中文系。
我被分到了混合专业宿舍,有编导专业的同学佩服我明明忙得像个陀螺,却还能兼顾摄影爱好。她们吐槽自己上课一直拉片(一格一格地看电影,深度解读电影)都要吐了,课下哪还有精力去拍片。我很认真地回应:“因为这是我非常热爱的东西,并且是我在克服各种眼光和议论的压力下坚定选择的道路,所以乐此不疲。”
我后来凭借专业第一名的绩点和获得的各种比赛的奖项,愣是在一群大四师兄师姐的“神仙打架”中斩获了校长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表彰大会上有邀请家长为其献花的环节,妈妈过来参加,当天她破天荒地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动态,然后和亲戚们报喜。只见她举着手机,满脸笑容,却谦虚道:“她呀,从小就喜欢这些文艺的东西,我也就随她去了,没想到这兴趣还能走得这么远。”
后来有阿姨听说我大一就去了传媒公司实习,又开始絮叨哪个亲戚的孩子大一就接外快编程序,赚的钱已经能自付学费了。这次我没有沉默,而是说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拼搏,没有高下之分。阿姨悻悻地嘟哝了句:“小丫头片子上了大学,会说话了。”我见好就收,心里想:并不是我会说话了、拿奖有底气了,而是我的心境变化了。
比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也并不可怕。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是肯定的,机遇和运气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那么可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做法。我们要以平常心面对比较,能认清自己的不足、鞭策自己,却也别陷入盲目对比的怪圈。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只要专注于自己,一步步坚定地向前走,亦能成为后起之秀。
于这繁华盛世,我们都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颗粒尘埃,却终有一日能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