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元程珊珊季 翔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现代建筑拔地而起,众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古城文脉出现断层和异化。如今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已成为当下处理城市“古—今”关系,实现有机更新的重要课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法定框架下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街区保护等级较高、资金投入较多、管理制度较完善,对县级非法定层面的“古城”更新研究较少,由于不受法定文件保护和指导,因此不能照搬照抄历史文化名城的更新理念和模式。睢宁古城作为非法定层面的一般性历史古城,文章试图探索出一种适合这类古城的更新理念与模式,并为此类历史古城更新工作给予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如将不尽, 与古为新”,指的是大自然中蕴含的美景难以穷尽,只要深入地体察,就能不断创新的诗境,即使古人写过的题材,也能“与古为新”不断创造新的意境。后人多用来表明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规划领域的“与古为新”理念最早是由冯纪忠先生在他主持设计松江方塔园时所提出, 正如他所诠释的:“与古为新, 就是今天的东西可以和古代的东西在一起成为新的事物,但前提是尊古”[2]。笔者基于其理念,并作出新的解读和创作,认为“与古”是一种态度,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为新”是一种精神,是对传统的发扬和对当代需求的关照。通过空间筑新、景观塑新、文化承新、环境孕新等措施,从而解决古城更新过程中所存在的传统与现代、本体与创新、神似与形似等方面的发展矛盾(图1)。
图1 “与古为新”更新理念与路径图解
在项目设计前期,通过“与古为新”理念的指引,结合走访调研和历史文献查阅,对更新区域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技术价值进行了多维度地分析,并将古城更新的实施路径具体分为三步:首先,提取触媒要素,如建筑、街巷、景观、文化等,形成“触媒效应”[3-4];其次,选取类型单元、重构空间形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做到“修旧如旧”[5];最后,活化功能与文化,保留和恢复建筑主体形制,实现古城的更新保护。
项目基地位处睢宁古城中心片区,北至新市街,其余各边被护城河与沿河道路包围,占地约26.7hm2(400亩)。基地周围景观水系丰富,特征明显。北侧商业以元府路和新市路发展较为成熟,东侧围绕睢宁一中有较老商业中心若干,南侧沿徐沙河景观带建有滨河商业街区,是城市商业轴线的重要衔接地。但是周边休闲空间松散,没有与商业实现良好的结合,缺乏公共活动空间(图2)。
图2 区域概况
①建筑:尺度与风貌参差不齐,以东胜街为界,北侧建筑尺度较大、建筑空间形式较为聚合、建筑环境较为开放;南侧建筑尺度较小、建筑空间形式较为分散、建筑环境较为传统(图3)。
图3 基地现状
②街巷:街巷两侧建筑加改建现象较为普遍,街区整体环境较差。街巷界面缺乏连续性,空间特色感知性不强。由于被河流包围整体交通状况较为封闭堵塞,且路面状况质量较低,基地建筑密度大,无较大停车空间。
③景观:景观界面沿护城河布置,景观元素丰富并向内渗透。然而现状河流、绿化缺乏整治,河边很多区域变为路边停车场,基地内部也缺乏园林水系,未能很好地利用现有景观资源。
④功能:以生活居住为主,包括新市街及中山路上的底层商业。沿新市街有部分大型商业,但业态较为低端,组织混乱,缺乏活力。基地内新市街上建有唯一文化娱乐建筑——睢宁剧场,目前较为破败,正进行修复改造。
①建筑类型:古城内以南北大街为界,西侧全部是公共建筑,东侧以民居建筑为多。子城内建有县署、三元宫、文庙学宫等建筑。外城建有万寿宫、会馆、昭义书院、武庙、泰山庙、地藏寺等重要场所,其中文庙是古城内除了官府衙门外最重要的建筑群,清光绪《睢宁县志稿》中最早记载有关文庙的详细历史资料(图4)。同时对传统地域建筑的体量、材料风格及细部构造等要素进行提炼,挖掘出其组合模式与尺度。
图4 睢宁文庙形制提取
②街巷空间:明朝时期,睢宁县城结构为两套城墙,井字格路网,外城以居住商肆为主要功能,子城主要为行政功能。清朝时期,出现“十字街口、店铺云集、商贾林立”的商业文化,城内商业得到飞速发展,十字街成为了城内的重要集贸区,十字街古指东西大街与南关大街的交汇处(现指中山路与东胜街交叉口)。在东西大街两端分别设置了栅栏门,古称“栅栏口”,东西大街中点处有一个小型菜市口,此处也是城内最为繁华的地段[6]。民国时期,延续了清朝的城市格局,北面为县府,十字街两侧是商业和公共建筑,东面和南面为居民区(表1)。
表1 睢宁古城“十字街”演变时序
③景观肌理:睢宁古城的园林景观到清朝光绪年间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图5)。睢宁古城因水而生,古城外的濉水是睢宁的母亲河,故睢宁地名源自“濉水安宁”之意。濉水的支流孕育出了古城四周的护城河水系,且在其上修建多座通往城门的木吊桥,作为睢宁古城的一个复杂的生态防御系统。古城内营造了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建有多处水系汪塘,与护城河水系贯通,加之古城外的睢宁八景,这些景观元素共同构建了古城的景观肌理[6]。
图5 睢宁古城景观肌理构成
④文化属性:自夏禹封予奚仲,在此建立下邳国,两汉三国时期睢宁开始繁荣,素有“一部三国史、半部在下邳(睢宁)”的说法[6]。除了璀璨的两汉三国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也是睢宁文化的主要代表,无一不显示睢宁这块古老的土地所蕴涵的精华(表2)。
表2 睢宁文化要素构成
①尊古:在形式上尊重古城肌理的形态结构和建筑类型,秉承“整体观+历史观+生态观”的复合规划观,基于古城文化空间的构思,场地空间组织采取具有传统意向的街、巷、坊、院,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和城市肌理(图6)。文庙、昭义书院、十字街等古城地标的设计是为了诠释古城的“场所精神”,让人们感知城市文脉所表达的空间意象,并将这种“意象”贯穿于整个街区空间,使场所记忆在历史空间中流动。在景观设计上遵循了中国古城营造时所采取的皇家园林风格,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在基地现状的生态肌理上实现“与古为新”[7]。
图6 古城肌理转译流程
②创新:在建筑的色调、高度、体量、材料、构件、造型等设计上提取当地的传统建筑元素,通过“类型过程”和“规划单元”的研究,进行“形态—类型”的转换[4];在街区的设计上,对建筑与街巷的尺度、高度关系进行严格把控,根据晚清古建形制特点形成错落有致的街巷空间,广场、街道交替出现,空间转乘变化丰富,均体现了“与古为新”的理念精髓(图7)。
图7 规划总平面图
基地依托自身景观资源优势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通过建立绿色安全的交通网络、创造特征鲜明的城市空间形象、建设丰富的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实行多元化业态等措施,在整个基地滨水区,依托水系带来的活力氛围,将睢宁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散落其中,用滨水步行道将其串联起来,打造集文化、休闲、娱乐、游憩、居住为一体的功能复合区。
在整体空间设计方面,依据原有古城格局,重建了“十字街”,形成了“两轴一带”的街巷空间;南北轴线联系古街水巷与现代步行街,东西轴线联系文庙学宫与居住街坊;沿护城河景观带布置有历史风情商业街区。为增强空间关联性[9],使得空间具有连续互动的体验感,在空间流线断面处设计“两主一副多节点”等一系列历史名人广场进行串联,如奚仲、宋襄、孙权和张良广场等(图8)。
图8 空间结构分析
在建筑设计中秉承“建筑是历史的,空间是现代的”精神内涵,将历史文化元素赋予现代建筑空间,在商业建筑中编排历史文化建筑。以文庙、古街、戏台、阁楼、集市商街为节点空间串联巷道,重塑文化脉络,实现古今互动,形成“商脉—水脉—人脉—文脉”合一的空间肌理。
在整体空间上以水为脉,运用“借水筑城”的设计手法,形成“子城”与“外城”循环的水网体系,使其具有遗产廊道、生态廊道、城市景观界面与绿色休闲廊道的多重作用。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强调历史的传承与发展,形成特色岸线。在满足基本的防洪条件要求下,根据滨水功能和岸线条件,最大程度的设置亲水界面。采取挑台、缓坡、分层等亲水性更强的空间形态,在商业街一侧主要采用挑台,以硬质驳岸为主;沿居住片区采用缓坡,以软质驳岸为主,打造多样化的亲水空间,形成“水城共生”的空间形态,使得多种功能与业态共享生态水系。在入口广场处设置主要节点,集中绿化形成“一带、一廊、多点”的生态景观。
重新塑造“睢宁新八景”,提取古城记忆中具有传统意向的城、庙、楼、桥、亭、溪、台、廊等历史元素配建场景雕塑及壁画,实现文化软着陆。八处重要的景观节点通过沿河步行景观带加以串联,由“点—线—面”的空间形式共同筑造睢宁古城人文景观(图9)。
图9 景观结构与多样化岸线处理
通过倡导街区从生活功能逐渐转向文化旅游与生活并重的复合利用模式来实现文化传承,结合历史及基地内现有建筑的修缮改造以及街区环境的改善等方式落实非物质文化遗存保护的空间实体,通过建筑空间利用、历史场所恢复等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传承,民俗工艺文化通过部分恢复传统产品制作和特色餐饮的方式得以重现。
综合评估古城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结合街区改造和居民的实际需求,通过“睢宁汇—睢商驿—锦绣里—古街水巷”等四个文化主题的设计,展示古城居民的生活情景,使得历史记忆形成当代睢宁的城市概念,彰显睢宁“十二时辰”文化品牌,在城市更新中实现古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图10)。
图10 古城四大文化主题
①居住环境:通过护城河水系的构成要素作为生态资源来打造基地环境,连通水街水巷,在住区内部节点处形成水系广场,居住区在护城河两侧布局,最大化享受护城河水系界面,营造出了连续性极强的空间关系;以院落、街坊为空间载体提取古城“成街成坊”的意象空间;统一传统地域建筑风格与历史衔接,打造出传统文脉与现代文明的情境旅居古镇,从而实现居民现代化城市生活的需求[8]。
②交通系统:充分考虑基地的路网现状,从更大的范围来规划整个地块的交通、功能与节点,使得交通系统设计对周边地区交通起到衔接与支撑作用,促进老城的更新发展。采用人车分离的立体交通模式创造舒适安全的地面环境。通过步行系统串联各个功能片区,使整个项目成为有机的生命体,各区域内步行环境自成系统,形成层层递进的步行网络体系[10]。在入口广场等开敞空间处设置相对独立的停车场,增强区域活力与吸引力。
在古城更新改造中,必须坚守传统,将一系列行为情景和场所精神中的意象巧妙地“物化”为实体环境特征,挖掘并传承古城街区的“原型与精髓”,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其“形态—类型”给予时代转型[4],不断探索新时代下古城传统肌理的现代表现,这种规划设计观念是赋予古城街区活力与生命价值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传统文脉传承的必然选择。古城肌理作为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展示窗口,也是城市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脉、集结和凝聚历史空间、重塑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在此次睢宁古城更新改造项目的设计中做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完成了东方传统空间经验与形式的现代转换,也为国内县级层面非法定的一般性历史古城的更新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但能否达到设计中所设想的预期效果,还有待项目建成后的实际验证。
资料来源:
图4~5,表1:历史城图来源于睢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睢宁县志》,江苏省地方志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文中其余图表均为作者自制、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