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彩和 钟素雯 杨莉瑕
(广东省博罗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5161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病情重、病情发展快、致残率的特点,在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中高居第二位[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是由冠脉斑块破裂、夹层形成冠脉内血栓,从而引起自发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2]。临床上常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发病早期接受介入治疗能促进缺血心肌再灌注,减少梗死面积,改善心肌损伤,促进病人康复,但部分病人在接受PCI治疗前就已经死亡。因此,如何提高护理流程,提高诊疗效率,为病人争取抢救时间,提高病人生存几率成为急诊护理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我院对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诊治效果和结局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7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参照组男女占比21:16;年龄区间范围为47-73岁,平均(60.40±6.74)岁。实验组男女占比23:14;年龄区间范围为45-76岁,平均年龄(60.51±5.74)岁。所有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心电图检查所以病人均存在相邻2个或以上导联伴有ST抬高超过0.1mV;(2)发病时间不超过12h;(3)经告知后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肝肾器官严重受损者;(2)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禁忌者;(3)精神不清晰,无法正常交流者;(4)合并恶性肿瘤者。
1.2.1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给予病人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查,吸氧,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当发生病人心功能异常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通知急救医生,症状严重者要及时送入抢救室。
1.2.2 实验组实施优化护理流程,(1)优化急救护理团队: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建急救护理小组,确定组内程度的职责,制定责任制度,更好发挥医护间的合作。由护士长担任队长,辅助小组成员进行组织,在收到急救任务时小组成员要迅速到位,为病人争取抢救时间[3]。(2)病情评估:初步评估病人的病情,为临床医师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观察病人的各项体征和身体情况,观察病人的瞳孔、脉搏强弱、呼吸频率等,帮助病人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图、压、血氧饱和度检测等,根据评估结果开展救治。(3)抢救室抢救:如果病人症状严重可开展先救治、后挂号的绿色通道,及时将病人送入抢救室中进行抢救,并和抢救室医生和护士做好交接准备。(4)转运交接优化:在医生确诊后,护理人员要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准备,填好转运交接单、护理记录等表格,密切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保证管道通畅,确保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性,护理人员陪同病人到导管室,保证其能安全到达;和导管室医护人员进行交接,并保证病人随时处于心电监护下。(5)评定和质控:救治完成后,由护士长对急诊暂停时间,救治成功或失败等相关情况进行评定,可每星期展开一次座谈会,小组成员可相互交流,及时发现救治中得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4]。
(1)对比两组诊疗效率,即治疗过程中的分诊时间、第一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初步抢救时间、肌钙蛋白检验时间。(2)观察对比两组发生心室颤动、急性心衰等不良反应发生率。(3)对比两组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病人出院时邀请病人及其家属填写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护理技术、服务态度、救护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采用百分制,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8分为较满意,60以下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较满意率。
实验组病人分诊时间、第一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初步抢救时间、肌钙蛋白检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诊治效率的对比(±s,min)
表1 两组诊治效率的对比(±s,min)
组别实验组参照组t值P值例数(n)3737分诊时间4.87±0.897.05±1.887.9820.000心电图完成时间3.15±0.788.59±0.8735.4570.000肌钙蛋白检验时间22.41±1.5760.58±20.4514.1730.000
实验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低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实验组病人及其家属总满意度为94.59%显著高于参照组病人及其家属总满意度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及家属满意度对比[n(%)]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因为血小板依附在破损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产生血栓造成动脉血液流动不畅,心肌持续、急性缺血进而导致心肌坏死[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常见的高危病症,也是心肌梗死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对病人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如果在发病2h内能及时疏通闭塞的冠状动脉,促进心肌再灌注,可改善心功能,避免心肌坏死,降低病人死亡风险[6]。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科学的诊治和护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提高诊疗效率,减少救治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提高病人生存几率。
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强化了护理人员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开展抢救的时间意识,及时接待病人,迅速分诊,各科室间无缝隙的对接,减少了病人等候时间,为病人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病人死亡风险[7]。护理流程路径优化过程中,医务人员分工明确,各科室紧密配合,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各环节的救护工作,提高了诊疗效率,进而提高了病人生存几率,从而提高了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病人分诊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初步抢救时间、肌钙蛋白检验时间、短于参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实施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医务人员能在短时间内确定病人的病因,并迅速制定出合理的救治方案,缩短了诊断时间,为病人争取了更多的救治时间,提高病人生存几率,从而提高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护理流程路径优化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诊治中,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为病人争取抢救时间,提高诊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