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初始性原理探究

2021-07-27 06:04赵石屏
中华家教 2021年2期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经验

赵石屏

原理,汉语词语的含义是自然科學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也是家庭中影响与作用于儿童的家庭诸要素及影响与作用发生的机制。家庭教育初始性原理的“初始”是指儿童0-3岁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初始性原理则是指对儿童个体发展的初始影响几乎全部来自家庭,这是家庭教育独具的影响原理。那么家庭为什么可以几乎独揽对儿童个体发展的初始性影响呢?

一、家庭教育初始性原理的基础

(一)人类发育特性决定了家庭初始影响的唯一性

为什么人类个体在早期一定可以得到来自家庭的几乎全部影响呢?这主要与人类的发育特点有关。较之于其他灵长类动物,人类的发育特性是:初生婴儿不能自立,且人类发育迟缓,性成熟晚,寿命长,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加在一起约占个体寿命的1/5,出生后相当长时间内与亲代生活在一起,并且需要学习,之后才能独立生存。这种发育特征使得家庭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成为儿童发展的初始性条件。在我国儿童3岁进入幼儿园的学制情况下,家庭教育的初始性影响作用更为稳定和突出。

(二)现代心理学人格理论对初始性影响的解释

1.“无意识”理论

家庭对儿童的初始影响为什么可以成为家庭教育的原理之一?现代心理学无意识理论的解释给予了有力支持。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生命可以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掌握生命和行为中很有限的一部分,即便是通过充分意识而达到的行为,其最初的根源大都在于无意识。无意识的作用机制虽然尚不明确,但弗洛伊德坚信,人类的很多活动往往是依靠无意识机制,人类的初始性学习和经验,更是借助无意识机制形成持续的精神动力源。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一种不能为意识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虽然不被人所知,却能导致人的行为。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之巨大是出人“意料之外”的,“不但包括人的低级心理形式,也包括人的高级心理形式——人的清感、欲望、以及思想品德与道德品质都可以是无意识的。人的心理过程没有一个不是属于无意识系统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无意识比意识更为重要,无意识非但是人的心理过程的主要部分,而且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支配地位,是人的心理的本质。”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揭示了人的意识并不能完全控制和支配无意识,正因此,人也就无法成为自己的中心。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动摇了人类自我中心的观念,也从实际上动摇了人类的理性中心。

无意识机制是儿童早期学习和发展最重要的机制之一,也是早期经验之所以对儿童影响巨大的主要机制所在。那么为什么无意识的作用如此巨大?这是由无意识的特点决定的。与意识相比较,无意识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无目的性。无意识不存在有意识地去发生影响的目的,对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非系统性的。第二,无序性。无意识是脱离第二信号系统的非逻辑的心理现象,因此人的意识和思维无法通过条理性和逻辑性去把握它。第三,无意识的容量巨大。心理的意识部分好比露在海平面的冰山的小小山顶,而无意识部分正如海平面底下看不见的巨大冰块,人的心理结构系统中绝大部分是无意识,而意识则是很小的一部分。第四,情境性和主观性。无意识活动是以情境为条件的,其活动往往依赖于某种情境和刺激物的特征,而且无意识活动往往与人的主观状态相关联。第五,潜在性和能动性。它能够直接支配人们的意识活动,然而其作用是潜在的,这是无意识的最主要的特点。潜意识中蕴藏着极大的生命能量,在深层涌动却不为人所察觉,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的生命活动。

弗洛伊德强调组成意识的材料有两个方面,一是由感觉系统而来,其具体材料来源于外部世界;二是由精神世界内部而来,直接来源于无意识,而无意识进入意识,其数量的多少是由意识的检查作用而定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意识都有一个潜意识的原始阶段,所以说,“无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用语。荣格(Carl Gustav Jung)指出,在人类心理结构中携带着物种生存在各个阶段遗留的信息,刻印着人类祖先、动物祖先,甚至有机界漫长发展过程的痕迹,包括生存欲求、对环境做出反应的方式等,所以人类无意识中的许多东西,并不仅是后天经验的沉积,这部分无意识称为“集体无意识”。

还有学者进一步推证存在着“宇宙无意识”,认为人类生命最原始的冲动源于更深层次的宇宙演化进程形成的这种“宇宙无意识”,即在有机界之前的无机界那更加漫长的、永无止境的宇宙过程,在人类心理结构中也必然留有印记。“宇宙无意识”是人类源于自然的特性,是人性的根基,它埋藏在人性的最深层,成为生命的最原始冲动。这是更富有魅力的宇宙想象。

2.早期经验影响的作用原理

早期经验一般指儿童0-3岁时期的经历体验。在西方教育理论界,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被儿童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提出0-3岁是儿童心理的胚胎期,这个时期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来保护儿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儿童在生命的头几年通过与周围成人的密切接触和情感联系,依靠一种具有吸收力的心理,积极从周围环境中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并使之成为其心理的一部分。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在关于反射的研究中指出,即使新生儿的大脑皮层也有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儿童的各种反射形成很快,并且有永恒性的特征,这种巩固下来的反射可以保留很多年。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儿童的早期经验为什么能够深刻持续影响人的一生。

首先,早期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大脑组织。人出生后头2-3年脑发育速度最快,足月儿出生时脑体积约为350cm3,长到6个月时体积增加了1倍,约为成人体积的二分之一,2岁时为成人脑体积的3/4,4岁时的脑体积为出生时的4倍,达到1400cm3。更重要的是,人脑皮层单位体积内的突触数目在出生后迅速增多,婴儿6个月时突触数目为出生时的7倍,2岁时突触密度达到顶峰,为成人的2倍。突触的高密度持续到儿童10岁左右开始裁减,只保留那些由经验改造过的突触。与突触密度的变化相对应,神经间连接的回路也迅速发育,神经突触及回路的发育和成熟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特别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而有所改变。这一点表明,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最强。

学习使神经细胞的活动更有效,学习可以使脑产生新的组织模式,这证明早期经验对脑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如果在儿童发育的适当时期提供学习刺激,脑皮层就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育;反之,如果儿童大脑自身携带的能力得不到适当的经验(学习)的支持,就会逐渐丧失。越是在儿童早期,这种早期经验改变儿童大脑发育的可能性越明显,这对儿童初始阶段家庭教育影响和作用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早期经验对儿童个体发展产生持续一生的影响。在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支持下,早期经验成为教育的重要关注,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关注。因为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即是家庭,儿童的早期经验必然发生在家庭,因此早期经验的影响机制必然成为家庭、家庭教育的关注重点,尤其在人的人格、社会性发展领域更是如此。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ThomasHarrison)等人根据大脑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指出:在童年时期记录在人脑中的“父母意识”,即由父母或相当于父母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驗”,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它在人生的过程中将会自动播放,这种播放具有贯穿人生始末的强大影响”。卢梭认为,第一个正义感不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生于别人怎样对我们,因此,要对儿童给予爱护和关心,让他们从诞生之日起就能感受到爱,在他们还完全不懂规则观念的时候就培养对人的信任感和亲切感,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逐渐懂得爱他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最根本的东西是本能,而儿童时期的本能是否有得到满足的经验,在其人格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弗洛伊德强调,在婴幼儿期,父母不能压抑和阻止儿童的本能需要,而应该使其得到合理的满足,这样才会促成其人格的顺利发展,过分的放任或挫折则会使儿童产生人格的“固结”或“倒退”,成人或积极或消极的人格特点都会由这个阶段所得到的教养方式甚至偶然事件而引起。

根据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那些为儿童提供本能满足的身体器官的不同功能,弗洛伊德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早期。如果儿童在某个阶段中受到过多的满足或挫折,就会形成成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弗洛伊德认为,成年期人格的特点根源于人生命的头五年,即口唇期、肛门期和性器期对人格基本结构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个体童年早期的经验对人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早期经验和学习奠定的对周围、对他人的基本态度、基本情感及价值应答,将持续地、深刻地影响着他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对他人的基本态度、基本情感及价值应答。亲子关系是儿童与他人建立的最初关系,这种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雏形,亲子相互作用的质量决定着儿童个体发展的质量。家庭教育独具的初始性价值即在于此。

此外,美国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生命渐成理论指出,人的生命由出生到死亡由八个阶段组成,这八个阶段遵循渐成原理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个人的品质和人格。在这八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充满着成长危机,若不能成功应对、顺利度过,儿童社会化过程就会受阻,甚至社会化失败。应对成长危机的办法有两类:积极办法(指与社会目标相一致)和消极办法(指与社会目标相悖),积极办法有助于人的社会自我的加强,形成其较好的顺应能力,消极办法则削弱人的社会自我,阻碍其顺应能力的发展。

其中,第一阶段为婴儿期(0-2岁),特征是信任感对怀疑感,信任感发展的核心是相依性,是一种社会性的情绪和态度;第二阶段是2-4岁,特征是自主性对羞怯感或疑虑感,这一时期的儿童渴望探索新的世界。所以儿童早期建立起的信任感、自主性对其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价值观发展的作用是奠基性的。儿童早期经验和学习奠定的对周围、对他人的基本态度、基本情感及价值应答,将持续地、深刻地影响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对他人的基本态度、基本情感及价值应答。早期经验对儿童一生具有重要影响这一观点已为各国教育家所普遍认同,重视早期教育也因此成为儿童教育的一大趋势。

(三)内隐学习机制使儿童的初始学习必然发生

内隐学习机制其实是与无意识机制密切相关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在这里单独提出来分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A.S.Reber)最先提出内隐学习一词,将其定义为一种有别于外显学习的、无意识地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他认为,内隐学习就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却学会了这种规则。也就是说,儿童初始阶段的学习是必然发生的,而且影响作用持久而深刻。

自此之后,以罗伯为首的早期研究者们都试图从各个角度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进行区分,所以多年来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一直被定义为两种泾渭分明的学习模式。但是,近年来有些研究却发现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间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于内隐学习的多方面研究证明,确实存在这种自动的、无须意识的努力学习——内隐学习,在复杂规则的学习中,它甚至优于意识的作用,而且正是内隐学习的无意识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外显学习的独特本质。内隐学习特征一般总结为以下三点:

(1)内隐学习是自动的,不需意志努力。复杂系统范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操作能力超出了他们所能意识到的范围。另外,研究发现,无意识的学习机制比已发现的有意识思维更能检测微妙的和复杂的关系。

(2)内隐学习是稳定的。内隐学习从学习过程到学习结果都是稳定的,不易受其他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外显学习会受到年龄、智力、情绪、个性、动机、氛围等种种变量的影响。

(3)内隐学习是深层的,外显学习是表层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在最终获得的知识方面存在差异。所谓深层,是指内隐学习获得的是刺激内部的潜在的深层结构;而所谓表层,说明外显学习获得的是特定的刺激或是刺激间某些浅表的规则。

儿童的学习往往都是在生命初始阶段通过无意识机制而获得的。例如母语学习,婴幼儿在短短几年内就能够掌握母语的基本语法、表达规则,而并不需要专门学习这些语法规则,也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掌握的,这就是内隐学习。由于内隐学习机制的作用,无论是否意识到,儿童的初始学习都不自觉地发生在家庭这一教育环境之中,儿童的学习也不自觉地在其中发生。

正因如此,家庭教育在儿童初始阶段的重要性就突出地区别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个阶段儿童的学习发生也是学校教育无能为力的。

二、促进儿童发展的家庭初始培育

初始性是家庭教育独具的教育原理,是对儿童初始阶段发展与教育的发生学诠释,也是家庭教育需遵循的科学性规律。正因为初始阶段的影响作用如此重要,与其科学性相符合的家庭教育观念、态度、准则、方法就显得极其重要。归纳起来,家庭对儿童的初始培育第一是“蒙以养正”;第二是“习以性成”。

(一)蒙以養正,防离道远

“蒙以养正”语出《易经·蒙》象辞:“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启蒙、教育,《易经·序卦》讲“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这里的“蒙”有两层含义,一是蒙昧、幼稚之意;二是启蒙、教育之意,引申为儿童蒙昧幼稚,心智未开,需要启迪、培养。“养”,《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进善也”;“正”,《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是也”,意思就是纯正的德性,高尚的人格。“正”在《易经》中有正位、止于险、行中道、止于至善之意。《礼记·经解》中有“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的说法,意思是对儿童的教化要早,早期的培育能够遏制人性中的邪恶,让它终止于尚未成型的时候,让人远离邪恶。《易经》中说:“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中庸》里讲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也是强调早期教育为什么重要。朱熹解读它的意思就是“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致离道之远也。”对于人的原始欲望的破坏性力量,在其未萌动之时必须予以遏制,以避免滋长,失之千里。

“蒙以养正,圣功也”,对儿童进行早期的培育是极其神圣的事情。那什么是圣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包括了多种美德的极致:“扬善赋简曰圣……行道化民曰圣;穷理尽性曰圣;通达先知曰圣;大而化之曰圣;博施济众曰圣;极深研几曰圣……百姓与能曰圣;备物成器曰圣;备道全美曰圣;神化难名曰圣”。所有蒙以养正不亚于任何圣功,何等重要。而家庭教育的初始性,决定着对儿童早期“养正”的质量。

(二)习以性成由小见大

家庭教育的初始性原理还体现为对儿童行为学习的影响作用。由于行为学习的基本部分发生在人生的早期,发生在对行为的理解之前,行为是以效仿的方式发生的,以无意识方式储存的,一旦形成就极其稳固。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人的早期学习主要通过熏染、潜移默化、习以性成,而至内化。

家庭教育重视“习以性成”,重视不同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朱熹尤其强调儿童道德学习的初始要“教以事”,从小事、琐事做起,由小见大,首先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然后再“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他还亲自为儿童编著了《蒙童须知》,将蒙学分为“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等五个部分,对儿童的衣着、言行、读书习字、清洁卫生、待人接物等行为规范,做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

孟子言性,孔子言习,性者天道,习者人道。行为训练旨在养成,养成的原则就是“每天如此”的重复做到,这种早期开始的家庭教育的初始性原理,是学校教育不具备的,也是家庭教育无法被取代的缘由所在。

(责任编辑:王敬川)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人格经验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弗洛伊德案目击者含泪作证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漫画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