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颂,陆 健,魏伟生
(永州市中心医院,湖南 永州 425006)
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了程度不一的负性影响,其亦阻碍了患者的正常活动,故加强早期和及时的干预显得尤为必要[1]。目前,临床中针对四肢骨折后急性疼痛患者主要采取布洛芬和曲马朵等镇痛药物治疗,其镇痛效果较佳,但如果长期使用即会导致患者对镇痛药物产生依赖,故局限性较大。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骨折急性疼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骨肽注射液,拟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更多参考。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骨折急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的《骨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存在明确外伤史;③愿意配合治疗者。同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重度感染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剂等。将符合上述标准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内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28±5.21)岁,平均病程(3.58±0.75)d;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0.22±5.39)岁,平均病程(4.02±0.66)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即予以布洛芬胶囊(生产厂家:福建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91)治疗并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骨肽注射液治疗,20 ml/次溶于250 ml生理盐水,1次/d。总疗程4周。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以及炎性反应水平。
2.1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比较分)
2.2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炎性反应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组间的炎性反应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炎性反应水平比较
一般而言,四肢骨折后易于出现明显的疼痛,肌肉反射性痉挛致静脉回流障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组织间隙水肿。临床认为,适当的药物可有效改善骨折患者的生理疼痛感,加速骨折愈合的速度,且可以促进软组织损伤修复[2]。
以往所采取的止痛药物虽然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疼痛感,但长期使用会让患者产生依赖性,局限性明显。骨肽注射液由猪骨和蝎子提取制备而成,其含有活性肽、骨生长因子及微量元素等,有助于诱导骨生长因子合成,促进骨骼的快速愈合。研究表明[3],此类药物不单单有促进骨折愈合速度,且具备了消炎镇痛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骨折急性疼痛患者分别实施了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量表评分明显更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这说明骨肽注射液联合布洛芬对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效果更优于单纯使用布洛芬,这可能是由于两者药物合用增强了药效,进而更加有利于消肿止痛的效果增强,且值得注意的是观察组患者采取联合药物可以减少患者对布洛芬的依赖性。另外,当机体发生感染和炎性反应时会出现炎性反应水平升高之势,而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反应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骨肽注射液联合布洛芬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炎性反应水平,更有效促进了骨折的愈合。
综上所述,常规西医结合骨肽注射液在骨折急性疼痛患者中的止痛效果较为确切,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具推广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