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静 李晶 金晨阳
摘 要:在线讨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在线教学场景中,用于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但在线讨论过程中如何向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教师反馈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则尚不明确。文章以某师范大学36名学习者为被试,通过实证研究探索了不同的教师反饋方式对学习者在线讨论中学习投入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线讨论中学习者的情感投入略低于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不能确定仅使用情感型反馈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产生影响;使用情感型加认知型混合反馈策略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尤其是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产生正向影响,且促进了学习者讨论过程中的深度认知加工过程。针对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以下建议:重视并提升学习者在线讨论中的情感投入;在线讨论中通过自动化的方式以教师身份向学习者提供情感反馈;在自动化情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应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认知型反馈,通过混合式反馈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促进其高阶认知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在线讨论;教师反馈;学习投入;行为投入;认知投入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1)11-0014-05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在线学习为“停课不停学”提供了强力的支撑和保障。但是,在线学习中存在缺乏面对面的师生互动、交流和监督,导致容易出现学习者投入不足、随意终止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各类在线学习平台均会提供在线讨论的功能,以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习效率。在线讨论中教师参与的各类行为被称为教师反馈。相关研究已经表明,在线讨论中的教师反馈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1-3]。但各种不同类型的反馈策略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影响是否相同,如何选择合适、高效的反馈策略则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某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计算思维》课程为例,通过实证研究,探究情感型教师反馈和认知型教师反馈对学习者学习投入的影响,为在线学习中在线讨论的组织与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
二、相关研究
1.学习投入
学习投入是指学习者投身于学习之中而表现出的一种积极而持续的状态,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彼此存在相互影响。行为投入是指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呈现的专注力、努力程度与持续性;认知投入体现在深层次认知策略使用、自我监控与主动自我调节等;情感投入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情感体验,包括促进任务完成的积极情感(如好奇、热情等)、抑制任务完成的消极情感(如痛苦、愤怒、焦虑等)。目前,已有大量关于在线学习中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如自我效能感、感知有用性等。典型研究如Jung和Lee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得知,学习者的感知有用性、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教学存在感对学习投入产生积极影响[4]。Chen在探究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绩效、学习投入的关系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他们的学习投入及学习表现有影响[5]。雷玉菊等以调查问卷形式研究证实,网络学习者的动机信念(内隐智力信念、感知任务价值)及动机调节均对学习投入能够起到正向预测作用[6]。Zhen和同事采用多元间接模型得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积极的学业情绪可以通过调节能力和相关满意度对学习投入产生影响[7]。第二类是考察外部因素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如信息技术工具和外部反馈。信息技术工具包括以计算机为中介的学习、管理工具等。如Swart调查显示使用学习管理系统中的反思性自我评价工具能够促进学习投入与学业成绩。Stein Brunvand 在其研究中详细介绍了一种叫做VoiceThread的计算机工具,它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以多种方式参与和协作。他指出此工具在激活学习过程中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投入[8]。外部反馈主要包括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同伴反馈被认为对学习者的社交参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9][10]。教师反馈则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反馈能够显著影响在线讨论的进程和发展,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效果均有重要的影响[11]。
2.教师反馈
反馈最初起源于控制论,指的是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影响系统的输入,从而最终影响系统的进程[12]。教师反馈则是指在教学系统中,教师对学习者的行为做出一定的反应,以此影响学习者的行为,并最终影响教学效果。提供有效的反馈被认为对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且是未来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13][14]。教师反馈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如直接反馈与间接反馈、内容反馈与形式反馈、积极反馈与消极反馈[15]等。其中Vigil在1976提出的分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其根据课堂上师生互动中教师反馈的倾向性提出了将教师反馈分为情感型反馈和认知型反馈[16]。在该分类的基础上,Hoey进一步将教师反馈分为7种类型:教学型、提问型、鼓励型、承认型、对话型、评价型和操作型[17]。学者们也开展关于特定类型的教师反馈是否能够促进互动和学习效果的研究。Hoey等人指出教学型评论(包括新信息、说明、学习资源等)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学习进展的感知。Costley指出,教师以直接指导的形式进行评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话语则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存在感[18]。上述研究均指出,在线讨论中教师应注意引导讨论的重点,提供直接的信息,以促进社会互动。但也有学者指出问题类型的均衡选择将促进学生的学习,因为任何一种教师问题都不比其他问题具有更重要的作用[19]。综上所述,在线讨论中的教师反馈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的反馈是否具有相同的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反馈对学习者学习投入中各维度的影响则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借鉴Vigil关于教师反馈的分类方法,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探索不同类型的教师反馈对学习者学习投入各维度的影响,从而为在线讨论的组织和管理提供参考。其中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师反馈的具体说明和示例如表1所示。
根据教师反馈的不同类型,本研究拟探究仅使用情感型反馈、混合使用情感型反馈加上认知型反馈这两种不同的反馈策略对在线讨论中学习者学习投入的影响,通过前后测设计开展实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行为数据分析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学习投入的变化,探索有效的教师反馈方式,为在線讨论提供建议和参考。
三、实验设计
1.研究目标
选取某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课《计算思维》课程为例,采取实验研究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单组实验前中后测,以研究不同类型的教师反馈形式对学习者学习投入的影响。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某师范大学一年级教育技术专业的36名学生,其中男生8名,女生28名,平均年龄为18.2岁。
3.研究工具
在研究过程的前、中、后期分别对36名学生的学习投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学习者自报告的形式对学习者在线讨论中的学习投入情况进行评估。此外,本研究还采集了学习者在线讨论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通过对学习者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作为问卷调查数据的补充。学习投入调查问卷使用的是由李爽、喻忱编制的“远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20]。该量表包含行为、情感、认知三个投入分量表,编制者对该量表进行了多轮信效度检验和修订,验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本研究结合实际研究场景,对该量表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共计包含30题,其中行为投入维度10题、情感投入维度5题,认知投入维度15题。所有题目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计分,从1至5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代表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水平越高。经过检验,问卷在行为投入维度、情感投入维度和认知投入维度的信度(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805、0.869和0.829,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4.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设计,具体研究过程如下:整个研究过程持续6周,其中第一周为准备周,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熟悉在线讨论环境和工具的使用,进行试用,以保证学习者完全掌握平台及其相关功能。第一周结束后进行前测,以了解学习者学习投入的初始状态。第二周至第四周为实验第一阶段,在此阶段的在线讨论中,教师向学习者提供情感型反馈。第四周结束后,进行中测问卷调查,并采集所有学习者的讨论数据。第五周至第六周为实验第二阶段,在此阶段的在线讨论中,教师除向学习者提供情感型反馈之外,还向学习者提供认知型反馈。第六周结束后,进行后测问卷调查,并采集再次采集所有学习者的讨论数据。实验完成后,对学习者的问卷自报告数据和在线讨论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探索不同的反馈方式对学习者学习投入的影响。
四、数据分析与结论
1.描述性统计
对学习者在研究过程中的前、中、后测的学习投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维度的学习投入在2.8~5之间(李克特5级计分),三个不同阶段的学习投入合计的平均值依次升高,分别为11.99(前测)、12.12(中测)和12.52(后测)。在前、中、后三次调查中,学习者在三个维度的学习投入均呈现相同的规律,即行为投入的均值在三个维度中最高,认知投入次之,而情感投入的均值则最低。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维度在前中后测中的变化情况,本研究进一步绘制了三个子维度在前中后测中的对比箱线图,如图1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学习者的行为投入在后测时明显高于前测和中测;而情感投入在三次测试中的分布基本相似;认知投入在后测中也明显高于前测和中测。为了进一步验证学习投入在三次测试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前测与中测学习投入配对样本t检验
在实验第一阶段中,教师在在线讨论中向学习者提供情感型反馈,即对学习者的意见表示认同和赞扬。为了检验情感型反馈是否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产生影响,将学习者学习投入的前测数据和中测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其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学习投入合计和三个子维度上,后测数据的均值均高于前测数据,但是各维度在0.05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中测与后测学习投入配对样本t检验
在实验第二阶段中,教师在在线讨论中除了向学习者提供情感型反馈之外,同时向学习者提供认知型的反馈,即向学习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引导学习者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等。为了检验情感型加认知型混合反馈策略是否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产生影响,将学习者的中测数据和后测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其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学习投入的后测与中测数据相比,其学习投入合计、行为投入子维度、认知投入子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后测高于中测。而在情感投入子维度上,虽然后侧值高于中测值,但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4.在线讨论各阶段行为数据对比与分析
除了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学习者的自报告学习投入数据之外,本研究还采集了学习者在线讨论过程中的行为数据,以作为自报告数据的补充。根据学习者的在线讨论行为数据,本研究主要提取了以下三个行为特征,用于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进行分析:
参与人数:参与某次主题讨论的学习者的总人数。
总互动数:某次主题讨论中学习者参与的各类互动行为的总量,包括:发帖、回帖、点赞、送花等。
回帖数量:某次主题讨论中学习者回复主题的帖子数量。
图2展示了上述三个特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的变化趋势。
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学习者的行为数据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从第2周至第6周,参与人数、总互动数和回帖数量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即学习者的行为投入呈现上升的趋势。此外,在实验第一阶段,回帖数量与参与人数差距极小;而在第二阶段,在两个特征均有所提升的同时,回帖数量与参与人数的差距增大。这一现象说明,在第二阶段,学习者的平均回帖数量与第一阶段相比有所增加,即围绕一个话题,学习者发表了更多的回帖,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这也意味着,与第一阶段相比,学习者的认知投入有了一定的提升。
五、討论与建议
经过对学习者问卷调查和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在线讨论中,学习者的情感投入水平略低于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在实验中进行的前、中、后三次学习投入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学习者情感投入子维度的平均值均低于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这一结果说明,在线讨论中学习者的情感投入要弱于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教师作为在线讨论组织者应探索更多的组织和管理策略以促进学习者的情感投入。
(2)在第一阶段实验中,仅使用情感型教师反馈后,学习者的行为数据在第一阶段的三周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学习者学习投入的前测和中测在各子维度上均不存在0.05水平上的显著差异。这一数据说明虽然学习行为略有上升,但不能确认仅使用情感型教师反馈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产生正向影响。
(3)在第二阶段实验中,使用情感型教师反馈加认知型教师反馈的混合式反馈策略,学习者的行为数据在第二阶段的二周中仍然呈现上升趋势,且学习者学习投入的中测和后测数据在学习投入合计、行为投入子维度和认知投入子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这一数据说明,与仅使用情感型反馈相比,使用情感型加认知型的混合式反馈策略能够促进学习者在线讨论中的学习投入,尤其是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但不能确认使用混合式反馈策略能够促进学习者在线讨论中的情感投入。
(4)在第二阶段的学习行为数据中,学习者的回帖数量与参与人数之差与第一阶段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增大。这一数据说明,与仅提供情感型反馈相比,使用情感加认知的混合型反馈策略不仅仅促进了学习者自我感知的认知投入,也促进了学习者的深度认知加工过程。在收到教师的反馈之后,学习者围绕主题展开了更为深入的讨论,其认知加工水平与第一阶段相比得到了更高的发展。
针对上述结论,本研究为在线讨论的组织提出以下建议:
(1)促进学习者在线讨论中的情感投入。学习者在线讨论中的情感投入均值低于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教师应注意探索更多促进学习者情感投入的组织策略,以提升学习者的情感投入。
(2)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向学习者提供情感型反馈。虽然仅使用情感型反馈并不能显著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但混合式的反馈策略则能够显著提高其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由于情感型反馈与讨论主题本身并无直接关联,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回复的方式实现,以节省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更好地开展认知型反馈。具体措施为在线讨论系统中增加自动点赞、设置以教师身份发布的情感型自动回复等。
(3)教师应提供及时的认知型反馈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投入。情感型反馈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提供,而认知型的反馈则依赖于教师根据在线讨论的具体内容提供个性化的反馈。这些认知型的反馈对于学习者的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促进学习者的高阶认知加工。
六、结语
本文针对在线讨论中学习者学习投入不足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教师反馈对学习投入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以某师范大学《计算思维》课程中的36名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探索不同的反馈策略对学习者学习投入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线讨论中学习者的情感投入低于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不能确定仅使用情感型教师反馈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产生正向影响;但使用情感型加认知型的混合式反馈策略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且能够促进学习者的高阶认知加工。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在线讨论中的一些建议和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和组织在线讨论。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小、未能促进学习者的情感投入、研究对象专业较为单一等问题。之后将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探索促进学习者情感投入的教师反馈策略。
参考文献:
[1]余明媚,李文光,王新辉.学生投入在线讨论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4):85-90.
[2]蒋志辉,赵呈领,李红霞等.在线学习者感知的教师支持行为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8 (11):108-115.
[3]赞恩·伯奇.为在线学习提供有效的反馈[J].开放教育研究,2008(1):53-57.
[4]Jung,Yeonji & Lee,Jeongmin.Learning Engagement and Persistence i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J].Computers & Education,2018(2):13.
[5]Chen,I.S.Computer self-efficacy,learning performance,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learning engagemen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7(72):362-370.
[6]雷玉菊,周宗奎,田媛.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动机信念对学习投入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17(2):82-88.
[7]Zhen,R.,Liu,R.D.,Ding,Y.,Wang,J.,Liu,Y.,& Xu,L.The mediating roles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academic emotion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satisfaction and learning engagement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 students[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7,54:210-216.
[8]Brunvand,S.,& Byrd,S..Using VoiceThread to promote learning engagement and success for all students[J].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2011,43(4):28-37.
[9]Weaver,D.,& Esposto,A..Peer assessment as a method of improving student engagement[J].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2012,37(7):805-816.
[10]Kearney,S.P.,& Perkins,T..Developing students' capacity for innovation,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through contemporary forms of assessment.2011.
[11]Kwon,Kyungbin & Park,Su Jin & Shin,Suhkyung & Chang,Chae.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structor comments in online discussions[J].Distance Education,2019(4):226-242.
[12]多伊尔,慕春棣.反馈控制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13]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1):16-28.
[14]牟智佳.MOOCs学习参与度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与效应研究——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7(10):37-43.
[15]Nunan,Davi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J].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1991(12):5-9.
[16]Vigil N A ,Oller J W .RULE FOSSILIZATION: A TENTATIVE MODEL[J].Language Learning,1976,26(2):281-295.
[17]Hoey,R.Exa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 of instructor discussion interaction upon student outcomes in an online course[J].Online Learning,2017,21(4):263-281.
[18]Costley,J.The effects of three types of instructor posting 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social presence: No posting,facilitating discourse,and direct instru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rning,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2015,12(2):26-47.
[19]Zhang,M.,Lundeberg,M.,McConnell,T.J.,Koehler,M.J.,& Eberhardt,J.Using questioning to facilitate discussion of science teaching problems i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10,4(1):15-20.
[20]李爽,喻忱.遠程学生学习投入评价量表编制与应用[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6):64-72,105.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