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若冰徐 虹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常住人口显著减少,不少传统民居因得不到有效利用而荒废。在乡村旅游兴起的大环境下,传统民居作为当地文化之一,是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但遗存的传统民居面临功能匮乏、形象凄惨、环境杂乱等一系列问题,急需得到解决。老旧民居无法满足居民生活要求,且影响当地街道风貌,但片面进行拆除重建既不符合保护地域文化的理念,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可通过更新改建的方式使其在有限时间内发挥出最大功能,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近年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发展下,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基数增大,旅游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其发展需求成为必然。现阶段,民宿市场需求远大于供给,但在乡村民居以城市化眼光和自身审美标准为依据改建的过程中,由于创新不足,建筑设计与运营模式都出现了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倾向,缺乏标志性人文特征,不具特色。
民宿是业主或房屋经营者利用闲置居民房屋,融入当地特色改造而成的,帮助旅客体验当地文化、自然、生活方式的住宿产品。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旅馆,其分布较为分散,集中性较低,但覆盖范围广,服务内容丰富,更多的是面向体验当地生活的游客,注重地方特色的打造和舒适氛围的营造。因独特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民宿面对的多为小众市场而非大众群体,其规划设计前必须明确服务对象,即定位目标客群。
民宿的目标客群是未来民宿运营中稳定的基础客群,其定位需遵循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流量,考虑如何将当地的自然客群吸纳到民宿中来,这也决定了民宿设计基于相应客群定位需求的必要性。基于相应客群需求进行设计的核心是充分考虑目标客群的用户体验,根据对用户自然特征、兴趣爱好、来源结构等研究,进行标签化及整体化的系统性概况,得到客群喜好的风格倾向与基本功能需求。结合客群分析定位项目的运营模式,并融入自身的设计理念,最终确定民宿的整体设计方向。
传统民居改建为民宿,是以保护本土地域文化为目的,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试图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行为。作为地方历史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传统民居改建应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的影响,尊重当地地域文化,以当地传统元素为原型,在原貌基础上进行重塑,最终实现对当地传统文化及历史风貌的传承与再生。
①根据现状特点,确定设计理念。基于对民居的充分调研,依托其旅游资源与地域特点,为民居改造未来发展定位目标客群,并基于相应目标客群需求,确定改造设计理念。
②保留建筑形态,完善功能体系。在保留建筑原有姿态的前提下,通过加建、改建手法,结合现代化技术优化建筑结构,扩展内部空间功能结构,完善功能体系。
③尊重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作为当地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口,通过在民宿建筑风貌与细部设计上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增加乡土印迹,使旅客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对当地文化的认同,赋予其新的文化生命力与感染力。
惠营房村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遵化市西北部地区的马兰峪镇境内,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两个经济圈的核心,其西北两侧群山环绕,北侧紧邻定营房,四周多为农田且附近多以村落为单位,整体开放性较弱。其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处于河北省多雨中心之一,夏季降水量高。
在村落文化上,民族风俗独特,人文历史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现坐落于遵化市马兰峪镇的惠营房行政村由原先的新太营房村和惠营房村合并形成,原营房区域内街道纵横有序,横向为数条小巷,纵向一条主街贯穿当中,每条主街有水井两眼,外围用豆渣石的阶条石和旧城砖砌成。清朝垮台后,各营房建筑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营房围墙被日本侵略者拆掉去修筑炮楼;解放后,随着农村新房建设,原营房建筑已寥寥无几。目前村中街巷基本保留棋盘式布局,规划整齐,入村主要道路旁设有满族文化景观墙,街道铺设水泥路,路旁种植树木、花卉,依托原有的12口古井、石碾盘等清军民活动聚集地,在道路周边形成景观节点。
受其独特的历史沿革影响,惠营房村中民居都是院落式布局,正房坐北朝南。大多数房屋设有厢房和倒座,正房位于宅基地北侧,含前后院,前门后户,每户宅基地约200m2。村内传统民居主要有灰砖、小青瓦屋面与红砖、红色水泥机平瓦屋面两类坡顶民居。前者为早期建筑,正房多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中间为堂屋,两侧为居室;堂屋后设有灶间,灶台烟道直通居室的火炕。后者在70年代后兴起,正房陈设完备,堂屋作为会客空间使用;农具收纳于厢房中,卫生间设在室内;大部分采用烧煤的土暖气,也有用地暖或空气能采暖。
由于经济、产权及居住舒适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少居民从原传统民居中迁出,村内建筑空置率高。常驻居民以老人小孩为主,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常驻人口的流失加速了老旧建筑的破败,多数建筑处于空置、堆放杂物或只有一两位老年人居住的低效利用状态。
乡村旅游者针对旅游动机可大体归为四类,分类为娱乐消遣型、文化体验型、休闲观光型、康体养生型。娱乐消遣型旅客喜好通过参与娱乐等行为达到身心放松、缓解压力的目的;文化体验型旅客希望能融入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追求当地特色建筑和参与相关民俗活动;休闲观光型旅客倾向于到旅游地呼吸清新空气,欣赏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以回归自然的方式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康体养生型旅客期望利用乡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空气氧含量高等资源条件达到为消除疲劳、增进健康、满足康体养生的需求。
针对具有一定历史文脉的惠营房村,其旅游者以文化体验型、休闲观光型居多,整体特征趋于年轻化,职业分布多样,以城市客源为主,文化程度较高,多采用自驾游形式,少数选择随团出行,人员组成多为家庭及朋友结伴出行。四类旅客中,康体养生型旅客年龄偏大,多为退休后疗养的老年人,其他三类旅客以有固定收入、具备出游条件、工作压力相对较小的年轻旅客居多。
民宿定位基于当地旅客类型,针对惠营房村旅客的旅游动机、年龄层次、出行方式,旅客类型具有多种组合模式,因此民宿的定位应具有一定倾向性,有具体的目标客群定位的同时也能结合旅客具体情况进行功能变换。
惠营房村以文化体验型、休闲观光型旅客为主,整体年龄段趋于年轻态,但也有不少老年人选择退休后在此地疗养。出于老年群体与年轻群体两类客群的需求差异化较大,惠营房村基本民宿定位以针对老年客群的养生宜居型民宿和针对年轻客群的生态趣味型民宿为主,并在两类民宿定位的基础上,为旅客类型多样性造成的空间功能变换需求做设计考虑。
本文选取惠营房村内两处传统民居进行改建,根据原址环境特征分别定位目标客群并提出改建方向,最终打造出两种具有不同风格的特色民宿方案。
(1)康体养生型民宿——1号民居改建
①民居现状及定位发展(图1~3)。1号民居位于惠营房村庄东北区域,基址在清朝时期属于惠陵营房,紧邻东城墙。建筑主体由主屋及东南角辅助用房构成,主屋开四间,西部三间开主屋门,其东部耳房单独开屋门,屋门均朝南向;耳房紧靠东侧院墙,屋门朝西。院落南北临路,南侧开主院门,北侧未设置出入口,西南侧有一口水井,生长有杨树、柿子树及花灌木数丛。主屋檐下砌有水泥平台连接屋门,院门至主屋门铺设有临时小路。
图1 民居原址与村落位置关系
图2 1号民居原址现状
图3 1号民居原址场地环境
其原址位于村庄街道尽头,属于村落偏僻位置,周围人流量小,来往人群较少,整体氛围倾向于幽静、安全、舒适的环境特征。从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方面考虑,该民宿契合老年人市场的定位需求,此类人群喜好传统、幽静、安全的环境氛围,文化素养较高,多数为退休归隐的知识分子,居住时间相对较长。根据以上分析,该处基地由于其周围人流量小,环境氛围较幽静,适合老年人休假静养,可供使用者长期居住,宜改建为康体养生型民宿。
②存在问题。a建筑功能欠缺,使用不便。建筑内部含有北方特色的旧式土炕,原有主要房间为两个卧室一个客厅,附带厨房及内院角落的杂物间。从住户体验上来看,建筑内无厕所与杂物间距离建筑较远是主要的问题,同时旧式土坑在现代生活中使用不便,也需要改进。b 结构老旧。建筑屋顶为木结构,主屋与其耳房为一个整体,因建筑年代已久,出于对使用安全及建筑风貌的考虑,需对现有结构进行翻新处理。c 院落空间分配不均,内外高低差。从使用来讲,其南院开阔北院狭窄,导致空间利用不均衡,北院使用率低且日照不足。院子内外主要通行道路有高低差,下雨时外场地水易进入院落造成积水,形成安全隐患。
③具体改造措施(图4~5)。a 原建筑处理。保留原有墙体结构,对屋顶进行翻新,将檐口伸长进行加固,形成连廊串联体块,便于雨季在建筑内进行转移。拆除原杂物间,进行新体块的穿插,使其与主屋链接便于使用,屋顶结构也进行局部变更。北侧由于庭院常年采光不足,加建体块改为室内空间,增大利用率。考虑到老年人腿脚不便及日常的卫生打理,拆除旧式火炕,将取暖方式改为地暖。b 功能改进。考虑到老年人的爱好倾向,增设茶室与书房契合其文化修养,增设卫生间便于使用,同时书房兼做子女探访的临时用房。因南院日照充足,空间范围大,为主要的活动场所,建筑整体南向增大开窗。茶室面向内庭院,同时将入口处改为折叠门,扩大使用面积的同时也可通过开关门来控制视野情况与是否露天。c 内院布置。因老年人群偏好传统设计风格,在院落设计中引入古典园林设计思路。北侧庭院常年处于阴影区,出于老年人生活习惯及安全考虑,不宜设置活动场地,更多的作为室内观赏使用,由于面积较小,需要考虑防回风措施,选用较通透的围栏并种上耐阴植物竹林以保障隐私性。南侧庭院因其日照充足,将其作为活动的主要场所,将入口处设置于场地东南侧,出行路线与建筑整体形成半围合内向庭院,将人的视线引导至场地中心,制造幽静氛围。将入口处进行高低差处理,改善外场地雨水易流入庭院的问题,同时使其符合人的心理显得入口更为气派。庭院内设置循环水体,收集雨水的同时兼具景观功能与娱乐需求,可进行养鱼等功能。场地中心设置亲水平台与开阔场地,可根据需要作多功能使用,角落空间设置花架满足种植喜好需求。
图4 1号民居改建民宿建筑解读
图5 1号民居改建民宿院落解读
(2)休闲趣味型民宿——2号民居改建
①民居现状及定位发展。2号民居位于惠营房村庄西南区域,基址在清朝时期属于新太营房。建筑主体由主屋及其东部耳房构成,耳房为后期加建,主屋开三间,中央明间开主屋门,两侧次间为原土炕;耳房紧靠东侧院墙,屋门朝南。院落南北临路,北侧道路为进村主路,南侧开主院门,北侧开民宅后门,自院门至主屋门均为无硬化道路,内无特殊植物(图6~7)。
图6 2号民居原址现状
图7 2号民居原址场地环境
其原址位于进村主路南侧,紧邻主要通行道路,人流量较大,具有交通便捷的特点,宜于用作短期旅客暂居使用。从面向人群角度考虑,更契合背包客的使用需求,此类人群偏年轻化,喜好开放、现代化、趣味的空间,乐于出门体验生活,对于居所周围的交通可达性有要求。根据以上分析,该处基地由于周围交通通行便捷,基地环境相对开放,适合年轻背包客短期旅游暂居,宜改建为休闲趣味型民宿。
②存在问题。a 功能分布不合理,卫生较差。取暖采用北方特色的旧式土炕,原有主要房间为两个卧室一个客厅,附带厨房和南院角落的厕所。从住户体验上来看,厕所与建筑主体距离较远,分布不合理,且土坑易造成卫生环境问题,需要改进。b 结构老旧。建筑屋顶为木结构,耳房为建成后加建,加建结构本身稳固性较差,再考虑到建筑的使用年限,改建时应注意加固现有结构。c 南北院落空间大,利用率低。院落与周围道路无高低差,北侧面向进村主路,南侧面向入户小路,均设一个出入口,目前庭院废弃,利用率低。因南北院面向道路的等级不同,改建时为增加和平衡南北侧利用率,需考虑两侧分别增设的功能空间与隐私性的把控。
③具体改造措施(图8~9)。a 原建筑处理。在原有结构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南北侧各添加一个小建筑体块,北侧以增设门斗,减少冬季西北风进入室内,南侧作为走廊,以连接耳房与建筑主体。将屋顶进行翻新,檐口也根据加建的体块进行延长加固。从卫生角度考虑,拆除原有的旧式火炕改取暖形式为地暖,并拆除南院的卫生间,加建于室内。b功能改进。考虑到年轻群体多样化的出行构成及其用户需求中对隐私性的注重,将卧室改建为现代化夹层独立套间,分别设置卫生间与活动空间。通过设置夹层增大活动空间,居住空间置于夹层,开设天窗来保证采光,地面层用作隐私生活空间使用。将公共活动的客厅与餐厅通过南侧增设体块形成的室内走廊进行联系,北侧增设的体块形成入户的门斗,增强用户入户体验感的同时减少冬季西北冷风对室内造成的影响。此外,两个套间的卫生间均处于内外视野通透性较差的部位,具有较强隐私性。c 内院布置。由南北两侧的道路等级来判断庭院的入口设置与景观性质,将隐私空间与开放空间进行合理划分,主入口设置于北侧庭院并着重打造礼仪入口景观,南侧则作为注重用户体验的次入口使用,打造私密庭院景观。结合日照情况,因北院日照差南院充足,将参与性的活动场所设置于南院。北院设置防风林,减弱西北侧冷风的影响,并对主路的噪音起降噪作用,同时场地内设置景观水池,除观赏作用外有积留雨水的用途。南院着重处理趣味性的空间体验,大体将场地划分为四个空间,儿童空旷娱乐空间,体验式采摘园,户外露天餐厅,多功能草坪。将庭院与建筑功能紧密结合,厨房与户外餐厅相连,便于野炊等活动;使独立套间面向儿童娱乐空间开窗,便于随时照看儿童。
图8 2号民居改建民宿建筑解读
图9 2号民居改建民宿院落解读
民宿作为基本住宿功能使用的同时,其特点之一是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帮助旅客体验当地生活,因此改造应注重地方特色的打造和舒适氛围的营造。在对民居所处周围环境具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上,保留传统建筑风格,将建筑风貌进行重塑,从质地、色彩、尺度、屋面等维度展开,融入当地文化并植入新材料与设计元素,在提升外部环境品质的基础上同周围环境形成统一关系。
乡村旅游民宿多以带有内院的传统民居为一个整体,应将内院与建筑结合共同设计,处理好建筑内外空间的关系。旅客对民宿的选择受功能需求与舒适度影响,功能设置方面除满足旅客基本生活需求外,针对民宿的不同定位,增添相应功能以加强对目标客群的吸引力。民宿的舒适度体现于自身品质与环境氛围,建筑设计上应人性化地考虑旅客生活使用,如合理把控各功能空间的隐私性、改善原结构高效化功能流线、以现代化技术手段改善取暖方式等;内院布置上可多种植绿色植物、修建娱乐休闲设施、露天餐饮区等,以提高民宿舒适度。
民宿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基于其自身的性质不同于酒店等建筑,分散布局,以个体经营为主,受众面相对狭窄。民宿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定位策划作为民宿项目运营及设计的核心理念,对于民宿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以两个民宿为案例,列举了两类基于不同定位的特色民宿改建方案。方案在设计初期,首先根据基地所处位置与环境特征定位使用人群倾向,依据使用人群倾向匹配民宿的目标客群,再通过目标客群体验需求确定设计理念,定位特色民宿的设计风格与功能需求,最终达到以特色民宿设计吸引定向的受众人群提高使用率的目的,形成民宿与客群的双向选择,以此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4. 2 民居更新改造趋势
传统民居的建成依托当地历史资源与文化背景,作为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热门旅游资源,因此传统民居的更新再利用对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乡村振兴政策下,将传统民居更新改造与乡村旅游项目结合,较好地实现了对既有建筑的保护利用及旅游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更新改造:
①整旧如新。将传统民居进行翻新,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及形式,并在改造过程中加入新设计手法与融入新设计元素。传统民居空间格局源于使用者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是当地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建后可投入旅游民宿使用,发挥其直接使用价值与旅游价值,分担乡村旅游高峰期住宿压力,提高旅客的文化生活体验。②修旧于旧。对于破损较严重的传统建筑进行修复,利用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加强地方乡土印迹,改造为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品商店、民俗餐厅等旅游景点或服务设施,集休闲、文物保护于一体,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在当代乡村振兴发展的环境下,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民宿产业进步,民宿建筑的创作,是在全面深入的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背景下,对传统建筑形式和空间的进一步表现。传统民居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其保护不应被忽视,将传统民居更新改造与民宿创作相结合,是以保护本土地域文化为目的,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行为,有益于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聚焦于传统民居保护与特色民宿定位设计,探索其改建方式及设计要点,针对不同环境下的传统民居进行分析,定位未来民宿的发展方向,创造出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旅游民宿,旨在强调定位策划对于民宿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及地域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发展的结合应用,以期对今后的乡村旅游民宿改建方案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
图1:作者改绘,底图来自Google底图;
文中其余图表均为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