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可供性对无意识设计的影响

2021-07-23 08:50孙启明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在读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6期
关键词:拉绳树枝理论

孙启明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在读

王小元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教授

随着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产品设计的基本使用功能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诉求,而装饰主义的设计浮于表面,难以满足用户深层次的情感需求。设计终究是为人所服务的,因此设计时需要对用户进行研究,挖掘用户潜在需求。这样的设计才能符合用户自然的行为特征,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

1 可供性理论

1.1 可供性理论概述

可供性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在20 世纪50 年代后半期所提出的,是一种描述有机体与环境互惠关系的理论,指环境为用户提供行动的可能性,是生态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生态心理学研究了动物的行为、知觉与其生存的环境,并提出动物可以借由介质中的某种信息,直接感知行为来源的可供性。在原文中,吉布森是这样描述可供性的:“某个环境的可供性是这个环境给动物提供的行动可能性,可供性既不是单纯的客观属性,也不是单纯的主观属性,而是两者皆有”[1]。

比如一个人在野外看见了一根树枝,如果他此时感觉到冷,就会利用这根树枝来生火取暖,此时树枝提供的可供性就是取火,这是由树枝可燃烧的客观属性和人可以使用工具点火的主观属性共同决定的。但是如果他遇到了野兽,会利用树枝作为武器,所以这个时候树枝提供的可供性就是成为武器,这时则由树枝的尺寸、重量等客观属性和人可以握持和挥舞的主观属性决定。此外,还存在主体的需求驱动和知觉过程两个因素[2]。

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得出结论:对人这一主体来说,外物提供的可供性存在多种可能,对不同的主体来说感知到的外物提供的可供性也会不同。同时,人需要与外界产生互动,人的行为离不开外界的物质,由此总结出狭义的可供性行为模型(见图1)。

图1 可供性行为模型

1.2 可供性在设计中的应用

诺曼在其设计心理学系列书籍中,对可供性做了新的阐释,从而将可供性的概念引入到设计界,并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说明可供性的互惠性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为“物理约束”,即通过促进或防止某些用户行为以达到启发用户需求的效果。基于诺曼的研究,Rex Hartson 扩展了可供性的分类,定义并使用了4 种可供性类型:认知可供性、行为可供性、感官可供性和功能可供性。Jo-Peng Tsai 等为扩展的可供性理论作了进一步说明:认知可供性是设计中帮助用户认识、理解产品的设计特征,是提示如何使用产品的线索;感知可供性是指能够被用户通过视觉、听觉等感知到的设计特征;行为可供性是帮助用户在界面中进行行为动作的设计特征;功能可供性是通过设计特征帮助用户完成行为,是有目的的行动设计。不同的可供性类型会对产品设计中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类型的产品起到作用,因此可供性的分类对于产品设计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更多地为用户考虑[3]。

产品就像那个树枝一样,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可能,但还是需要用户去感知产品的功能,通过用户的需求驱动和知觉完成对产品的使用。利用可供性去拆解、细化用户的行为,分析出潜在的需求,可以更好地帮助设计师设计产品,解决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满足用户在情感上的诉求。

2 无意识设计

不同于其他设计方法,无意识设计并不刻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是尽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使人们在现有的生活条件中更便利地生活。不需要说明书,仅凭用户的直觉性行为就可以顺利使用产品,以达成目标需求[4]。

3 可供性与无意识设计

深泽直人在《设计生态学》一书中以大量篇幅去描述“affordance”(示能)。他认为“affordance”所呈现的关于人的事实和我们所认定的人类的形象是相反的。这是因为人在对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主观判断的,并非在一个完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某个问题。这种客观就像人的无意识一样难以捉摸,但是通过研究可供性可以客观地分析人在种种生活场景下与各种物品所产生行为的原因、目的和动机等[5]。

3.1 可供性在无意识设计中的应用

拉绳CD 机是深泽直人早期的无意识设计代表作(见图2),同时这也是将可供性理论应用在产品设计领域的经典案例。

图2 拉绳CD 机

拉绳开关作为一种在20 世纪末常用的开关被人广泛熟知,人们会通过拉动绳索来打灯或者壁挂风扇。当拉绳出现在墙上时,就为人们提供了作为开关的可供性,想要打开这个“没有开关”的CD 机器驱动了用户拉动拉绳的行为。当用户拉动绳索打开了看起来和排风扇一样的机器后,音乐似乎就随着无形的风飘荡在整个空间里。

深泽直人的代表设计作品,充分利用了可供性理论以激发用户的无意识行为,看似平淡无奇的设计,却能使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在内心深处激起涟漪。

3.2 可供性对无意识设计中的影响

可供性理论很大程度上指导并影响了无意识设计,这种影响渗透到了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设计立项之初就需要观察和模拟用户的行为习惯,研究用户的行为动机、目的和产品之间的关系,建立可供性的模型,通过这些研究确立产品为用户提供何种的可供性,最后完成设计[6]。

在无意识设计的产品中,没有一款产品会被人主动贴上可供性的标签,但是却又在用户毫不自知的情况下存在着一些特殊性质。这种性质会融合在用户不自觉的行为流程中,很少和印象之类的主观性挂钩。很多人会把自己的包或衣服不自觉地挂在椅子上,但是消费者在购买椅子的时候从来不会将是否可以挂包作为评判一个椅子好坏的标准,因为挂包和挂衣服这样的行为属于无意识行为,通常是不被用户自己所察觉的。由于一般情况下可供性涉及的点在用户行为流程中并不突出,所以可供性并不是决定一款产品好坏的要点,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在了解用户在其所处环境下的无意识行为流程之后,会将产品所包含的可供性客观的表现在产品之中。所以当椅子的搭脑被设计的足够平稳或者存在突出时,用户便会挂上衣服。可供性不像某种“刺激”,是被强加在用户行为中的,而是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自然“发现”和“体验”到的。如此设计者可以在不具有设计的意识下达成用户需求的目标,完成设计内容,消除设计存在感,将行为融于无意识的设计之中,削弱用户使用的负担,增强用户真正的情感与使用体验[7]。

4 结语

可供性理论长久以来作为设计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为许多设计领域和设计方法提供了与众不同的设计角度。在无意识理论和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之外,可供性理论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无意识设计的设计方法。无意识设计因此可以围绕用户行为而展开设计活动,设计出符合大多数用户行为习惯的优秀产品。

猜你喜欢
拉绳树枝理论
基于拉绳位移传感技术的关节位置觉测评方法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猴叔叔剪树枝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小丑拉绳
树枝
析拉绳旋转试题解动态平衡问题
基于拉绳传感器的试验线路舞动轨迹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