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营造研究
——以北京市黑水湾村为例

2021-07-28 01:41滕学荣张霁青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7期
关键词:湾村黑水营造

滕学荣,张霁青

(1.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2.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北京 100044)

引言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乡村文化的关注不断加深,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得到了重视,乡村的公共文化空间缺失问题也逐渐开始暴露出来。建筑学领域中,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指以空间的形式固定下来,供村民进行各项文化活动、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的场所,它体现着村民的生活观念、理想和价值观,是乡村村民生活形态的主要载体。乡村文化遗产承载着地域乡村文化,而地域乡村文化又可通过公共文化空间得以展现和传承,同时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然而我国乡村的公共文化空间缺失严重,现有的一些公共文化空间也存在与乡村文化遗产、村民实际使用需求脱节等问题。因此,如何在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础上进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值得探究。

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下构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必要性

文化遗产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二者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图1),在人们对乡村文化空间需求与日俱增的背景下,结合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进行营造有着重要意义。

图1 乡村文化遗产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关系

(一)对乡村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乡村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传统建筑、遗址遗存等,是乡村文化的浓缩。然而对于乡村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目前大多采取的是打造景点进行旅游开发利用的方式,更多注重的是文化遗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对其文化内涵与积淀的挖掘较少,令其文化空间不能引起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部分村庄对于如牌坊、独栋传统民居等此类难以形成体系化的文化遗存,仅仅是进行了圈地保存的封闭式保护措施,未能挖掘其文化空间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这些做法使得乡村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乡村空间不能传递出应有的乡村文化魅力,从而导致了村民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低,乡村文化活力弱,也同时令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缺失的问题得不到重视与解决。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的一种标志,它浓缩了乡村文化,能帮助人们认知所在地域的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价值。这与乡村的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二者均是叙述乡村故事的物质载体,承载了村民的生活记忆与村落的文化基因。可以说,营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就是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传承,是增进村民乡村文化认同感、激发乡村文化活力的一项有力举措。

(二)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文化空间”又称“文化场所”,其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某一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①文化空间既可以是一个物理场所,也可以是一种人文环境,其中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便可视作为物理场所,承载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它是村民的生活记忆与情感寄托,通过公共文化空间的这种物理形式能更好地传承这种记忆与情感。

城镇化与现代化的背景下,现代娱乐生活和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使得村民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开始弱化,对于非物质文化空间的需求度下降。然而很多人对文化空间的保护意识依然淡薄,往往还会受到经济利益驱使而放弃文化空间。因此,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提供乡村文化宣传的空间场所,以实现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

二、现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指为村民提供文化活动、展现乡村文化的公共文化场所。目前我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主要存在以下三种问题。

(一)与地域文化脱节

乡村的地域属性决定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地域属性,文化空间的地域属性影响着其承载的文化特色。然而很多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都未能与乡村文化紧密结合,尤其是对于向外展示乡村与民俗特色文化的公共空间,缺少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致使乡村的地域文化特色不能彰显,不能引起共鸣。久而久之,人们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下降,再进行文化公共空间的建造时更容易割裂与乡村文化的联系,忽视地域文化的体现,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千篇一律的新农村建设令公共文化空间的地域属性减弱,乡土本土气息流失,同时也限制了乡村对于文化遗产的地域特色性保护利用,使得乡村文化遗产与文化性公共空间割裂。

(二)对乡村主体的村民关注不够

乡村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所依赖的主体力量既不是政府部门,也非专业人士,而是乡村原住民。同样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针对的使用主体也应是村民。然而很多乡村的规划设计是由“外来者”主导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很容易对村民的生活文化和空间实际使用需求不了解,从而造成公共文化空间的缺失,或是公共文化空间不能恰当地服务于当地村民,便民性低下。这种对乡村主体关注的缺失,同时也造成了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呈效益化、消费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缺失与不足。

(三)忽视空间环境美学

由于乡村环境与村民需求等客观因素,乡村的公共文化空间的美学营造往往遭到忽视。很多空间仅仅是注重其功能性,对于空间环境的舒适度营造、美学设计手法考虑甚少,常出现景观设施的地域特征与观赏性不能融合、室内空间环境缺少装饰性元素等问题。空间环境的美感缺失,也使得村民对公共文化空间的使用率低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存在感弱。

三、北京市黑水湾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策略探索

黑水湾村位于北京市平谷区东北部的远郊,金海湖畔的山中,村庄群山环绕,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对黑水湾村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基础上,营造满足村民进行文化宣传、习俗活动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至关重要。

(一)文化遗产分析

1.长城文化

村庄靠近长城文化带,在村北侧的山岭处有着三千米左右的明长城残存遗址,其中尚存有9处石台和两处敌楼残址,是平谷区的长城旅游景点。

2.营寨文化

村内的黑水湾寨遗址,曾是镇守金山长城西口子营寨。营寨东西长约120米,南北长约250米,在南侧设有大西门,北侧设有小西门,门形制相同。现在大、小西门保存较好,并尚存一段长30余米、高约3米的营寨北墙。②

3.淘金文化

黑水湾村曾是著名的淘金村,有一千多年的淘金历史。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放私人采金后,村里有近90%的村民都从事淘金。而后由于采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国家在2004年全面禁止开采,完全封闭了村北山的金矿,淘金文化也因此成为了历史。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的提出,国家越来越注重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淘金文化习俗重新得到了关注,并被列入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黑水湾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策略

黑水湾村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由于村庄的局限性,村民自身难以挖掘其文化价值,乡村文化难以展现,使得黑水湾村的文化资源呈封闭性保存,无人问津。因此在公共文化空间的规划中,需考虑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展示问题,增加文化展示的空间场所,提升乡村文化的对外开放性。以多种小空间的形式展现村庄的文化财富,在保护利用乡村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唤起村民对于乡村文化的重视与认同,传承乡村文化,打造乡村文化馆。

此外,村庄的公共文化空间缺失严重,村庄缺少供村民开会研讨、节庆活动等满足村民习俗活动的场所,文化活动空间极其有限。因而还需增加多种功能的公共空间,营造满足村民进行文化交往活动的物理空间场所,服务于村民的习俗活动,打造乡村习俗馆。

基于以上两点,依据黑水湾村的文化特质,总体设计策略为构建能够展现乡村文化,满足人民互动交流、休闲娱乐的文化习俗馆。(图2)

图2 黑水湾村公共文化空间总体设计策略

(三)文化习俗馆的营造策略

1.彰显地域性的建筑营造

黑水湾村的建筑多为砖木民房,呈院落格局。在文化习俗馆的建筑营造上要与乡村的生态环境和村庄风貌相适宜,立足于黑水湾村本身的文化特质与文化资源,凸显乡村地域性。

(1)聚落建筑空间。由于村庄缺少一些功能性的小空间,因此可采用以多个单层小型的建筑单体组成聚落式的文化习俗馆。聚落的空间形式兼具功能性与实用性,能够满足村庄进行会议交流、休憩娱乐、文化展示等多种活动的使用,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提供空间媒介,同时与村庄风貌形成呼应。

(2)生土建筑营造。提取村庄长城文化中的夯土墙元素,立足于村庄的地域特征,采用生土建筑的形式。生土建筑是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是完全的绿色建筑,能够很好的融入到乡村环境中,符合村庄的整体风貌。其中夯土墙的生土材料可以就地取材、重复利用,成本低廉且有良好的物理性能,经济适用性强。生土建筑是我国一种传统建筑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此种建筑形式,不仅是一种打造乡村文化符号、改善千篇一律乡村建设的手段,还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与传承,展现了乡村地域性,凸显出文化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相结合的建筑思路。

2.体现亲民化的室内营造

亲民化的室内设计即营造符合大众审美、便于人们使用、给予人们舒适体验的室内空间。对于村庄文化习俗馆的室内设计,主要体现在复合空间的应用和体验式展示空间的打造上。

(1)复合空间。复合空间强调功能的多重性,将相似的功能区进行统筹合一,以有限的空间容量实现功能使用的最大延展,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在室内营造中,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利用可移动的隔断设施、家具模块等室内陈设,打破单一的空间格局,设计能够多功能使用、亲近村民实际使用需求的复合空间。

(2)展示空间。文化展示是文化习俗馆的重点内容,因而打造体验式的展示空间,拓展多种展陈模式应成为展示空间的设计重点。针对黑水湾村的三种文化遗产,运用多种展示形式,根据不同的文化遗产内容和特质丰富展陈模式的设计(表1),营造亲民化的展示空间。互动体验性增强的展陈模式,能够使乡村文化更加亲近于民,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或陈列物,实现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表1 黑水湾村文化习俗馆展陈模式设计

3.融合田园情的景观营造

乡村文化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乡村人民有着深切的田园生活情怀。文化习俗馆在景观营造上也要注重融入村庄和村民的田园情,提取田园生活元素,以视觉节点、植物景观的打造体现乡村文化。

(1)打造视觉节点。视觉节点包括标识系统、景观小品等,通过这些视觉节点的打造吸引人们的视线停留,丰富空间的趣味性,提高公共文化空间的观赏感受与空间品质。提取村庄的长城、营寨、淘金文化元素和农耕、农忙、农作物等田园元素融入到视觉节点中,并与乡村风貌、文化习俗馆的建筑营造有机结合,形成呼应,以此构建黑水湾村独特的文化符号,展现乡村文化与景观环境的联系,体现人与建筑、文化、自然的和谐统一。

(2)配合植物景观。黑水湾村坐落在平谷区有名的赏红叶景区,同时也拥有丰富的果木、有色树种和灌木资源。文化习俗馆可配合村庄的植物景观,种植地域特色植株,形成春季踏青、夏季纳凉、秋季赏叶,冬季赏雪的四季赏游自然景象。

四、结语

在对乡村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利用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的建筑、景观、室内三方面内容,营造具有特色文化符号、满足村民使用需求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对于村民来说,能够给予村民开展丰富文化活动的条件,提升村民的文化参与度;对于村庄来说,能够保存住乡土文化,增强乡村文化活力;对于社会来说,能够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振兴,繁荣乡村文化。■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98)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5719,2010-04-21.

② 平谷区图书馆.平谷境内的长城(三)http://www.pgtsg.com/newsinfo?id=1154&c id=1043,2009-07-27.

猜你喜欢
湾村黑水营造
运橙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支部有决心致富有信心
汗洒大凉山 援彝显忠心——凉山彝族自治区金阳县小银木乡簸箕湾村第一书记刘宁
收获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小小励志鸡—黑水鸡
小小励志鸡—黑水鸡
“阿穆尔”源于契丹语“黑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