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慧辛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泉州362000)
妊娠高血压是发生率较高的产科并发症,也是导致母婴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多推荐其选择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以保障母婴安全[1,2]。在手术室中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本次研究就安全护理模式于妊娠高血压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进一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所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77例,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血压水平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中关于妊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符合的患者[3];(2)单胎、头位妊娠患者;(3)能自觉配合此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1)存在其他妊娠并发症的患者;(2)存在心理疾病、精神异常的患者。
对照组(n=37):年龄22-35岁,平均(27.85±1.63)岁;孕周为37-39周,平均(38.00±0.37)周。
观察组(n=40):年龄23-36岁,平均(27.91±1.67)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38.14±0.40)周。
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手术室环境,并告知患者手术相关情况以及围术期注意事项,做好手术相关准备及基础护理,注意遵医嘱控制患者的术前血压水平。
1.2.2 观察组:安全护理模式。(1)建立护理小组:在科室内成立安全护理小组(护士长+责任护士),所有小组成员均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均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知识以及护理知识、剖宫产手术操作流程充分掌握,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安全防范措施。(2)风险评估:小组成员结合以往的临床资料和经验分析和总结手术室内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阐述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应对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落实查对制度以及手卫生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4)细化交接班制度和排班制度:在术前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相关信息一一核对后签字确认,同时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制度,优化排班制度。(5)强化沟通: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告知血压控制以及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介绍剖宫产术中需要配合的事项;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期间注意沟通技巧,保持微笑和温和的态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剖宫产术中密切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术中血压波动。(6)手术准备:术前检查所有物品、仪器设备的准备情况以及消毒灭菌情况,确保仪器设备能正常运转;做好手术室环境管理,对室内温湿度、光源进行适当的调节;术中做好保温护理,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术中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1)对两组患者入院时、手术开始30min后、术毕时的血压水平进行测定,仪器选用由鸿泰盛(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P705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2)对两组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护理记录不全、器械核对错误、输液配置错误、护理纠纷。
(3)两组患者在术后填写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价内容包括器械准备、消毒隔离、护理操作技能水平、护理安全、手术室管理,每一项为20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
(4)在术后发放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供两组患者填写,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沟通方式、护理工作积极性、护理质量等,百分制,分值为90-100分判定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对应80-89分,不满意对应<80分。(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为护理满意度。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30min后、术毕时的血压水平进行比较,明显是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s,mmHg)
表1 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s,mmHg)
入院时98.28±8.4998.32±8.540.0210.984手术开始30min后95.67±6.3584.71±4.608.7210.001术毕时93.56±4.1082.54±3.2913.0540.001入院时153.54±10.39153.60±10.450.0250.980手术开始30min后146.79±9.05134.57±5.167.3480.001术毕时141.00±8.56127.26±4.838.7590.00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3740舒张压 收缩压
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组间比较护理质量评分区别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s,分)
表3 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3740器械准备15.26±1.8517.75±1.905.8190.001消毒隔离16.48±1.7418.01±1.693.9130.001护理操作技能水平16.77±1.5018.22±1.534.1940.001护理安全17.09±1.1118.64±1.205.8700.001手术室管理17.15±1.2418.59±1.175.2430.001总分82.75±7.4491.21±7.494.9680.001
组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影响手术顺利进行以及手术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进行剖宫产术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加强血压水平的控制意义重大。另外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多且工作难度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高,不仅可能威胁母婴健康,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极为重要[4,5]。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按照护理制度、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和护理计划,以保障患者身心安全的模式[6,7]。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建立专业的安全护理小组,并加强培训和护理安全防范知识学习,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安全风险意识以及专业技能。通过风险评估能够根据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制定防范对策,并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另外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细化交接班制度和排班制度有助于护理人员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实施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护理差错、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够促进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强化沟通能够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认知水平,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有助于在术中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故能够减少围术期血压水平的波动;良好的手术准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且术中保护患者的隐私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手术开始30min后、术毕时的血压水平明显更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更少,护理质量评分高,充分说明安全护理的效果显著,故可获得较好的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安全护理模式应用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和临床价值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