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俊俊,王艳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人民医院 产科,新疆 昌吉 831100)
在女性妊娠及分娩期间,盆底肌肉会存在程度不同受损情况,进而引发其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其中尿潴留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不利于患者产后恢复,还会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及质量[1]。对于妊娠女性而言,若其在正常分娩之后,自行排尿时间在6~8 h以上,则可判定为尿潴留。一旦膀胱处于过度充盈状态,则易对子宫的正常收缩造成影响,情况严重者还会出现泌尿系统感染、产后出血等,故而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干预则显得尤为重要[2]。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分娩后存在尿潴留产妇应用低频电刺激疗法的价值,现展开具体分析。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人民医院经阴道分娩后出现尿潴留症状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常规组中年龄20~40岁,平均(30.7±4.5)岁,平均孕周(39.0±1.5)周,平均体重指数(25.0±1.9)kg/m2。实验组中年龄20~40岁,平均(30.5±4.2)岁,平均孕周(39.1±1.7)周,平均体重指数(24.8±2.1)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对象纳入要求:①经阴道分娩者;②符合《实用产科学》中有关尿潴留诊断标准,经临床超声或导尿测量后,显示膀胱残余尿量在150 mL以上;③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④未合并产科严重并发症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全身性疾病者;②未具备正常理解、表达及沟通能力者;③依从性不高者;④无完整临床病史资料者。
1.2 方法。常规组提供常规疗法,联合经传统诱导排尿方法与经肌注新斯的明展开治疗干预。①传统诱导排尿包括按摩膀胱、停水流声及热敷等方式,诱导患者进行排尿;②经肌肉注射方式,注入0.5~1.0 mg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2次/日,以此来促进患者膀胱平滑肌收缩,进而自主进行排尿。实验组则提供低频电刺激疗法,调整患者体位为平躺位,指导其放松身心后,在患者的耻骨与上膀胱区分别放置上两个电极片,将二者距离维持在1 cm,将骨头电极片贴在骨头上,具体参数设置如下:脉宽设置为270μs,频率设置为1 Hz,每次治疗时间为25~30 min,1~2次/日。对电流强度的“基线值”进行测试,结合个体差异合理调整电流强度,以有“感觉”为阈值,最大电流的强度应在60 mA以下。
1.3 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①统计并比较两组疗效,以B超检查方式对患者膀胱参与尿量进行检测,评定治疗效果,分为无效(首次拔管后无法自主排尿,存在排尿困难或尿不净感,经测量膀胱残余尿量超过100 mL,需二次留置导尿管)、有效(小便处于顺畅状态,经测量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显示为50~100 mL)与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且小便通畅,膀胱残余尿量未超过50 mL);②统计并比较2组尿潴留量,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测量1次。
1.4 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应用SPSS 18.0,对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数,检验方法为χ2;对计量资料表示用t值,检验方法为(±s),若结果显示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临床疗效。表1可知,经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两组均取得一定疗效,且实验组疗效更显著(P<0.05)。
表1 对比临床疗效[n(%)]
2.2 对比尿潴留量。表2可知,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尿潴留量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
表2 对比尿潴留量(±s)
表2 对比尿潴留量(±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30 572.20±36.38 160.27±12.52实验组 30 570.58±37.04 70.08±9.65 t - 0.171 31.261 P - 0.865 0.001
排尿属于神经性反射活动,主要受到主观意识对其的控制,通常情况下,产妇在分娩后4~6 h时能自行排尿,但受到分娩时膀胱与尿道长时间被胎头所压迫,进而增加其产后出现尿潴留及排尿困难发生风险[3]。若产妇在生产后超6~8 h时,存在强烈尿意,且膀胱区域有胀痛感存在,然而无法自行排尿者,则能够证实是产后尿潴留。在产科病症中,产后尿潴留属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相对较高,而导致产妇在产后出现尿潴留症状因素较多,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分娩损伤,当产妇采取阴道分娩方式后,易导致其盆底肌肉出现受损情况;②产程时间较长:由于胎先露长时间压迫膀胱进步,促使膀胱黏膜出现水肿、充血等新乡,进而降低了膀胱的紧张度与感受性;③精神因素:因产妇过度害怕分娩过程或宫缩疼痛,从而导致其精神上处于过度紧张状态;当会阴侧切口被缝合后,担忧会阴部伤口出现感染及裂开等情况;④自身因素:主要为女性尿道存在直、宽、短等特点;⑤环境因素:对医院环境存在陌生感,无法适应在床上排尿等[4]。既往临床在治疗产后尿潴留患者时,采取心理疏导、听流水声、按摩与热敷膀胱区等方式来促进产妇排尿,必要时也会采取肌注新斯的明药物展开治疗[5]。若以上述方式进行治疗后,未得到确切疗效,则可能需反复、长期置入导尿管方式来促进排尿,但该治疗方式会导致患者泌尿系统受感染,对膀胱功能造成损害,因此寻找到一种有效、安全治疗方法,对促进患者排尿,加快膀胱功能恢复则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基于临床医学事业不断发展背景下,女性盆地学得到迅速发展,应低频电刺激疗法具有无疼痛、疗效线显著、无创伤等特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6]。该治疗方法通过对盆底肌肉与神经进行刺激,可使得产妇盆底组织、筋膜及肌肉以规律性进行收缩运动,进一步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量,并对神经反射进行改善与修复,进而有效解除患者膀胱肌麻痹症状,促进神经轴突再生,加快神经兴奋与传导功能的恢复速度,同时还能增加终末运动单位,加快肌纤维代偿性增生。在治疗过程中,经脉冲电流所形成的刺激因素,可对盆腔组织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促使膀胱肌肉具备振动、收缩及舒张功能,促使膀胱逼迫尿肌进行收缩,有效松弛尿道内括约肌,最终利于患者盆底功能的恢复。除此之外,疼痛、精神等因素也是诱发产妇产后出现尿潴留症状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低频电刺激疗法,能够使得患者体内释放出内啡肽,可具备局部麻醉的效果,进而达到镇痛效果,充分放松产妇盆底与腹部肌肉,以此来加快其排尿速度。
本研究中,通过分析常规疗法与低频电刺激疗法实施治疗的价值,结果发现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疗效更显著,且尿潴留量较低(P<0.05),可见以低频电刺激疗法展开治疗,有显著疗效,既能够确保患者顺畅排尿的同时,且膀胱残余尿量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但在实际应用中,需以个体化为原则,结合患者治疗需求、产后尿潴留量等情况,对电刺激参数进行合理设计,以此来确保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尚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未分析电刺激次数等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临床应增大样本量,深入进行研究,以此来证实低频电刺激疗法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以低频电刺激疗法对产后尿潴留患者展开治疗干预,所得疗效确切,不仅能够恢复患者膀胱功能,确保其排尿处于顺畅状态,解除尿潴留症状的同时,且该操作方法具备无创伤、安全及简单等特点,临床可将其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