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莲子可以补脾胃,大家知道,脾主固摄,脾气足,则收摄水液的作用就强。另外,莲子的皮也能起到收涩作用。
这是莲子一个不被人重视的作用,李时珍认为莲子可以“强筋骨”,《日华子本草》认为莲子可以“治腰痛”,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莲子可以补脾祛湿,滋生气血的缘故,所以唐代的孟诜说莲子:“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血气。”气血充足,脾气健旺,则经脉、筋骨强健矣。
讲到这里,我们得总结一下了,让大家知道怎么选择莲子。现在市面上的莲子,有几种制品:
去心白莲
中医叫莲子肉,是莲子去掉心和皮的,是白色的,叫白莲子,中药店叫莲子肉。这种制品可以补脾,一般人都可以用,对于孩子尤其适合,所以,孩子补脾,就选择这个白莲子。去心红莲
这是保留莲子皮的,但是去莲子心。传统认为红莲除了补脾,还有养血的作用,对于气血两虚之人比较适合。另外,红莲的皮有收涩作用,对于精气不固、有各种下泻症状的人尤其适合。带心红莲
这是没有去心和皮的,除了补脾的作用,还同时可以泻心火、固摄精气。对于心肝火旺,同时需要滋补的人,这个品种比较适合。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输出了不少“营养观点”,金句频出。日前,他的一句“以精制碳水化合物为主导的饮食营养方式,很难支撑我们活到90岁以上”引发热议。为什么张文宏会这么说?我们时常听说的“精制碳水”到底是什么?
何为“精制碳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师蒋虹介绍,普通的大米和面粉类食物属于碳水化合物,而精制的白米面以及蛋糕、甜点、奶茶等都被称作精加工碳水化合物。
传统的中式饮食中,米饭和面粉类食物的主导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特别是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早晚喝点粥或吃点面条是“标配”,对它们的依赖远超过蔬果荤菜。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这样的饮食模式虽然可以理解——老年人多数牙口不佳、消化功能弱,粥和面条易消化,但不值得推荐。比如,老年人由于代谢减慢,精白米面摄入多会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当摄入量超过人体代谢的需要时,会转换为脂肪积于肝内。
医生还发现,很多老年人蛋白质的摄入量远远不够。有研究显示,一直保持蛋白质日摄入量较多的人,90岁后丧失自理能力的风险显著降低。较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包括鱼、肉、蛋、豆类、乳制品、坚果、豆腐等。
“现在门诊中还有一个现象是胖老人在增加。”蒋虹通过仔细询问发现,很多老人代谢比年轻时差,但摄入量却不低。很多老人甚至替孩子吃剩下的食物,导致他们的摄入量不断增加。不仅如此,有的老人日常饮食太素,往往也会引起肥胖。有调查显示,纯素食人群中每年有不少被确诊患高脂血症。因为长期吃素的老人,营养、热量往往来自油、糖、盐等,动物蛋白摄入几乎为零,就会多吃精白主食。淀粉、油、糖等吃多了,原本以为安全健康的纯素食反而成了“三高食品”。
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喜欢喝粥、吃面?或许跟“嘴发干”有关。
进入老年后,唾液腺发生萎缩,唾液分泌随之减少,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不好吞咽、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很多人喜欢吃点稀饭或者带汤的面条。
其实,“嘴发干”的老人可在就餐前吃点鲜柠檬、酸萝卜等酸味食物,促进唾液分泌。在吃较为干燥的饼干、面包时,可放入牛奶或汤中浸软再吃。此外,每天坚持做舌头运动,比如用力伸舌、转动,有利于维持舌头灵活和味觉功能。
摘编自《每日商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