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
一、建立公众号的背景
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手机来认识我们的世界。“您可以关注我们店的公众号,有最新产品我们会第一时间推送给您。”建立公众号已经成为一家店铺或者是一个组织进行自我宣传、走向大众的一种普遍方式。在教育上,尤其是在特殊时期网课的兴起,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无法忽视。
1.现存家校共育方式的不足。虽然学校已经具备了一系列的家校沟通方式,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但通过实践发现这些方式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1)针对性不够。家长会或者家长学校是针对班级共性问题,对生的个性化问题没有办法一一沟通;(2)滞后性。每学期举行这样的活动都在固定的时间,学校和家长的沟通频率远远比不上学生的成长变化速度,孩子总是走走停停,时好时坏,从而导致了家访时可能会忘记一些学生的闪光点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3)限制性。不管是线上会议或者家长进校园,都会有一些家长因为工作或在家照看二胎、三胎无法到来,从而影响了家校共育。
2.其他沟通方式的不足。(1)面谈:全班42个同学去小饭桌的有86%,接班一年的时间,迄今为止,还有3名同学的家长我还没有见过。(2)QQ群或者微信群:笔者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在QQ群进行了一周的工作总结和下一周的工作计划,但这样的方式不太好保存和查找,同时全是文字,时间长了会产生疲劳,一些照片或者视频也无法放在一起,不能成为一个系列。(3)打电话:一般是忍无可忍时,当学生闯祸或者生病时,和家长电话沟通孩子在校的情况,以引起家长重视。
二、公众号的内容
2021年3月,班级公众号“大华家的小朋友”正式上线。到今天为止共发表文章17篇,內容涉及每周小组合作评价、手抄报、学生精彩瞬间、班级课本剧、节日专题、党史学习、学生文章、好书推荐、课文复述……
三、建立班级公众号的意义
1.给予学生站在舞台的中央的机会。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管建刚老师在习作系列书籍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学生不喜欢习作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读者”。我们都知道当一种行为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会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消退。小学生的成长更多的是基于外在的动机,通过班级的公众号,将自己的照片、作品进行展示,会被更多的人关注,评价的主体也更加多元化。复述课文、好书推荐也不仅仅是几个学生的专场,展示也不必局限于课堂时间。久而久之,学生更自信,对更优秀的自己的追求就会越来越高。
2.促进了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如果说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访是“大风起兮云飞扬”,那公众号就是“润物细无声”。公众号与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访相辅相成。与家长的联系不应该是用到家长帮忙或者学生闯祸的时候,而应该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用心,看到学生的成长和一点一滴的进步。家长自然而然会和学校站在一起,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向同一个方向努力。
3.帮助教师成长。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便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和整理研究,有助于梳理自己的教育理念。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头羊”。学生五年的小学生活,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如何去培养?应该体现在每一年、每个学期、每个星期甚至每一天里。公众号的建立,让我自然而然地去思考这些事情。这一周我们都做了什么?什么做得好,什么做得不够好,还有什么是需要下周补充的?下周的计划是什么?这都成为我日常中思考的问题。让自己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工作安排变成自己主动去做这些事情,就能体会到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快乐,对待班级中出现的问题也能理性地去解决。
4.作业改革,避免重复性的作业布置。“五项管理”出台以来,学生的作业又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认为没有思考的作业就是无效的作业。思维导图、讲述故事、好书推荐或许将成为作业改革的一个思路。
综上所述,班级公众号的建立是家校沟通的一种新途径,更有利于加强家校之间的共同合作,为学生的成长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