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玉娥 丁钢
摘 要:创业文化源于创业活动,影响着创业实践。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多元变化、入世精神、再生能力、中和思想等促进創业活动的有利元素,也有重传统轻创新、重服从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等制约创业活动的不利元素。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经历着从守业文化到从业文化再到创业文化的转型和变迁。我国创业文化的现代路向要立足整体社会和创业者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成分,克服消极因素,自觉积累创业实践中的文化元素,吸收多元文化的精华,推动全社会创业文化长期、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社会的创业面貌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关键词:创业文化;文化变迁;现代路向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21)03-0117-07
文化是人类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探索性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形成的规范、习惯、意识、思想和制度等[1]。可以说,人类的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文化在最初形成的时候,就包含了创业文化的内容,或者说创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内容。
一、创业文化的界定
关于创业文化的定义很多,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考察:一是从人类学的维度,主要是指人类区别于自然界和动物界的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活动和相关文化成果。二是从经济学的维度,指人们在创办公司、建立企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经验、思想、价值观等。这是狭义的界定,主要指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组织在创业行动中形成的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基本态度、行为方式以及创业实践成果的总和。可以说,创业文化是创业者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三是从社会学的维度,主要是指群体或者个人在输出物质和精神价值的过程中而形成的价值形态、道德规范、观念标准、精神面貌等[2],包括与创业活动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氛围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之和[3]。它包括创业活动所处的微观和宏观环境所有的文化特征。这是广义的界定,不仅仅指创业行动自身积淀的文化,还包括创业行动的处境文化。
现代意义上的创业文化主要是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综合,它是随着现代创业的兴起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文化学科与管理学科交叉及其逻辑发展的产物。按照文化一般结构的划分,创业文化有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组成。创业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指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价值观念,包括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念等。这一层面是创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所在,是创业驱动的动力源。创业文化的制度层面,主要包括创业机制、创业组织和创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是创业文化和创业活动生成发展的机制保障。创业文化的行为层面,即创业行为文化。它是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的动态体现,主要表现为推动创业而开展的创业宣传、创业教育活动以及创业行为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创业实践活动既是创业文化的行为体现,也是创业文化的结果体现。创业文化的物质层面,即创业物质文化。这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研究对象的表层的创业文化,是由政府或有关组织为鼓励和推进创业而建立的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有形文化。
二、创业的文化诉求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环境中社会运行状况的集中反映,又反过来给社会发展以能动的影响。文化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增强社会成员凝聚力的黏合剂,是激发社会成员创造力的催化剂。任何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做中介和纽带,就不可能把社会成员凝聚起来,就不可能使自己的期望、理想和纲领得到广泛的认可,因而也就不可能推动和实现新的创造[4]。正如美国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中探讨社会文化与创造力的关系时所说的,文化是人的创造力的心理根源[5]。
创业文化根源于创业活动,但高于创业实践。它在社会环境和创业实践中不是被动积累和被动发展的,而是具有能动作用的。创业文化一旦形成之后,就会以一种独特的文化力量,作用于创业活动,主导着人们创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对创业活动的影响中体现自身的能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创业为主题和主要内容的创业文化,具有文化的教化功能,激励社会成员不断挑战自我心智,发掘自我潜能,探索和推进创新创业。
人们在漫长的创业实践过程中,过去创造、积累的文化一直影响着新的创业活动,而新的创业活动又为创业经验和创业文化不断增添、积累新的精神文化内涵。创业文化作为人类社会进步文化在创业实践中的结晶和宝贵财富,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生活形态和生存方式、一种影响力和生产力,营造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成为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在源动力。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的创业实践,不断变革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强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创业”本身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成为最具刺激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并将继续给人们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不管是社会整体,还是社会成员个体的创业活动及其创业之后的持续发展,都必须依靠文化持续给力。从社会整体角度看,创业文化能够鼓励新观点和创新以及风险行为,容忍失败,促进学习,引领、指导和支持产品、流程和管理的创新,将不断的改变看成是带来机遇的过程,最终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从个体角度看,创业文化能够教化、引导创业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创业所需要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竞争心态,清晰地认识所处环境的特征和变化趋势,掌握和遵守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创业惯习、规则和流程,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创业平台,从事创业活动。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现实力量,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各项制度的运行和社会实践活动。创业虽然是个人主体性的张扬,是个人智慧和才识的展示,但取决于该社会的文化背景,特別是人们对创业成功价值的评价。
三、我国创业文化的传统渊源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认为我国传统文化缺乏创业所需要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和自由、平等的文化精神。其实,对创业而言,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也是双重向度的,既有鼓励创业的积极因素,也有束缚创业的消极因素。
传统文化中支持创业的积极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多元共存的文化特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多元化的特点。有史以来,黄河和长江这两河两源文化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发展,哺育着中华民族[6]。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互激发,孔子、墨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奠定了儒墨道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形成了开放、包容、自由的文化风气,这种多元并存的格局给当时社会带来勃勃生机[7]。汉代以后,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与儒家文化一起并行于世,互争短长,文化转向多元并存的形态。儒、释、道经过长期的争斗和谐调,在唐宋时期消除紧张关系,在社会上各得其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西学东渐,中西文化大交流、大碰撞,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得到发展普及,人的创造力得到支持、滋养和激发[8]。第二,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大多以积极入世为主。主流的儒家文化是服务天下、繁荣国家、教育人民、教化民俗,追求“内圣外王”“修齐治平”都要求将内在的思想外化为积极的事情,在提升自己道德境界的同时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不仅要“修身”,还要积极入世,以刚健有为、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崇高精神与人生态度,在成功面前戒骄戒躁,在失败面前愈挫愈勇,从而推进社会和谐健康有序发展[9]。法家一切追求实效,更具有现实精神。第三,顽强的再生能力。赢得无数人赞叹的中华传统文化,其最有魅力的地方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悠久,更在于它在内忧外患之中,一次又一次的凤凰涅槃,而表现出来的顽强再生能力。20世纪60年代,梁漱溟先生把我国社会文化的特点归纳为:“独立创造”“自具特征”“同化他人之力量为最伟大”“空间上亦最大”“具有极高度之稳妥调和性”“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最远且大”。这些自强不息的文化特质中蕴含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精神,正是现代企业家和创业者必备的最重要的品质。第四,“中和”的思维方式。“中和”思想强调两个方面:“中”强调把握事物量的准度,“和”强调不同因素、不同方面的合理结合和对立统一。这为如何构建和谐的现代创业关系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基于这一思想方法,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一直倡导“和气生财”“利益共享”,这恰恰是现代全球经济和商业行为的共同守则和追求。
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业文化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重继承轻创新。在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上,孔子把自己的使命定位于承继文化发展,而不是发展宗教精神。相信“温故而知新”,通过对经典的学习、反思和再体会,汲取精神的动力应对新的挑战[10]。冯友兰先生把中国哲学的传统主义形象地表述为“照着讲”和“接着讲”两种形式[11]。二是重服从轻个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规范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演变至今,则是老实听话、循规蹈矩[12],只要忠诚和服从,不要有独立见解。三是重理论轻实践。我国传统文化有“德‘道成而上,艺成而下”的传统,主要表现为:重“道”轻“器”,重文轻技;重视精神,轻视物质;重视理论,轻视实用;重视本体,轻视功效。这种重“道”轻“器”的文化取向,从思想根源上影响着人们探索实践的意识和精神,也束缚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
四、我国创业文化的历史变迁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经历了较长的封建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一定的封闭、保守、崇古、自足、狭隘的特征。传统社会中精英阶层的士人,其读书求学的根本目的是应举做官,“学而优则仕”,获取功名和官职。即使不能获取功名和官职,“君子言义不言利”等价值观念也成为束缚创业的因素。传统的士人往往以两种反差明显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一是“学得权与术,货予帝王家”,也就是读书,学习考试典籍,最终去给皇帝、给朝廷打工,他们压根儿就没想过自己创业;二是远离权与术。传统社会中的仕人一旦没有被朝廷录用,或者被皇帝罢职,就会隐于山林,更不会选择自己创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不是创业文化,更多的是守业文化[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了从守业文化向从业文化再向创业文化的转型和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形成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政府指令、民众执行”的独特“就业文化”,人们按国家指令和政府要求从业、就业。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集体而忽视了人们个性的发挥。在民众层面上,反映出来的就是从业文化主导,普通劳动者既无必要,也不允许进行自主创业,整个社会缺乏萌发主动创业意识的气候和土壤。
改革开放后,旧的体制被不断打破,新的体制逐渐建立,人们挣脱了极“左”的枷锁开始寻找个性,思想观念开始解放,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文化环境的整体变迁由依赖、封闭、僵固、齐一的传统形态,逐步走向自主、开放、变革、多元的现代形态[13],开始形成一系列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如对人的正当利益、合理价值、进取竞争精神的肯定。
21世纪以来,随着“80后”员工成为主体,“90后”员工大规模涌入,城市的主要从业人员完成了代际替换。新生代员工有知识、有文化,心怀梦想,不仅仅是为“生存理由”、为养家糊口而从业,更多的是为了寻求发展机会,改变生活方式,把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看得比“饭碗”重要。创业理想已经成为新生代员工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以我国高校毕业生为例,2013年自主创业比例为3.3%,比两年前的2.2%提高了50%,而2011届至2013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中的主动型创业比例占到85%左右,生存型创业的比例只有7%左右,表明创业主流是机会型创业,而不是因为就业困难[14]。从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变化,可以看出人们的创业意识在不断增强,主动创业的实践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据2015年11月7日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张玉利在北京召开的“2015中国自主创新论坛”发布解读的《安利2015年度全球创业报告》显示,我国的创业友好度提升,创业环境排全球前五,公众的创业意愿领跑亚洲,85%的中国受访者表现出强烈的创业意愿。60%的中国受访者害怕创业的原因是惧怕失败,这一比例明显低于全球受访国家的平均水平70%和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82%[15]。
五、我国创业文化的现代路向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整体精神、一种文化状态,不仅仅属于过去,凝固不变,而是体现一种路向,蕴含着一种基于原有传统的走势。任何一种文化,既具结构性、持续性的元素,也具有可变性与创新性的元素,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传统是一个渊源于过去,汇注于现在,又奔流向未来的生生不已的历程。
文化是“历时的”“社会的”,也是“现代的”。随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价值形态、文化模式等由传统向现代的结构性转变,文化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而显著的事实。文化“现代化”体现在人们的认知、价值、信仰、态度与行动基调等方面,是现时代的精神特征和现代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崭新内涵。我国创业文化的现代路向,一端是依赖性、单一性、封闭性、稳定性、生存性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文化样态的固守,另一端是主体性、多元性、开放性、变动性、发展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文化样态的诉求[13]。从传统的一端,走向未来的一端,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需要人们自觉地以主体能动地来塑造创业活动所需要的文化环境。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身處其中的多种文化,并经过自主的创造,吸取其他文化有价值部分,取长补短,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元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文化自觉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方面的面向,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继承传统,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适应需求,推进发展。对创业文化的自觉,首先,要面向过去,分析当下创业文化的传统特征及其变迁;其次,要立足现在,分析创业文化的构建诉求和愿景;第三,要面向未来,思考和探索如何构建创业的愿景文化。创业文化的现代路向,要以发展的观点,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结合过去的条件与现在的要求,建构未来的文化下一个新的起点[16]。
面向过去,文化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就像人类的血脉一样,始终保持着它传统的基因。任何变迁与创新,应对旧的文化元素和内容加以扬弃、改造,但无法脱离原有文化基础,更不能采取破坏原有符号系统和价值观念的粗暴方法,凭空创造出一种新文化来。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只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内容,才能扬弃旧义,创立新知[17]。我国创业文化建设要基于传统文化的基本与特征,根据现代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对传统文化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多一些实现“破”“立”的思想与方法。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弘扬优秀的成分,发掘、继承、改善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多元、入世、自强、中和等积极因素,克服轻创新、轻个性、轻实践等消极因素影响,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引领和促进社会创业活动的文化氛围[18]。创造性转化,是指按照创业要求对传统文化中具有创新创业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创新性发展是按照创新创业的时代要求,通过增添新的内容,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19]。
立足现在,创业文化的现代路向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还要进一步分析现实时空中创业的实际文化诉求,自觉地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中的文化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把创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融合进来,对不同的文化倾向或文化因素进行整合,建构一个具有统一性、引导性的文化主张和有机的文化体系。张岱年先生说过:“在创造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考察、分析、批判继承固有的传统文化遗产,也必须考察、分析、选择、汲取西方的文化成就,拒绝继承历史遗产是狂妄无知的表现;拒绝吸取国外的先进文化成就也是愚昧落后的态度。”[20]理想的创业文化,应该是一种吸收多种文化精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文化[21]。因此,要以兼收并蓄、圆融并包、为我所用的气度,认识和肯定其他国家和民族创业文化的长处,主动地选择、吸收、消化和容纳其中有利于创业的优秀文化内容,借他人之美,美自己之美,增强自身文化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创业文化环境。
面向未来,在对创业文化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审视、反省的基础上,应通过提炼、囊括和综合一系列体现中国社会创业意识和创业特质的文化要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创业文化体系[22]。在战略定位上,要把创业文化建设上升到提高公民素质、开发人才资源、创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明确创业文化的科学内涵,整体设计创业文化的体系架构,科学构建创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完善创业文化建设和传承机制,推动创业文化沿着正确的方向长期、健康、有序发展。在结构内容上,在传统工业文化和现代互联网文化的接合部寻找创新性组织的生长点。传统的工业文化强调效率、纪律、规则、绩效导向、规范化以及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面向未来的创业文化要从先前的工业文化中走出来,响应互联网思维所带来的文化演变,实现工业文化的组织躯干与高度灵活的互联网文化神经末梢的结合[23]。工业文化的组织躯干构建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执行力,互联网文化灵活的神经末梢鼓励组织成员生长出更活跃的细胞,推崇挑战权威、敢冒风险、创新创业的精神。在价值取向上,要立足整体社会和创业者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不只是着眼于生存型创业,也不只是满足于简单的机会型创业,而是趋向更多的志趣型创业,让创业文化呈现出基础化、生态化的趋势,构建整个社会的创新系统和创业环境,培养和增强人们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独立意识、创业能力以及挑战现状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的本领,促进社会的创业面貌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 陶德麟.略论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借鉴[J].新华文摘,2013(21):33-38.
[2] 吉丹如.创业文化: 校园文化的重要主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54-56.
[3] 邓建生.创业文化与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0(6):22-26.
[4] 李建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战略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13(6):233-239.
[5] 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399.
[6] 刘梦溪.中华文化是个大包容概念[N].人民日报,2015-06-16(7).
[7] 翟奎凤.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N].中国教育报,2014-04-11(6).
[8] 张武升,肖庆顺.论文化与创造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5(5):13-19.
[9] 陆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建构[J].江苏高教,2015(1):121-123.
[10] 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57.
[11]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72.
[12] 曹威麟,张丛林,袁国富. 论中国创业文化的振兴与繁荣[J].江淮论坛,2002(5): 40-44.
[13] 文军,吴越菲.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变迁路向及特征[J].新华文摘,2014(21):112-115.
[14] 翟帆.透视2014年高职质量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4-07-21(3).
[15] 徐晓风.85%中国人有创业意愿 创业环境排全球前五[N],扬子晚报,20115-11-01(A11).
[16] 乐黛云.费孝通先生的“最后一重山”[N].中国教育报,2006-06-13(3).
[17] 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N].中国教育报,2011-12-19(2).
[18] 李浩燃.让传统在时代土壤里绽放[N].人民日报,2015-03-06(15).
[19] 刘建军.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N].人民日报,2015-11-29:5(理论).
[20]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6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765.
[21] 苏金智.语言规划与文化建设[J].文化学刊,2014(4):33-40.
[22] 罗中枢.文化自觉与本土中国学的构建[J].四川大学学报,2013(3):13-17.
[23]田涛.华为创新的乌龟哲学[J].新华文摘,2015(11):134-136.
责任编辑 张栋梁
Traditional Change and Modern Direc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in Our Country
SHA Yue1,DING Gang2
(1. Zhenjiang Teachers Development Centre, Zhenjiang 212003, China; 2. Zhenjiang High Vocational School, Zhenjiang 212028, China )
Abstract: Th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root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which affects the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 are many benefiting factors such as numerous changes, commitment to society, regeneration, thoughts of balance, and there are some adverse elements such as tradition outweighing innovation, obedience outweighing personality, theory outweighing practi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culture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from keeping the enterprise,via taking the occupation, to th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The modern direc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in our country should base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ntrepreneurs,carrying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 defeat on the negative factors, consciously accumul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absorption of the essence of the cultural diversity,and promotion of the long-term, healthy, and well-ordere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of the whole society. All of above means to promote th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fundamentally.
Key words: the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cultural change; modern dir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