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杰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600)
哮喘是临床对支气管哮喘的简称,同时也是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与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密切相关,这种疾病以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气道高反应及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患者大多表现为发作性的且伴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伴有气促、胸闷及咳嗽等临床症状,且凌晨及夜间为哮喘高发期。[1]临床常见治疗药物以舒张支气管药物及抗炎类药物为主,又可按照治疗计划分为维持性治疗药物与急救药物,为探究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64例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哮喘病患,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以仅采用甲泼尼龙静脉使用的患者为对照组(n=32),以采用甲泼尼龙静脉使用联合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处理的患者为实验组(n=32),对比一般资料。对照组中男14例、女18例,患者年龄25~75岁,平均(45.2±2.7)岁,病程在1~8年,平均(3.7±1.5)年,统计疾病严重程度得到轻度哮喘18例、中度14例;实验组男17例,女15例,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48.3±2.3)岁,按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得到轻度患者与中度患者分别为17例与15例,且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以上患者符合哮喘临床诊断标准,且在喘息、气急、胸闷以及咳嗽等临床症状突然加重的情况下紧急就医,在治疗前1个月内并没有发生肺部感染疾病,亦为使用过免疫抑制剂,一般资料及临床治疗齐全且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严重程度分级为重度及危重程度的患者,合并其他重大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存在相关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患有心源性哮喘及支气管炎等临床表现高度相似的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症治疗:入院后给予患者常规吸氧、祛痰、平喘及抗感染处理。
1.2.2 对照组:仅采用甲泼尼龙(辽宁海思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20133234)静脉使用,将40 mg甲泼尼龙加入到100 mL+0.9%NS中静脉滴注,治疗一周后病情无好转可复查再适当调整剂量。
1.2.3 实验组:采用甲泼尼龙静脉使用联合布地奈德(AstraZeneca Pty Ltd,H20140475,2 mL:1 mg×5支)与特布他林(AstraZenecaAB,H20140108,2 mL:5 mg×20支)雾化处理,布地奈德剂量个体化,成人常用量1~2 mg/次,2次/d,特布他林同样剂量个体化,成人常用剂量5 mg/次,2次/d。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主要包括气喘消失、咳嗽消失及啰音消失时间。
1.3.2 治疗总有效率:计算显著有效及有效的总占比,以患者气喘等完全消失、影像检查结果证实、啰音消失、肺功能正常为显著有效,以症状及肺功能改善但啰音仍在为有效,以无好转趋势为无效[2]。
1.3.3 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统计患者用药后出现心慌、发热及皮疹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 21.0为统计工具,计量数据(症状消失时间)即(±s)、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即(n,%)、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1 分析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实验组气喘消失、咳嗽消失及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
表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s)
组别 例数 气喘消失 咳嗽消失 啰音消失对照组 32 5.18±0.84 7.48±1.12 5.18±1.02实验组 32 2.89±0.95 4.86±1.78 2.89±0.98 t - 8.956 9.324 8.992 P - <0.05 <0.05 <0.05
2.2 分析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总有效率(n,%)
2.3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发生率(n,%)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以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虽发作前偶有鼻塞及喷嚏等先兆,但大多数患者由于缺乏专业疾病知识而难以发现,疾病可在数分钟内发作以致低血氧症。疾病初期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夜间及凌晨更为严重,且随病情发展哮喘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变应原检测、肺功能测定及胸部X线检查等方法加以诊断。个体一旦患病则需接受长期持续性治疗,从而争取完全控制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而对于治疗药物的选择主要以支气管扩张剂及抗炎药物为主[3]。糖皮质激素是临床目前用于控制哮喘最为有效的药物,对调节人体代谢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布地奈德因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而得以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增加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及抗体合成,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皮肤炎症及神经症状等不良反应,为此临床也在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支气管舒张剂则是指能够对抗支气管收缩、扩张气管平滑肌的一组药物,主要包括抗胆碱能药物、β2受体激动剂以及甲基黄嘌呤类药物,是目前临床用于控制慢阻肺症状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对患者而言不仅可以逆转气道阻塞,同时还能缓解其气道狭窄状态,长期的科学用药可达预防疾病的作用,虽然可以有效控制哮喘急性发作但并无抗炎作用[4]。
本次结果结果如下:分析疗效时,实验组31例(96.88%)显著优于对照组26例(81.25%),P<0.05,即经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相对更高,这是因为糖皮质激素可以更好地抑制免疫反应,联合用药后弥补了支气管扩张剂并无抗炎作用的问题,而支气管扩张剂有效改善患者气流受阻等问题,为此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分析不良反应,实验组3例(9.36%)显著低于对照组7例(21.86%),P<0.05,即联合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明显更少,这是因为糖皮质类激素自身不良反应就相对较少,联合用药后加快药物代谢速度并再次减小了药物对机体的负面影响,为此患者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改善;实验组气喘消失(2.89±0.95)、咳嗽消失(4.86±1.78)及啰音消失时间(2.89±0.98)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缩短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这是因为糖皮质激素的组织渗透性相对较强、起效相对更快,与支气管舒张期联合后发挥了协同作用,有效改善了患者以气喘为代表的临床症状,这一结果与金晶雪、杨永胜[5]在2018年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观察组气喘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上结果也为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雾化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有效缩短了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用药后不良反应相对更少,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