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吉华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近年来的科创中心明显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最开始市面上更多的是政府主导的创新创业载体,后来慢慢有了创投、大科研机构、大企业以及高校主导的众创空间、孵化器,还有专业的三方服务运营机构开设的众创空间。自从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开办众创空间或孵化器的投资机构随之变多,依靠专业的项目筛选以及背后的资金支持逐渐站稳脚跟。创新创业的项目也更加多样,从最初“互联网+”的项目到如今更多元化,将传统行业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项目也在逐渐增多。
但由于盲目地投入创新创业这股大浪潮,一窝蜂投入的科创中心大多没有自己的想法,随之产生了同质化严重、发展模式模糊、盈利点单一的问题,服务也并未随着数量增加而有本质提升。大多数孵化器还停留在只为创业公司提供办公场所以及工商、财税和一些人力资源服务,至于创业指导、投融资、技术转移转化、产业链聚集等深度服务是目前很多孵化器都不具备的。一些孵化器除了当“二房东”赚取房租差价外只有少数能够盈亏持平,在烧光个人天使和政府的钱后,拿不到融资的孵化器只有陷入困境。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和市委对上海科技战线提出了更高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特别是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思想自觉,承担最重要的任务,大力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由形成基本框架体系向提升核心功能跃升。如何应对现存的挑战,科创中心的发展还需要以下几步。
寻找优质项目。入孵企业的质量代表了孵化器的品味,而毕业项目的质量是吸引其他项目入孵的参照。想要找到优质的项目,孵化器首先要提高自身水平,以创业者需求为导向着力提升咨询、知识产权、科技招商、投融資服务、专业培训、创业导师、国际化等专业增值服务能力。其次,在选择入孵企业时,应学会抓取所需项目BP(商业计划书)中的关键信息来判断项目的商业模式及发展前景。
有效对接资源。为创业项目对接匹配的投资机构进行融资需要孵化器对投资机构所擅长的投资领域、所投企业、投资基金、投后服务等有较深的认识和判断,才能帮助孵化企业进行对接。集“空间+服务+投资”于一体的优投空间能为优秀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创业服务,真正帮助创业项目又好又快地成长。
灵活配置空间。上海正着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强区域合作,打通不同区域空间尺度之间的经济循环聚合形成产业链优势。为顺应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可以工商行政管辖为主线,逐步降低孵化场地面积的比例要素,促使区域间优质要素更灵活配置。
政策支持资金。当下创业孵化平台本身所享受的政策如税收、项目资金的范围相对较窄,为继续提升当前优质创业孵化平台的成长,建议政府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市、区联动和相互衔接的支持政策、资金投入管理体系,指导孵化器做好孵化运营机构设立、孵化服务队伍建设、孵化项目引进、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投融资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帮助孵化创业平台对接国家、市支持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优惠政策。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