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丽
摘 要:小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促进了教育模式的转型。如今,深度学习理念备受关注,很多教师开始尝试将该理念融入小学数学之中,为开创教育新局面融入了新元素。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建议
深度学习能够将学生引入新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在自身认知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从而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在小学数学中,引入深度学习理念,遵守开放式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利用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各种问题。
一、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的意义
1.满足数学课程标准
深度学习更加注重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探索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解放,更加强调学习的每一个过程,最终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的。由此可见,深度学习满足新课标要求,在小学数学中利用该教学法,落实了数学新课程目标。
第一,加深知识理解。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学生通过自发性的探索学习,更加具有学习动力,可提升学习效果。另外,深度学习法主张合作探索,通过团队研究,发挥每个队员的优势,同时在交流、探讨中,理解数学知识。第二,领悟数学思想。在深入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来源及形成的过程,对数学知识形成新的认识,同时,还能认识到数学的实际用途,从而学会用灵活思维去解决问题。第三,提高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度极高,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与思维紧密结合的学科,各个知识点的解决及掌握都离不开思维的运转。深度学习数学可以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运用。
要想运用好深入学习法,教师应深化认识,根据小学生特点,调整教学计划,实现教学模式创新,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深化改革。
2.浅层学习具有一定弊端
根据调查研究,小学数学教育中普遍存在浅层学习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反复的记知识点,利用答题套路解决数学问题。在整个锻炼环节中,学生犹如机器人一般重复着同一种学习模式,并且很少进行思考与探索。即使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了各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但学生只是停留在浅层学习中,将数学学习看成是单一知识点的掌握与简单运用,这样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反而容易让学生养成固化的思维模式。由此可见,浅层学习形式化严重,似乎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运作,没有融入更多真实的情感,也没有动用思维和大脑,教师应立刻转变教学模式,利用深度学习理念,弥补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缺口。
二、小學数学深度学习教学方法
1.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兴趣
良好的情感学习情境,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的动机很容易受兴趣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可融入“以情促教”理念,利用交流手段,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实现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意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以新颖的方式呈现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动态图片,将数学题目直观展示出来,打破传统枯燥的课堂气氛。
2.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灵活思维
思维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工具”。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而是要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需要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探索。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时,在教授完理论知识时,教师可利用实际的物体作参考物考查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教室内黑板与窗子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深入课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锻炼学生思维。
3.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是深入学习法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应积极利用这一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团队精神的推动下,积极、主动进行探索,同时能够在队员的帮助下,获取更多的启示和学习经验,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解决较难的应用题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合作探索,小组成员将自己从问题中获取的知识集中起来,针对问题进行研究,集思广益,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其他人的思维与自己的思维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全新的知识框架,是一个不断深化自己的过程。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建立开放式课堂模式,融入深度学习理念,是打破传统教学限制的重要途径。在深度学习中,学生走进自己的思维世界,与数学知识进行交融,是深化理解及构建新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教师应该树立深度学习观念,拓展教学途径,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