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维和
文题展示
题目:有一种暖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导引
要想写好这个题目,关键是要理解“暖”的含义。暖的字面意思是暖和,或“使……变温暖”。题目“有一种暖”,就是要我们写出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
写作时,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在文中明确点题,便于读者快速把握习作主旨,明晰“暖”指的是什么,不要含糊其辞,更不要隐而不说,让读者自己去猜测。
2.叙述时,要注意详略得当,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将重点场景描画清晰。
3.条理要清晰,顺序要恰当。
写作思路一:细节描写,细致传神,字里行间将那种温暖“我”内心的爱娓娓道来。
有一种暖
高凡舒
在这繁忙的人世间,有一种温暖,会在无意间爬上你的眼角,漫及你全身,然后化作一汪泪水,在你眼底荡起圈圈涟漪。
——题记
天气稍稍转凉,奶奶就着手为我缝被子。
“自己缝的,暖和!”她乐呵呵地说。奶奶将这门技术活看得如同国家大事般重要,从选布料到挑棉花,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
奶奶总喜欢在阳光遍地时,将棉花铺在一张竹席上,接受暖阳的沐浴。而她则盘腿坐在软绵绵的棉花堆里,边晒太阳边择棉花,时不时地挑起几缕,冲着阳光晃一晃,而后慢慢地梳理,直到棉花光滑得能映出太阳的影子,奶奶才将它们列为“优质棉花”,放心地搁在一旁,准备通通塞进我的被子里。
新被子在几个星期后就到了我的手里,暖烘烘的,像一团巨大的云朵,还有着阳光的余温。此后,在每一个寒风萧瑟的夜里,我都拥着厚实的棉被入睡,柔软的棉花传递出来的热度一点一点地漫及我全身,一寸一寸地温暖了我的年华。
冬天里我不仅有奶奶缝的棉被,还有爷爷亲手打的豆浆。
“嗡嗡嗡”,这是豆浆机打磨豆子的声音,我最讨厌这个声音,因为它每次都在我睡梦中不合时宜地响起。我也讨厌那种黑乎乎的豆浆——不同于丝绸般奶白色的豆浆,里面总会掺杂着各种令我难以下咽的谷物,甚至还有少许涩口的豆渣。每当在爷爷的威逼利诱下喝豆浆时,我总会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感。
有一天起夜,天空刚刚吐白,我口渴难耐,就轻手轻脚地溜进厨房找水喝,不料爷爷早已起床,开始在厨房里忙活一家人的早餐了,我偷偷地躲在墙角,端详着爷爷忙碌的背影。如往常一样,豆浆机又“嗡嗡嗡”地哼起了难听的旋律,爷爷转身走出厨房,来到餐桌前,他黑漆漆的身影突然像被什么定格住了,坐在桌角,半仰着头,一动不动地盯着墙上的某处。
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天际边的湛蓝蔓延开来,阳光缓缓地照亮了大地。终于,爷爷抬了抬手,撑着桌子站了起来,迈开早已发麻的双腿,慢慢地挪进厨房,关掉豆浆机。他双手提起豆浆壶,把每个人的碗里都一点一点地注满黑乎乎的豆浆。
“叮铃铃——”闹钟响了起来。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循着爷爷的目光看去。借着淡淡的日光,我看见了挂在墙上的钟表!
我顿时鼻头一酸,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原来每天早晨喝到的豆浆都是爷爷盯着表,一分钟一分钟地数过去,计算好最适当的时间打好的,好让挑三拣四的我,喝上最温暖的豆浆。
窗外仍是冷风萧瑟,可我却丝毫感受不到寒冷,因为有一种暖,叫爷爷奶奶的爱。
奶奶的棉被,爷爷的豆浆,温暖了我的每个冬天。
(山东桓台县城南学校)
点评
有一种暖,叫“爷爷奶奶的爱”。小作者选取奶奶缝被子、爷爷打豆浆这两件小事,娓娓道出了爷爷奶奶的爱。
文中,奶奶“冲着太阳梳理棉花”、爷爷“盯着时间打豆浆”,看似稀松平常,却浸润着两位老人最温暖的心。小作者敏锐细腻地抓住这些细节,写出了这份朴实无华却又蕴含着满满情谊的爱,使习作情感动人。
写作思路二:运用倒叙手法展开叙述,文脉清晰,读后使人深思。
有一种暖
张钰卓
姥爷家的院子里有个很大的葡萄架,每年葡萄成熟的时候,姥爷都会摘下最甜的那一串给我吃。每当想起姥爷为我做的一切,我的心中都会洋溢着一股暖流。
八年前的我天真烂漫,总喜欢在屋前屋后跑来跑去,热得满头大汗。姥爷得空了就在葡萄架下支好臉盆,倒水润湿毛巾给我擦汗。阳光穿过稀疏的葡萄叶,落在我脸上,洒下一片斑驳。
表哥喜欢爬到屋顶上,坐在挨着葡萄架的地方怂恿我也爬上来。可我却是恐高的,才爬上五六级阶梯便不敢动了。姥爷鼓励我:“没有问题的,姥爷在下面扶着你。”虽然下面有姥爷的托举,上面有表哥的牵引,我却只敢紧紧挨着墙壁,摘一颗距离自己最近的尚未成熟的青葡萄,一口吞下去。饱满浓郁的汁液酸得我龇牙咧嘴,姥爷见状,在庭院中笑得前仰后合。
四年前,姥爷被公交车刮了一下,当时并未觉得有问题,可几周后却查出脑部有淤血,于是舅舅和妈妈连夜守护在病房。姥爷住院的第一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家,家里漆黑一片,只有我的房间开着灯。在凄白色的灯光下,我的笔锋心不在焉地走走停停。那一刻,我真的很害怕,禁不住胡思乱想,害怕从此以后再也不能见到姥爷。
第二天,爸爸带我去医院看望姥爷,他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管子,触目惊心。那一幕让我有些害怕,我站在姥爷床边,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姥爷抬抬手,摸了摸我的头,安慰道:“卓卓,我已经没事了。来,这儿有葡萄。”说着,他伸手在病床前的一串葡萄中揪下一个最大的,塞进了我的嘴中。我停止哭泣,咀嚼着,葡萄很甜,很凉,但也很苦。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姥爷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就康复出院了。
我考上初中后,姥爷很高兴,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边吃饭边乘凉。望着空中繁星,一轮弯月高高挂起,姥爷突然问我:“卓卓,你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不知道,但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笑笑,低声回答道。
姥爷指了指北斗星,说:“我希望你能成为姥爷的骄傲。”
那一瞬,姥爷的眼中闪出一丝对我的殷殷期盼。
我心中一暖,姥爷,这话我记住了,而且会记一辈子。
一年前,姥爷过七十大寿,全家人围坐一团为他祝寿。姥爷笑着回应众人的祝贺。我却发现姥爷的头发比以前更花白了,脸上的皱纹也更深刻了,举止间也多了几分迟缓,我忽然意识到姥爷老了,心里不免生出几分惆怅。
吃过午饭,我走出门去,看见院子的躺椅上,姥爷正闭目小憩,手中的书轻轻放在胸前,一副眼镜摆在书上。葡萄叶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为姥爷遮挡了大部分阳光。
我走过去,轻轻拿起他身上的书与眼镜,摆在石桌上,然后坐在他身边,静静地守着他。鸣蝉谱写着轻快的华章,我的心中温暖如夏阳。那一刻,我真希望时间的齿轮能停止转动,让我就这样静静地陪着姥爷,直到地老天荒。
有一种暖,是亲人给予的陪伴和呵护,更是代代相传的爱。
(山东淄博市柳泉中学)
点评
小作者以倒叙手法,由远及近地追忆了这些年与姥爷在一起生活的片段,虽都是些寻常之事,但读来却颇觉温馨,姥爷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姥爷的依恋可见一斑。
结尾卒章显志,揭示本文中心,呼应了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