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雪莹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山西 太原 030013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多为6 个月~6 岁的小儿,其病程>1 年。据调查,在我国儿科门诊收治的患儿中,呼吸道感染患儿占60% ~80%。在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约占30%[1]。临床上普遍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非特异性免疫、外周血T 淋巴细胞含量降低、免疫球蛋白含量偏低等因素密切相关[2]。中医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归为感冒、肺炎喘嗽的范畴,认为脾肺气虚是此病的重要诱因。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中药和穴位按摩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山西省儿童医院中医科收治的113 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这些患儿的病情符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中的诊断标准,且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肺脾气虚证的诊断标准,均存在肌肉松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体型消瘦、大便稀薄、多汗、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弱等症状及体征。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呼吸道发育正常者;2)年龄在2 ~10 岁之间者;3)家属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同意书者。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严重的先天性疾病者;3)近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者;4)体质为过敏体质者;5)存在免疫缺陷性疾病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儿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性30 例,女性26 例;其年龄为2 ~10岁,平均年龄为(4.29±0.76)岁;其病程为1 ~7 年,平均病程为(1.75±0.43)年;其每年发作的次数为1 ~12次,每年发作的平均次数为(6.93±1.03)次。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32 例,女性25 例;其年龄为2 ~10 岁,平均年龄为(4.32±0.79)岁;其病程为1 ~8 年,平均病程为(1.79±0.47)年;其每年发作的次数为1 ~13 次,每年发作的平均次数为(7.05±1.09)次。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为其使用阿奇霉素、盐酸氨溴索、布洛芬混悬液、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使用的阿奇霉素包括注射用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颗粒两种剂型。注射用阿奇霉素的用法是:取10 mg/kg 的注射用阿奇霉素,将其加入到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1 次/d。待患儿的病情稳定后,按照10 mg/kg 的剂量让患儿服用适量的阿奇霉素颗粒进行治疗,1 次/d。治疗3 d 为一个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停药4 d。盐酸氨溴索的用法是:取7.5 mg的盐酸氨溴索,将其加入到50 mL 浓度为5% 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2 次/d。布洛芬混悬液的用法是:按照10 mg/kg 的剂量让患儿服用适量的布洛芬混悬液,若患儿持续发热,可间隔4 ~6 h 重复给药1 次,在24 h内此药的给药次数不超过4 次。布地奈德混悬液的用法是:年龄<3 岁的患儿,0.5 mg/次;年龄≥3 岁的患儿,1 mg/次。每次取适量的布地奈德混悬液,将其与20 mL 的生理盐水混匀后加入到雾化器中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 次/d。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使用中药和穴位按摩法进行治疗。使用的药物包括:党参、茯苓各12 g,黄芪、白术、防风、紫菀、枇杷叶、川贝母各9 g,桔梗、甘草各6 g。将上述药物加入到300 mL 的清水中煎煮至100 mL,每日服1 剂。年龄<3 岁的患儿,15 mL/ 次;年龄为3 ~5 岁的患儿,30 mL/ 次,年龄>5 岁的患儿,50 mL/ 次,分多次服用。对患儿进行穴位按摩的方法是:选择患儿的肺俞穴、脾俞穴、大椎穴、天突穴、外劳宫穴,医生用拇指的指腹点揉按摩患儿的上述穴位,5 min/ 次,2 次/d。对两组患儿共治疗15 d。
1)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象的疗效评定标准是:(1)显效:在治疗后的半年内,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明显减少,每次发病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有效:在治疗后的半年内,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有所减少,每次发病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3)无效:在治疗后的半年内,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未减少或在增多,每次发病时临床症状未缓解。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组内患儿总例数×100%。2)在治疗前及治疗15 d 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中白细胞分化抗原3+(Cluster Of Differentation3+,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Cluster Of Differentation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luster Of Differentation8+,CD8+)的含量,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的水平。3)在治疗前及治疗7 d后、15 d 后,评估两组患儿的中医症候积分。将肌肉松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体型消瘦、大便稀薄、多汗、气短7个症候按照无、轻、中、重四个等级进行评分,每个等级对应的得分分别为0 分、1 分、2 分、3 分,总分为21 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D4+、CD8+的含量及血清IgA、IgG、IgM 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15 d 后,观察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D4+的含量及血清IgA、IgG、IgM 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 ;其外周血中CD8+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2。
表2 在治疗前及治疗15 d 后两组患儿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s)
表2 在治疗前及治疗15 d 后两组患儿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的比较(± s)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57)对照组(n=56) t 值 P 值CD3+(%)治疗前 59.32±6.06 59.57±6.49 0.212 0.833治疗15 d 后 72.75±7.02 65.98±7.53 4.945 0.000 CD4+(%)治疗前 33.25±2.36 32.82±2.50 0.960 0.339治疗15 d 后 42.39±2.03 38.56±2.31 9.367 0.000 CD8+(%)治疗前 33.05±1.97 33.19±2.01 0.374 0.709治疗15 d 后 26.35±1.89 28.27±1.91 5.371 0.000 IgA(g/L)治疗前 1.23±0.26 1.25±0.24 0.425 0.672治疗15 d 后 1.79±0.25 1.52±0.23 5.971 0.000 IgG(g/L)治疗前 5.69±1.13 5.71±1.16 0.093 0.926治疗15 d 后 9.10±1.77 7.53±1.94 4.495 0.000 IgM(g/L)治疗前 1.05±0.22 1.07±0.20 0.505 0.614治疗15 d 后 1.34±0.13 1.22±0.12 5.096 0.000
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中医症候积分相比,P>0.05。在治疗7 d 及15 d 后,观察组患儿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见表3。
表3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不同时间两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分,± s)
表3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不同时间两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7 d 后 治疗15 d 后观察组 57 17.42±5.06 9.57±2.91 5.07±0.65对照组 56 17.39±5.14 12.35±3.09 8.26±0.92 t 值 0.031 4.924 21.318 P 值 0.975 0.000 0.000
中医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归为感冒、肺炎喘嗽的范畴,认为此病的病机为脾肺气虚,脾虚则水谷不能运化,聚而生痰,肺虚则卫外不固,伤于风邪,故应对此病患儿进行健脾补肺、益气固表、宣肺止咳的治疗[3-4]。
本研究采用党参、茯苓、黄芪、白术、防风等药物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其中,党参有补益脾肺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党参中含有木樨草素、棕榈酸甲酯、白术内酯Ⅲ等免疫活性成分。这些免疫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增强机体的免疫力[5]。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茯苓有激活机体免疫监视系统、补体系统、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黄芪有补气固表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6]。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术中的白术多糖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力。防风有解表祛风的功效,紫菀有化痰止咳的功效,枇杷叶有清肺润燥、化痰利咽的功效,川贝母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桔梗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桔梗中的桔梗皂苷和桔梗苷元均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7]。甘草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的功效。诸药合用,可起到健脾益气、宣肺止咳的功效。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穴位按摩治疗时,通过刺激其特定的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身体机能、平衡阴阳、祛邪扶正的作用。其中,按摩患儿的肺俞穴可宣肺止咳,按摩其脾俞穴可健脾益气,按摩其大椎穴可鼓舞气机,按摩其天突穴可宣通肺气、消痰止咳,按摩其外劳宫穴可补元气。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中药和穴位按摩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提高此病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