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妍 镡鹤婧
(辽宁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关于文艺政策的阐释与实施,无不体现着人民的诉求,贯彻着人民性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把握文艺,为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和繁荣指明了方向,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
在文艺的发展历史中,“人民”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性质和现实政治性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这既是时代的召唤,又是现实必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话语的理论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文艺发展为了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的根本问题,直接关系到文艺的发展方向,这一问题也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与执政党的性质、宗旨有直接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继承了历届党的领导人在集合性意义上使用“人民”这一概念的思想,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个体性理解“人民”的内涵。“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1]这一观点凸显了人的个体价值,是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文艺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文艺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精神需求的内在要求。此外,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发展大势中审视文艺事业,将中国人民的命运与世界人民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拓展了“人民”概念的视野。
其次,文艺发展依靠人民。文艺创作不是纯思维性的活动,是对现实物质生活的反映,因此,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就是人民的现实生活。大而言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解放史、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都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小而言之,辛亥革命剪辫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三次土地改革运动等具体社会事件,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现实材料,总之,人民的生活实践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文艺创作来源于人民生活,但是不等于世俗生活,“文学的要义,恰恰是通过对世俗生活的介入和观照,最终使人类获取精神的成长。”[2]世俗生活是传达作家精神世界的载体,作家对世俗生活的细致入微描写,反映了人的心理状态,进而折射出人类的复杂精神世界。
最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大多数群众都享有文化权,享有文化公平是人格完善、实现人全面发展的象征,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而文艺的繁荣发展是实现文化公平的重要路径。文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既是文艺事业发展的价值追求,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共享理念的贯彻。实现人民共享要以公平为基础,努力创造文化公平的社会环境,在平衡且充分的发展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营造这一良好环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文艺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真正做到文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人民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
梳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话语的历史脉络,是立足于现实条件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理解文艺,指出文艺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帮助人认识自身,并在活动中确证人的存在,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包括政治科学活动,也包括文学艺术活动。基于新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文艺事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了现实主义文艺理论,要求作家直面社会本质,揭露资产阶级伪善,揭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趋势,激励无产阶级反抗压迫。这一观点体现了文艺为实现变革社会环境、实现无产阶级解放服务,也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史观。列宁论述了文学的共产主义党性原则,其中真正自由的写作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3],突出了人民的历史地位,指明了文艺“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文艺“为什么人”的立场问题。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文化,界定了“人民大众”的概念,即“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4]这一判断丰富和发展了“人民”的概念,不仅突出了数量之多,而且表现了不同阶级、阶层的联合,扩大了文艺的服务对象。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机深重的残酷环境下,这一论断有力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角度重新考虑“人民”的内涵,调整了人民内部结构,将知识分子纳入工人阶级,[5]肯定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劳动的价值,拓宽了文艺涉及的题材,对文艺创作自由起到了解放作用。他还强调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肯定了文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既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也符合文艺自身规律,亦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延续历史传统,以座谈会形式,广邀各界文艺工作者分析文艺现状,交流思想,共商文艺发展大计。当前“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多元化的社会现实背景下,文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文艺的任务已经从民族解放、追求政治自由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普通民众也从文艺创作与批评的“局外人”转变为文艺创作与批评的主体,有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不仅是文艺创作的对象,也是文艺活动的主体。只有尊重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满足人民精神诉求,创作出文艺精品。
作为一种话语形态,“文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坚持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高度契合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第一,不断满足人民对文艺的需求以坚守“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民”的概念不断丰富,其知识素养、文化水平、精神追求也在不断完善,作为文艺的消费者,人民的消费需求呈现差异化,审美需求愈丰富,对文艺发展的要求也愈高。这不仅体现在人民对文艺作品的接受能力与满意度,而且体现在人民群众对文艺活动的参与度,后者更容易使人获得满足感、幸福感。人民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文艺活动,自主表达文化意识,进行文艺创作的愿望更加强烈,一方面,参与主体覆盖各个年龄阶段,例如青年人群体刮起说唱风和街舞风,中老年群体跳起最炫广场舞等等;另一方面,文艺新形态的不断发展,例如相声重回市民生活,网络文学异军突起等等。这些新变化展现了人民多层次的需求,体现了人民的基本文化诉求,由此可知,呼吁高质量的文艺产品的生产的迫切性。
第二,持续发挥文艺热爱人民的品格以拓展“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文艺具有认识功能、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能够引起人们思想的共鸣,使人愉快,在心灵上给人启迪,陶冶人的情操。文艺热爱人民,就要深入现实生活中反映人民的呼声,更要站在人民立场,感受人民的冷暖,坚守道德正义,惩恶扬善,燃起人民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激发人民群众的文艺创造活力,引导群众在参与文艺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营造文艺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激励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因此,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以细腻的笔触、高昂的激情、动人的旋律、生动的形象,记录人民的生存状态,反映人民的精神状态,站在时代前沿,吹响时代号角,保持正直的良心,不能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迷失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彰显时代精神。
第三,始终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在国家各项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和执政能力,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其中之一,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6]。党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把握文艺的方向,增强文化自信,要求运用文艺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双管齐下,依法管理文化市场,营造有益于文艺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学习教育,引导文艺工作者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调动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完善文艺扶持政策,制定落实有利于文艺繁荣发展的酬劳和奖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