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受到许多重视与关注。数学学科不仅能开拓小学生的思维,还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形式的单一及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下降,对其今后全面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立德树人是指坚持德育培养高素养人才的一种理念,将其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既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又能培育学生良好的德育意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策略;立德树人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情况,忽略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教育作为新课改政策的重要理念之一,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时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對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意义
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正是小学生提升自身思想素养与道德水平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当作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与立德树人理念,推动小学数学课堂质量有效提升。首先,由于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而通过在数学课堂渗透立德树人理念,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其综合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在新课改政策下,明确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意义,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立德树人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能够加深对数学发展历史的印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将数学知识与立德树人理念相结合,在提高数学课堂质量的同时,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1]。
二、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深入挖掘教材中存在的德育知识,以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教材内容为学生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使其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良好的品德素养。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小学数学教师可先结合教材内容,以趣味性的语言为学生讲解课程理论知识,并组织学生积极探讨生活中存在的物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周遭事物的习惯,并培养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可与学生多多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对课堂知识进行分析,以立德树人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解能力的前提下,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二)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使立德树人理念较好地渗透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教学切入口,结合数学知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设相应的课堂教学情境,加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培养的力度。首先,教师应该加大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力度,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学“与人民币”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创设学生学习和认识人民币知识的教学情境,然后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有效途径是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可先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依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学习意识,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有效发挥,达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2]。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既有助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价值观,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其今后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及时更新和优化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度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的立德树人知识,营造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氛围,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黄德亮.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5):2-3.
[2]张朝辉.浅谈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