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①·闺思
〔宋〕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②。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③,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④。
注释
①点绛唇:词牌名。
②“寂寞”二句: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
③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武陵人”及《满庭芳·小阁藏春》的“无人到”中的二“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④“连天”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
译文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越是珍惜春天,春天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倚遍欄杆,纵使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呀?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阅读训练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词句开篇点题,并通过“一寸”与“千缕”这一数量上的反差,刻画出词人愁思深重、难忍孤寂的形象。
B.“惜春”一句,直言其愁,后一句则描写出数点花瓣于风中飘零,如雨点落下的情形,表明春天归去,惜春、惜花,也暗示惜青春、惜容颜。
C.词人“倚”字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无情绪”指女子没有了往日的心境,独自一人无所事事。
D.本词借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意绪,将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以景物描写烘托气氛、寄寓情感,从而刻画出一位亟待良人归来的女子形象。
E.本词属于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同期的词作还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暮浓云愁永昼》《武陵春·春晚》《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2.词尾“连天衰草”一作“连天芳草”,你认为哪种表述更合适?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捣衣诗
〔南北朝〕柳 恽
行役①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②木叶下③,陇首④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⑤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⑥御冬衣?
注释
①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泛称行旅,出行。
②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
③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
④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⑤牖:窗户。
⑥安见:哪里能见到。
译文
你迟迟未归,是因为被风波阻拦所以滞留下来了吧!我这里已是秋风起而木叶下,你所在的陇首一带,此刻也是秋云飘飞的时节了。萧瑟凄寒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等我裁好寒衣寄到你那里,只怕那里已是春回大地,应穿上春服了,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C.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2.《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 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②路几千。
家住层城③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④论⑤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⑥窦车骑,何时返旆勒⑦燕然⑧。
注释
①马邑:秦所筑城名。
②龙堆:白龙堆的简称,指沙漠。
③层城: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借指京城。
④锦字:《晋书》记载,窦滔妻苏氏,善属文。苻坚时,滔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诗寄滔。
⑤论:表露,倾吐。
⑥元戎:犹言将军。
⑦勒:石刻。
⑧燕然:山名。
译文
莺歌燕语预报了临近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织锦回文诉说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阅读训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女主人公是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她目睹皇城奢靡的生活,联想到夫君征戍在外,顿生愤懑不平与深切思念之情。
B.颔联的“心随明月到胡天”与李白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手法相似,都将明月当作心灵相通的媒介,都表达出对远人的担忧与牵挂。
C.颈联上句借用典故表现女主人公的绵绵愁思,回文诗可以反复回旋地阅读,恰若思妇情意百转千回。下句的“笑”字运用了拟人手法。
D.尾联写女主人公不问夫君问主帅,何时才能燕然记功,战胜而还,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相关联,赋予了本诗更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2.诗歌首联历来为人称道,其中“莺啼燕语报新年”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