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娟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盐城 224100)
肺小结节属于临床呼吸内科常见病之一,指的是患者肺内存在肺实质完全包裹状小结节,影像表现为局灶性、类圆形、低密度影病灶。一般病灶直径不超过3 cm,且多合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淋巴肿大等情况[1]。肺小结节患者症状表现不一,早期表现较为隐匿,且90%以上肺小结节属于良性结节,仅10%左右属恶性结节。因此,早期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对疾病整体治疗至关重要。当前临床多通过X线、CT技术等检查分析结节性质,其中以X线方式最为常用,但准确性不佳,容易出现误诊、漏诊问题[2]。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多层螺旋CT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已广泛用于疾病诊断中,其具有分辨率高、清晰成像、准确性佳等优势,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影像支持。本文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肺小结节病患为例,简述多层螺旋CT诊断影像表现与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接诊治疗的肺小结节患者58例进行观察分析,包括男性病患30例,女性病患28例,年龄范围:28~67岁,平均年龄(40.4±1.5)岁,经术后病理检验确诊良性结节患者42例,包括肺炎患者20例,肺囊肿患者13例,肺结核患者9例。恶性结节患者16例,包括肺腺癌患者9例,肺鳞癌患者4例,肺泡细胞癌患者3例。
为患者提供多层螺旋CT(GE revolution)检查肺部小结节,实际检查时设备电压设定为20 kV;输出电流为180 mAs;扫描层厚设定为1.25 mm;扫描层间距设定为5 mm;螺距为0.5;影像重建时层间隔为1.25 mm。扫描时将范围控制在肺尖部和肺底部之间,要求视野要完整,指导患者取平卧仰卧位,将双臂自然抬过头顶。扫描时应提醒患者经深呼吸后屏息一定时间,确保肺部在扫描过程中处于充分扩张状态。由胸廓入口处起,最终至肋膈角,记录整个肺部的影像数据。确认肺小结节病灶的大致位置,且该位置的范围应大于15 mm2。在确认结节病灶时需规避慢性病变所引发的异常钙化、空洞、组织坏死等病灶情况,同时生成相应血容量图,供后续判断病灶血液供应情况。
分析对比良恶性肺小结节患者的影像表现差异,同时对比良性结节患者与恶性结节患者结节大小。
通过SPSS 26.0完成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通过卡方验证,计量资料采取(±s)表示,通过t值验证,P<0.05反映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经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CT影像表现主要呈现钙化征、毛刺征、分叶征、棘状突起征、空泡征等,其中钙化征患者影像可见近圆形光斑,边缘较为光滑;呈毛刺征患者可见病灶周围存在放射状条影,无分支,且与胸膜不相连;分叶征患者影像表现可见病灶边缘呈凹凸状,存在多个弧状切迹;棘状突起征患者病灶边缘形状较不规则,如尖角状,互相排列较为紧密;空泡征患者病灶内部较为透亮,存在低密度影。见表1。
表1 CT影像表现对比[n(%)]
患者的恶性结节直径明显大于良性结节(P<0.05),见表2。
表2 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直径对比(± s)
表2 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直径对比(± s)
?
肺小结节属于肺部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病症之一,其发病后早期阶段隐匿性极强,患者通常无主观明显不适感,因而无法及时发现自身异常,导致确诊时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3]。目前临床诊断肺小结节时推荐使用影像学技术,其准确率相对较高,有利于尽早确诊患者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多时间。传统X线技术诊断肺小结节时主要利用屏气状态下肺部和纵膈间的对比进行判断,检查过程不仅时间较短,且操作简便,可重复操作性相对较强,但该诊断的整体准确性相对较低,对于病灶直径在2 cm以下的孤立型结节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均无法保障,因而不能满足所有患者[4]。近几年随着数字化X线技术的临床应用,有效提升了该类诊断的分辨率,也使得肺小结节诊断的准确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实际应用时仍存在较高的漏诊概率,因此临床将该技术主要应用于体检普查过程当中,针对部分治疗后患者的随访时也可采取该诊断方式,可节省一定的医疗成本。
多层螺旋CT技术相比于X线技术拥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对组织密度差异的显影准确率也相对较高,是目前临床诊断肺小结节病灶的首推方式。实际情况下,良性或恶性肺部结节病灶内的影像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恶性结节直径相比于良性结节较大,通过结节直径可初步判断结节良恶性,配合螺旋CT影像分析可确保诊断准确性[5]。
根据实际检查结果指出,恶性肺小结节组织经CT扫描下可发现钙化征、毛刺征、分叶征等影像学特征明显显著于良性病灶。同时恶性病灶区域内肺部组织存在明显的结构重构情况,其可能与恶性结节病灶组织内新生血管数量较多和肺部组织异常增生等有着密切关联[6]。临床大数据显示,多种慢性肺部病变均有可能引发肺组织内产生小结节样病灶,尤以错构瘤、肺组织肉芽肿等最为常见,占所有患者群体的80%左右。剩余不足20%患者则多为恶性病变,腺癌、鳞癌所占比例较高。CT影像下结节病灶的范围越大,则恶性概率越高,其中超过25PX者恶性病变概率相对较高,且如患者本身合并其他肺部肿瘤性病变,则结节为恶性的概率相对增高。CT扫描下可见良性或恶性结节病灶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异常病变情况,而这也使得CT成像检查能够实现。CT成像检查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末期总结出的,也是当前螺旋CT诊断的重要研究方向,其能够有效结合静脉注射造影剂,更加清晰地呈现病灶组织内血管异变情况[7]。该检查方式的原理在于,将造影剂注入靶向组织内,再对该组织实施多次扫描,进而获得时间-密度的曲线数据,这一曲线表明造影剂在进入靶向组织内后的浓度变化,间接反映了该组织内的血液情况。根据时间-密度曲线指标能够获得对比剂通过靶向组织内的平均时间、血管表面通透性、靶向组织内结节血流量、靶向组织内结节血容量等多项参数。实际检查时,良性或恶性肺小结节病灶的血管表面通透性、结节血流量、结节血容量等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不同良恶性病变组织内血管结构存在差异,其中恶性结节细胞的代谢相对较强,因此对血液供应有着较高的依赖性,使得其内部的血流量、血容量均明显升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良性结节直径(0.85±0.11)cm显著小于恶性结节(0.52±0.12)cm(P<0.05),由此证实,结节直径同良恶性存在一定关联性,直径越大,则倾向恶性结节的概率越高,而直径越小,则良性结节可能性高。据相关研究统计[8],直径不足0.5 cm的结节恶性概率仅为3.00%,而直径超过1 cm恶性结节概率高达50.00%。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结节直径对判断良恶性结节有一定帮助,不可仅通过直径作判定依据,而需要结合CT影像表现分析结节性质,为临床提供支持。
总之,多层螺旋CT用于诊断肺小结节性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准确性佳等优势,值得临床运用且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