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对频发早博的临床效果及心脏电生理的相关影响

2021-07-26 10:43林晓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0期
关键词:早搏内径心房

林晓峰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广西 南宁 530031)

0 引言

早搏属于临床出现的异位心搏情况,根据位置不同常划分为房性,室性以及交界性三种。临床治疗常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改善预后效果为主,目前临床常使用的治疗药物主要以心律平,美托洛尔以及胺碘酮等,但是该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容易引起患者心率过慢以及房室传导受阻的现象[1]。当前采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大多属于西药,由于当前中医药方被临床广泛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心律失常风险,提高治疗效果,早搏在中医学范围属于胸痹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气血亏虚导致的血液阻塞现象,在治疗过程中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目的,同时结合安神益气,改善临床症状,稳心颗粒能够改善患者脑部血流量,减缓患者心率,达到治疗目的[2]。因此,本研究以患有频发早搏的患者作为对象,探讨稳心颗粒对频发早博的临床效果及心脏电生理的相关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有频发早搏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4~82岁,平均(68.24±2.38)岁;病程时间4个月至13年,平均(9.21±2.05)年;平均收缩压为(125.34±10.24)mmHg,平均舒张压为(89.21±5.16)mmHg;合并症状:冠心病15例,病毒性心肌炎14例,原发性高血压14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2~83岁,平均(68.37±3.21)岁;病程时间8个月至15年,平均(9.68±2.57)年;平均收缩压为(124.23±9.26)mmHg,平均舒张压为(87.51±5.28)mmHg;合并症状:冠心病19例,病毒性心肌炎15例,原发性高血压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

1.2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患者符合《内科学》中早搏诊断标准,临床出现心悸以及胸闷症状,心电图时限常超过0.10 s;②中医诊断标准:患者符合《中医内科学》中胸痹诊断标准,临床出现心悸、烦躁、失眠、舌质暗淡。

1.3 纳入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患者心电图检测结果符合心力衰竭早搏现象,患者早搏情况每小时大于360次,患者能够进行持续治疗,本研究经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②排除标准:患者有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具有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体内电解质紊乱,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1.4 方法。临床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给予降血压以及降血糖,改善心肌供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胺碘酮(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进行治疗,患者口服使用,每天3次,每次0.2 g,再治疗1周后,根据实际情况改为每次0.2 g,每天两次,患者在服用1周后,剂量不变,次数改为每天1次,连续治疗1个月[3]。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患者口服使用,采用温开水冲服,每次9 g,每天3次,连续治疗1个月。

1.5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房内径以及血压变化。血压水平主要包括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利用心脏彩超仪测量患者的左房内径,采用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进行测量患者的右前臂收缩压以及舒张压;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QTc离散度以及心率变化。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测。

1.6 统计学分析。用SPSS 24.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房内径以及血压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心房内径以及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房内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房内径以及血压变化(±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房内径以及血压变化(±s)

组别 例数 心房内径(mm)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40.23±2.01 31.20±0.62 124.23±9.26 71.23±2.01 87.51±5.28 125.23±2.01对照组 43 41.22±0.06 38.25±2.16 125.34±10.24 79.62±2.31 89.21±5.16 136.41±1.29 t-1.023 6.214 0.235 6.954 0.421 7.526 P-0.095 0.028 0.675 0.026 0.314 0.021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QTc离散度以及心率变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Tc离散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平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QTc离散度以及心率变化(±s)

表2 治疗后QTc离散度以及心率变化(±s)

组别 例数 QTc离散度(ms) 24h平均心率观察组 43 50.23±2.01 73.26±2.21对照组 43 62.15±2.01 72.99±0.15 t-7.956 0.121 P-0.019 0.895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科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心率较快以及心室颤动等,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严重的还会使患者出现晕厥以及心力衰竭症状,危害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于该类疾病常采用西药治疗,主要包括胺碘酮以及心律平等[4]。胺碘酮是临床常使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患者心脏重构现象的发生,还对病变组织部位的扩张起到了抑制作用,清除体内病变细胞,该类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还能有效抑制肾上腺激素的活性,同时刺激心室的兴奋性,以维持窦性心律,但是在心房颤动转复后易出现反复发作[5]。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房内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采用稳心颗粒对频发早搏患者进行治疗,有效降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改善血压状态。临床对于心律失常的检测主要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以及临床心电生理检测等,心电图主要是诊断心律失常的最常用方法,该类技术较便捷,对患者损伤较低,接受度较高,运动心电图主要是能够了解患者心悸以及晕厥情况,为后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6]。目前根据药物的主要作用和电生理特点,主要分为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以及钙通道阻滞剂,但是长期传统西药治疗,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会产生毒副反应。随着电生理技术不断发展表明中医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同时能够降低临床并发症状[7]。中医认为早搏患者会出现胸闷、耳鸣、失眠等不良临床症状,研究采用的稳心颗粒主要是由甘松,党参,三七等药物混合组成,可以达到益气止痛,疏通经络以及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时减少患者心肌耗氧量,降低血液粘稠度,同时甘松中含有的缬草酮,还能起到稳定和延长动作电位的功效,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8]。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Tc离散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平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采用稳心颗粒对频发早搏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QTc离散度,缓解心率对患者的影响。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稳心颗粒对频发早搏患者进行治疗,有效降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改善血压状态,可以降低QTc离散度,缓解心率对患者的影响,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早搏内径心房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构建德阳地区健康儿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的研究#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左心房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花开在心房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