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霁萱
[摘 要]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技艺实践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有利于通过传统技艺的力量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通过思政主题性训练培养民族情感,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上与时俱进,立足本土,发挥优势。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培养树立正确世界观。针对民族学专业进行“民族传统工艺”课程改革,在课程主题创作思路上应始终紧扣“课程思政”,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灵活课程设置,改革授课形式,鼓励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活动,适应当下民族学专业对培养复合型学子的需要。
[关键词]非遗;手工技艺;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对本科层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从理论上的通识教育逐步转向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通识性美育类课程的实践形式应具备地方特色,使学生具备与不同学科专业交叉的能力。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技艺,很多传统手工技艺不但具备地方特色,而且可以融入高等教育的实践课和通识性美育类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的民族学学科更加适合在此类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更加要求如此。
专业类课程与通识美育类课程的有机融合是学科交叉的新出口,对民族学学科的本科学生开设“民族传统工艺基础”课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科性质的不同导致传统技艺类课程产生了课程设置不够系统、授课时长过于死板等问题,所以有必要因地制宜地改革课程,并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民族技艺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一、立足本土文化改革传统手工技艺类课程
民族传统技艺在高校的保护传承是“非遗”进校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民族院校的民族学专业过分重视理论学习而忽略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导致民族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难以胜任民族工艺的基本工作。同时,涉及科技发明创造、工艺艺术创新等领域,由于民族院校很少有这些方面的资源,因此需要向相关课程倾斜。
(一)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经过多年的筹备,于2003年成立民族工艺实验室,經过十余年的运行与发展基本完善了实验室的教学条件。按照教育部有关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件要求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已准备将“民族传统工艺”实验课程选入民族学学科的教学计划中,但目前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仍遇到一些问题。
1.课程建设系统程度不够,需要在课程建设上加强可能性与系统性。为避免地方课程的“水土不服”,丰富实验内容和多种技艺形式,综合类高校在课程设计上要有别于专业技术类学校,应多方向、有联系地设计课程,多方向地涉及可行性的技法种类,不限制学生想象力与创作力的发挥。课程有与之配套的导入性美育课程,并调整授课节奏以保证此课程与专业类课程之间有一定的呼应。但是,在整体教育方案中新课程的进入显得非常突然,致使新课程没有与之配套的导入性课程,专业类课程与新课程之间不能相呼应。
2.授课时长过于刻板。传统技艺类课程以实践为主导,这就要求新课程在课时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动手作业的周期。通常的传统技艺类课程周期较长,在原初设计里仅有的两次45分钟无法满足需要。
3.对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评价重视不够,大多数非专业性课程都会忽视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展示环节。在现有考核制度中教师与学生相对重视理论类考核方式、重视传统的考试体制,对于实践性课程结束的汇报与展出并没有硬性要求,使得新的实践类课程结课后的作业不受重视。
(二)民族传统技艺类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方法
1.明确培养目标,将地方特色传统技艺融入课堂教学。
从学科培养目标上看,民族学培养目标是使民族学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能够满足民族学的社会应用性,能胜任更多工作岗位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民族学科研潜力,成为民族学发展的骨干和未来专家型人才的主力军,最终实现培养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良好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民族学专业类课程与民族传统工艺课程的有机融合是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良性案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民族学的学生们了解民族工艺技法,对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产生情感,自然而然地就会与所学专业进行微妙嫁接。此外,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非遗”知识传递民族文化,将地方特色传统技艺融入课堂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印记,是宝贵的艺术技艺与文化符号,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应该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延续。开设民族传统技艺类课程是传播与发展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也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新课程会让学生们自觉提高艺术修养,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产生情感,对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产生认同感从而增强民族自信。
2.改革课程设置,延长动手作业的周期。
当前民族学课程设置存在着对课程质量的感知程度不高的问题。而民族传统技艺类课作为实践教学类课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吸取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课时安排上应尽可能地延长动手周期。在课程安排上,可以选择阶段性集中连排式授课,如一周连续两个半天,以保证课程的完整性。以广西民族大学“民族传统工艺”课程为例,授课地点位于传统工艺实验室与民族染织实验室,课程涉及连贯环节,且周期较长,一次课两节的安排不适合教师指导学生的同步操作需要,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且因为实践材料特殊如陶泥炼制与干燥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在规定的授课时间内难以完成任务,导致半成品居多,难以达到作业考核标准,授课成果质量难以提高,故需要将民族传统工艺基础课程安排每次四节连排。实验类课程需要针对教学重点,指导缺乏美术基础的学生完成作业要求,同时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主动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力求以新的方式方法和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进行调整,以便更适应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整体的实践教学中,民族工艺实验室实现了课下针对性全时段开放,即每周一至周六每天晚上7:00-9:00为民族学专业同学自主制作时间,此阶段由助教分工辅助确保实操安全并实时汇报实验室工作情况,任课教师每日不定时巡查与指导,检查水电与卫生等情况确保安全有序,这样既让学生自主安排作业时间又对管理起到监督作用。
3.创新课程形式,把“非遗”传承人请进课堂。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许多高校相继设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科。在本次教学改革中,以传承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工艺为切入点,民族传统工艺基础课程建设为校外实践实习基地+“非遗”传承人+实验室慕课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实现“非遗”传承人合作指导、教师授课指导、学生自发练习的全方位建设。课程定位是针对本科生的普及型美育课程,以丰富民族艺术的实践性教育为目的开设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性体验学习课程,将更多的民族传统工艺类课程纳入到民族艺术的特色学科中。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应对“非遗”技艺中的“制陶技艺”“染织技艺”有一定的了解,并可以独立完成1-2件实物类课程作业,掌握对应的理论知识。实操授课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革,做好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工作,同时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打好基础。如在课程探索中,聘请钦州坭兴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授课,让“非遗”传承人成为课程的技术指导,把“非遗”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4.多维评价实践教学成果,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创新创业。
民族工艺课程可以产出作品,教学成果为实实在在的工艺品。民族学专业的“民族传统工艺”课程应当加强与“非遗”传承单位以及企业的合作交流。通过把学生直接带到“非遗”传承企业生产的工厂,由企业提供学习技艺的工具与材料,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企业生产的氛围,使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要求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动能。校企合作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前提,与企事业单位能够达成共享资源、共创共赢的合作模式。学校、企业、学生三者深度融合,有利于打破學生死读书的被动状态,推动学生将自有知识与新学知识重新整合,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拓宽职业能力的发展,为创新思维提供营养,满足当下的创新创业需求。
二、发挥传统技艺类课程思政的优势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传统技艺类课程是基于“非遗”保护传承,依托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结合国家“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团结“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立足高校、面向社会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理解和把握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特点,积极发挥民族传统技艺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思政过程中的主题创作
1.“中国梦”主题性创作。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的奋斗目标,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的机会。在民族传统技艺类课程中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旨在通过多种文艺形式,推出更多优秀作品。
案例一:“中国梦”主题蜡染技艺作品《故乡印象》是由教师设计、传承人制作的六扇屏风,屏风两两一组,整体的构成形式采用“中国梦”三个字的字形轮廓,两个屏风构成一个字形,三个字在构成中与底纹互为阴阳形。用古代“窗棂”为主题元素,搭配喜鹊、百灵、牡丹等花鸟元素寓意着正直富贵、万事吉祥、步步高升、前途光明等美好愿景。作品色调温和、质朴,流露着对祖国的祝福与思念。
2.“扶贫攻坚”主题性创作。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战之年。以此为创作主题可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优质人格,根据实情立足于广西本土,有助于打开思路赋能相关专业性课程,从而更好促进课程的思政效果。
案例二:2020年底,广西东兰县五联村实现了全体脱贫,赢得了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扶贫攻坚”主题南宁红陶技艺作品《第一书记》是由教师设计制作的四面圆口浮雕方尊瓶,第一面为壮锦图案与成熟的板栗,第二面为矫健的乌鸡,第三面为黑山猪配字,内容为:板栗丰收乌鸡壮,青山绿水人丁旺。回首山猪黑硕臃,悦满书记皂紫高。第四面为东兰县五联村第一书记头像,背景是当地特有喀斯特地貌;广西东兰县五联村在2020年11月23日全面完成贫困人口清零任务,结束最后一次自治区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收官工作。
(二)课程思政过程中的情感共建
集体式周期性情感共建。“课程思政”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一次性工作。“课程思政”不是新开一门课,或在不同的课程中生硬地加入思政教育内容,而是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挖专业学科的育人价值,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潜移默化地对青年学生予以正能量的指引。1教师在民族传统技艺类课程上布置思政相关主题的作业要求,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激发集体思想情感,从而有利于凝聚思想共识,为当代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科学的思想基础。
引导式主动性情感共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民族传统技艺类课程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手工艺类课程中师生教学犹如民间的师父带徒弟,相比理论教学,实验室中教学的师生关系更为亲密,教师更需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多示范、多陪伴。如在“民族传统工艺基础”课程中,指导教师将主题思政理念与技术相整合,引导学生完成工艺美术品制作。学生通过课外自由时间与“非遗”传承人共同完成实践教学活动,与同伴分享心得、经验,指导教师把握作业主题的思政部分进度,传授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查找相关资料。“非遗”传承人对学生实践操作进行帮助和辅导,帮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了解思政主题的配套知识,掌握课程涉及的技能。这一教学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体验与感悟,更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强化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爱国意识。
三、结语
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实践类课程的改革,关键在于解决美育课程与其专业类课程的交叉问题。民族学方向是学科交叉的重要基础,可为非艺术专业提供教学试点,引导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与美育课程的交叉融合,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技艺,使之对“非遗”产生共情,与所学专业产生微妙嫁接,进而由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提高学习内动力;其次,立足本土,发挥优势。课程的改革与思政密不可分,解决好实践类课程的思政问题有助于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教育资源。基于“非遗”保护背景下,专业教师与传承人合作完成授课是这类课程教学的特色之一。课程要求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并通过围绕爱国主题有针对性地创作手工工艺品,在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基于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民族传统技艺实践类课程改革,有助于帮助学生改变政治学习死读书的被动状态,推动学生将实践应用性知识与政治理论性知识重新整合,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实现美育引导、德育渗透、价值引领的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