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 静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安徽 马鞍山 243031)
在2019年3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高校需结合新媒体平台,增强教学吸引力,使教学这摊活水动起来。新媒体网络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地域空间、时间阻碍被打破。在这一有利形势下,高校师生形成的交流圈(微信群、直播群等)可实现即时交互。可以说,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引入新媒体,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的核心要义。[1]
目前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人员容易片面地将新媒体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并没有深入挖掘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作用与新价值。[2]以思政课PPT教学为例说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更应考虑的是PPT对教学课堂的效率与效果起到多大作用,思政教育内容因PPT的使用被延伸了多少,而非教学的便捷化与简易化。该目的所指就是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价值指向。高校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在坚守思政教育本质基础上,需以辩证视角去看待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发挥新媒体该有的工具性和价值性。
新媒体环境下大量信息的涌现,既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部分积极影响,也对其产生一定负面效应。与以往教学相比,新媒体环境为教育内容提供、媒介支持、教育方式时效等方面均提供了有力支撑。[3]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思政教育要全盘接收所有内容,而是要在新媒体与传统思政教育的取长补短的结合过程中,懂得批判性继承,促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同时还应看到,新媒体里各种政治主张相互争执,主流或非主流思潮争锋,在多重繁杂信息及不同声音交织的情形下,高校教育者需始终围绕批判继承与理性舍弃相统一,辨析可能腐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倾向的负面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目标与新媒体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相统一,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将社会发展与意识形态的学习结合起来,还能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实现个人责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4]一般而言,新媒体环境凸显了高校大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高校思政教育与新媒体工具结合,也必然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具体来说,当大学生自身利益价值、核心思维理念趋同于社会发展需求时,其思政素质的提升表现为正向积极一面。也正因如此,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各项活动,才会真正作用于大学生。如若高校仅将新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这会导致大学生思想与社会需求脱离,不利于整体思政教学效果的提升。
新媒体环境下,各类核心和衍生社会化媒体平台应用的出现,逐步满足了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需求,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更多有利契机。具体来说,新媒体环境的优化给大学生思政教育主体、载体、内容带来积极影响,形成全新发展机遇。
新媒体大范围的普及,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任何一类主体均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APP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布“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新鲜内容。这一情形下,大学生可接收的思政教育主体更加多元。具言之,新媒体颠覆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环境与内容生产,即传统思政教育的教学环境由单一教学课堂转向更多场域,内容制作由教师制作转变为全民参与制作。这种变化的影响力较大,它将传统课堂的影响力转换为新媒体互动的影响力。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主体更加多元,即从单一官方为主转变为官方与大众等主体。
随着新媒体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内容呈现的终端设备种类也在进一步扩充,从之前电视等单一载体开始向手机、PC端等领域扩展。基于新媒体技术出现的各类终端设备,目的已然不再是仅仅向公众传达信息,而是通过一个虚拟环境将参与者纳入其中(见图1)。在整体环节中,高校思政教师将所学知识,通过社交工具、通讯软件及宣传媒介等多个教育载体,对学生展开不同类型的思政教学,为他们提供生活、学习、成材方面的指导;反过来,学生可通过多元化的载体,向教师反馈学习所得。对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新媒体终端设备载体的多元化,也将促成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信息生产、集成、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可以明显看出,新媒体环境下终端设备的全面普及,加速高校自上而下改革进程,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的丰富与扩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新媒体具备的即时性、互动性与便捷性,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一方面,新媒体引入了网络舆论热点内容,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新媒体平台信息包罗万象,关联着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领域最鲜明的时代话题,可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足够多的教学案例及素材,这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领悟能力。另一方面,新媒体形成的交流平台,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资讯和主流价值观融合的内容,都是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这些内容是通过评论、评价、论坛等方式展示的,而高校思政教育将其引入教学活动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对于新媒体平台设计,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缺乏统一的顶层规划,导致主流声音被大幅削弱。目前,高校并未明确开通新媒体平台的定位,且缺乏足够的视频制作相关人才,这使得在运用新媒体平台的决策方面存在疑议。通过梳理高校开通多媒体情况发现,在2012-2018年之间,微博、公众号、抖音都处于大力发展期。这一期间,社会群体的大量应用推动了高校多媒体平台的开通使用。可以看出,学校层面的尝试,是在师生已经大量应用的趋势下的一个被迫反应。同时,从现实情况来看,校方、学生组织及校园媒体是当下高校多媒体运营主体。而其中,从运营人数及流量角度分析,校园自媒体运营占比最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校园自媒体账号一般未经过审核,许多内容、质量及后期追责等管理都处于失控状态。一旦校园自媒体发布与高校相关的负面内容,极容易混淆视听,形成较大的舆论风波。这些不可控平台影响力甚至超过学校官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官方号主流声音的影响力。
当下,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尚属于开通阶段,如何生产吸引人、教育人的优质内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而言,新媒体传播内容呈现形式比较多元且内容表现更为形象,它以图文、视频、AR等方式实现内容的立体化来向受众展示。但是现阶段,很多高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缺乏优质内容,相关文章与传统媒体毫无差异,甚至与校园网新闻雷同。具言之,高校开通新媒体平台之后,通常利用不同团队进行维护,发布内容缺乏统筹策划,无法用连接性、优质性的规划发挥矩阵效应。而且,高校将许多精力投入新媒体运维方面,欠缺用鼓励、激励的方式提升创作者开发优质内容水平,这使得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效果并未达成。另外,部分校园新媒体发布文章内容质量较好,能够获得很高的点击量,可以发挥极强的思政教育作用。但对高校官方而言,这样优质内容的制作还不多。
随着时代发展,新媒体已然聚合了多类应用,除了能提供信息服务外,还可以提供消费、娱乐、学习等诸多功能。但目前而言,多数高校以图文、音频等单一形式向学生推送信息,教育功能加入不足,忽略了寓教于乐的理念。在这种情形下,高校思政教育缺乏娱乐性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对思政学习的现实诉求。《高校新媒体观察报告(2019)》调查数据报告指出,目前高校约有71%的大学生期待官方媒体增添更丰富的教育属性功能,约有39%的学生认为要增添自习室订座功能,而设置移动图书馆功能、课表查询及成绩查询功能的人数分别为31%、53%。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高校新媒体的应用还欠缺趣味性、生动性。无法通过更加欢快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
高校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校方、学生组织、校园自媒体之间协调工作,打造以校方为主导,以校园自媒体作为辅助的新格局,使多主体之间有序、协同、高效发展。一是建立校园新媒体管理办法,规范各主体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制定准入门槛的相关内容,并执行备案机制。具体来说,以学校名义开通新媒体的个人或组织,需要承认并执行“谁发布,谁审核,谁负责”的具体规则,及时在学校团委或宣传部门备案,以此遏制负面有害信息传播,消除不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二是做强校方新媒体平台。官方新媒体平台需要与第三方优质平台达成合作,从该平台抓取传播效果好的内容,通过深加工之后,在官方平台进行二次传播,使得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能够更有效开展。
“有温度、有态度”的走心内容传播力更强。因此,高校在制作思政教育的新媒体产品时,可开展如下工作。一是坚持价值导向。对高校而言,新媒体只能作为工具或者手段,而非工作最终目的。基于这种情况,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制作精致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加以传播与教学。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要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从网络找出优质案例和故事情节,通过新媒体图文、动图、视频等全新方式进行推广。二是增加节庆内容。一般而言,高校在校庆、开学、国家节假日等关键时间点推出的互动性强的内容可以吸引大学生关注,也能借此机遇提高思政教育水平,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三是注重“情感传播”。一般而言,情感共鸣是传递思想和意图的润滑剂,所以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使用情感共鸣的方式,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极为关键。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要将“读文字+读图”的内容模式,转化为“看视频”的情感模式,生产更多内容积极向上的短视频产品。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过程中,会逐步形成一类网络意见领袖。这类人物为受众提供一定的观点,对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任务,是人际传播中的活跃分子。新媒体环境下,意见领袖一般是信息的第一次传播者,或是对信自己经过加工的二次传播者,也可以是对信息的积极反馈的人。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其对新媒体用户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可以以自己观点去影响他人。因此,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高校需要加强全员育人,积极出台激励政策,支持他们创设一定的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从多个角度去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
总之,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全新指向。以新媒体技术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育人质量,是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气息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师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全方位实现同频共振。助力高校更好地进行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