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建平,张洪芳,邱晨
(滨州市引黄灌溉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滨州 256600)
山东滨州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在小开河引黄灌区的基础上建成的,为山东省第一个引黄灌区国家湿地公园。小开河引黄灌区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下游左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是国家大(2)型引黄灌区,干渠全长94.2 km,设计流量60 m3/s,设计灌溉面积7.33万hm2,年设计引水量3.93亿m3。湿地公园以小开河引黄闸为起点,沿渠道主体向北延伸至沉沙池,包括灌区上游51.3 km输沙干渠及位于灌区中游的4.2 km沉沙池,以所经区域内灌区确权管辖范围为界,呈南北走向。湿地公园包括渠道上的闸口、渡槽,两岸的排沟和缓冲地带以及相关的地被景观,规划总面积728.45 hm2,其中湿地面积598.84 hm2,湿地率为82.20%[1]。
滨州市濒临渤海,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多年平均年降雨量584 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 154 mm,加之年际年内降水不均,淡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区域内主要淡水来源为黄河水,小开河灌区通水前,区域内有大面积盐碱荒地,生态环境较为恶劣。1998年11月底,小开河引黄灌区建成通水后,区域内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变化。
小开河引黄灌区采用大比降、远距离输沙技术,将沉沙池设在距离引黄闸51.3 km的灌区中游,集中沉沙,以挖待沉。沉沙池南北长4.2 km,东西最宽处约360 m,呈梭形结构,占地约180 hm2。灌区建成前,全部为盐碱地,以国荒地为主,集体部分次之。该地地势低洼,平均地面高程(黄海高程)为3.5~4 m[2]。
1998年小开河灌区通水后,改变了这里的水资源结构和生态状况。一是1999年灌区通水1 a后,大量黄河泥沙进入沉沙池,2000年因资金所限,只对部分区域进行了清淤,遗留了部分淤土;二是随着灌区节水工程的兴建、种植结构的调整、黄河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灌区的引水量及进入沉沙池的泥沙量逐年减少,大面积沉沙区闲置;三是通过人为调控,使沉沙区域基本固定,降低了对未清淤部分的干扰,为湿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样由黄河水带来的树种、草种便开始在沉沙池常年未清淤部分生根发芽,逐渐形成规模,演变为生态湿地。小开河沉沙池设计指标,详见表1。
表1 沉沙池主要设计指标
起初,为做好对渐成规模的沉沙池柳林、草甸等的保护,主要实施了以下措施。
(1)开挖隔离沟。沿沉沙池周边开挖宽1.5~2 m、深1.5 m的隔离沟,沟内常年存水,阻止无关人员进入。
(2)长期适当存水,营造适宜生境。合理控制沉沙池水位,常年保持相对固定水面面积,减少泥沙裸露,减轻引黄泥沙沙化风蚀。
(3)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联合执法,加强湿地巡查和管护。
(4)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系统治理沉沙池泥沙堆积区。在泥沙堆积区内,对清淤弃土进行网格化封闭筑堤,弃土区四周建立挡土坝,既做排淤围堰,又做绿化平台,建立乔木、灌木及草本的立体配置模式,水平配置以混交林营建为主,做到防风固沙[3]。
通过一系列措施,小开河沉沙池环境发生了极大改变,逐步形成了以自然生长的柳林为主的湿地核心区,并引来了白鹭、野鸭、天鹅等大量的鸟类栖息。湿地天然柳林面积近40 hm2,柳林、芦苇、香蒲等植被高低错落,空间异质。2013年12月,小开河沉沙池湿地顺利通过省级湿地公园评审,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引黄灌区“省级湿地公园”。
小开河灌区上游有51.3 km的干渠,在工程建设期间取土筑堤,堤坝两侧开挖成连片的水塘、沟渠,逐步形成了一条带状湿地。结合小开河灌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建设,2000年以来,沿干渠两岸堤坝及堤坝两侧绿化平台种植各类绿化树木15万余株,在低洼地带种植白莲藕66.67 hm2,并修筑了高标准的渠堤道路,渠道沿途逐渐形成了荷叶飘香、鸟鸣林翠、环境优美、生态宜人的“绿色走廊”。
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开河灌区创新方式方法,坚持水源地保护与湿地保护相结合、水土保持与景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建立以小开河沉沙池湿地为主包括灌区上游沿渠两岸绿化带、取土坑塘、水池在内的湿地保护区,逐步形成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雏形。2017年12月,山东滨州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获批试点建设。
根据湿地公园特征和管理需要,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各功能分区的总体面积与比例情况,详见表2[1]。
表2 各功能分区的总体面积与所占比例统计
(1)生态保育区为园区内所有过水断面的覆盖区域以及沉沙池东北区域的原生柳林、芦苇、菖蒲群落,不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
(2)恢复重建区为沉沙池西南侧清淤弃土场及东支流至勾盘河段零星区域,包括沿岸附近的排沟和地被景观等。
(3)科普宣教区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沿渠道的水利科技展示区,二是重要节点的水利文化展示区,三是基于湿地宣教室的湿地自然学堂。
(4)合理利用区主要集中于沉沙池东侧北部,包括农林复合经营与采摘、旅游休闲景观等内容。
(5)管理服务区主要是灌区沿线各基层管理所。
2.2.1 湿地公园的保护与恢复
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是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主要任务,其主要建设目标为保证水质水量及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景观的连续性。主要采取的保护措施有:①确保湿地水量安全,通过合理调控,小开河灌区平均每年的引水都在200 d以上,引水期间湿地内水源充足,非引水期间在沉沙池适当存水,保持湿地核心区的生态用水;②确保湿地水质安全,封堵干渠排污口,改造排涝泵站,拆除湿地核心区附近砖窑厂等违法建筑,减少污染源;③清理沿线百姓非法侵占土地,退耕还湿,并将沉沙池西侧道路外移,流转沉沙池西侧土地近千亩,增加了湿地生境面积;④实施渠道软化,在渠道堤坝内肩种植五叶地锦,对衬砌板进行覆盖;⑤采用“物理隔离”方式,围绕沉沙池建设9.1 km高标准防护围栏,减少人为干扰,杜绝了非法放牧、捕鱼等现象,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⑥每年11月份对湿地周边林地内枯草进行人工清除,避免野火烧毁湿地树木,不使用化学除草剂,降低对湿地生物的影响。
2.2.2 湿地公园管理条件及能力建设
(1)土地权属明确。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土地均为小开河灌区已确权土地,埋设了湿地公园界桩170处、界碑6处,无任何土地纠纷。
(2)设立了滨州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3)新建了1处湿地公园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改造了灌区沿线5个管理科(所),作为湿地保护管理站。
(4)配备了湿地巡逻车、消防车、考察船等设备。
2.2.3 科研监测体系建设
(1)实行“湿地公园+专业院校”合作模式,自2015年开始,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对湿地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取得大量本底数据。
(2)结合渠道测流,沿渠道设置多处水文、水质取样监测点。
(3)以小开河灌溉试验站为依托,建成3处气象站、10处墒情站、1处高标准实验室。
2.2.4 科普宣教体系建设
(1)建设湿地科普长廊。在小开河渠首引黄闸、小开河湿地沿线重要水闸等建筑物及湿地核心区围网等处设置湿地知识宣传牌,建设宣传廊道,分别展示宣传黄河文化、小开河湿地演替、动植物保护等知识。
(2)建设湿地自然宣教室。在湿地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湿地自然宣教室,分动物资源展示区、植物及昆虫标本展示区、湿地保护宣教区3个展区,使公众近距离地直观感受湿地魅力,对普及湿地科学知识、宣传湿地功能与价值起了很好的作用。
(3)改建支渠进水闸为观鸟屋。将沉沙池西岸1座支渠进水闸改造为观鸟屋,既展示了湿地知识,又普及了水利知识。
2.2.5 湿地公园合理利用与社区关系协调
(1)开展冬枣采摘。湿地核心区位于冬枣主产区,通过湿地游览带动冬枣采摘,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
(2)由于充足的水源保障,促进了苗木产业发展,建成了鲁北苗木基地。
(3)当地群众通过参与湿地管理,增加了部分收入。
(4)利用湿地的水沙资源,淤改周围盐碱地,采取水稻、冬小麦两季种植的方式既消化了湿地泥沙,又改良了盐碱地。
2.2.6 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
(1)在主要交通干道和游览路线关键节点均设置有指引路标,路标系统基本满足了游客游览需求。
(2)建成专用电缆、光缆,实现通信信号全覆盖,沿线各管理站、科普宣教中心均接入有线网络,并在重要十字路口设置减速带、红绿灯和卡口监控、视频监控等设备。
(3)建成高标准堤顶游览道路,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均由堤顶道路连接。
(4)公园内设置了休憩长凳、垃圾桶、公共厕所等设施,能够满足游客基本需求。
2020年12月,经过3 a的试点建设,山东滨州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提前申请国家林业局验收,并顺利通过。
滨州小开河国家湿地公园将湿地修复与引黄灌区生态建设相结合,将湿地科普与水利科普相结合,具有输水、蓄水、调水、输沙、沉沙、净水、提供区域安全用水保障等功能,是独具特色的水利型人工湿地,是引黄灌区新生湿地生成和演替的典型代表。在延续园区已有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为引黄灌区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