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荣荣
在幼儿园中,每天都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所谓一日活动皆课程,而幼儿正是在这些活动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获得与生活有关的各种经验,从而不断的探索与进步。《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位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爱模仿、无意注意占主导,其学习方式为游戏化的一日生活。因此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方式方法。
一、活动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激发幼儿兴趣
利用小班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景以及拟人化的游戏、语言等去开展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更有效的吸引幼儿注意力,专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在小班科学活动《谁的脚印》中,教师一开始以幼儿最感兴趣的故事《森林舞会》的形式导入,将教学活动的场地布置成了森林的场景,活动中从开始带领幼儿一起去参加森林舞会,在路上发现了不同动物的脚印开始进行探索,到最后给动物匹配脚印、和小动物一起狂欢结束,森林舞会的帮助贯穿始终,让幼儿一直沉浸在故事里,跟随故事情节边游戏边学习,持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小班幼儿的活动,还应遵循动静结合的原则。小班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长本身就很短,一般的集体活动时长在10-15分钟,如果一直让幼儿静坐不动,幼儿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幼儿会因左顾右盼、打闹、溜号等行为而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在活动中,一定注意动静交替,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观去学习,使活动更吸引枯燥。如:在语言活动中,我们不光是让幼儿坐在椅子上去听、去看图片,带可以带孩子们一起分角色表演,小班幼儿本身就喜欢模仿,正好提供机会让幼儿模仿活动中的角色语言、表情、动作等,特别是能老师、小伙伴又唱、又跳、又表演。既营造了活跃的气氛、增加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活动的组织也体现出幼儿的自主性,教师的专业性。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获得不同的经验
小班幼儿正处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阶段,对周围的事物很感兴趣,但是对于心理、行为的自控能力较弱。因此,丰富、多样的活动,正好满足小班幼儿新身感知、动手操作的机会,更重要的通过在多种活动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发现,拓展了幼儿的认知与经验,锻炼了幼儿多种技能协调发展。如:小班入园初期,为了增加幼儿对环境及老师的亲近感,我们首先开展了亲子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先对幼儿园的环境及老师有所认识、了解,消除幼儿自己入园时的心理紧张与恐惧。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快乐中秋、森林运动会、欢喜中国年等,让幼儿充分了解不同的活动增强认知,同时在不同的活动中感知、体验不同的活动内容、材料,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和快乐感受。
根据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活动的材料提供要有不同层次,以满足不同发展需要的幼儿,能够让每一位幼儿都能有体验的机会,如: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我们提供的材料尽量丰富、多样化,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组合,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我们提供了半成品、图示等材料,幼兒通过简单操作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位幼儿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并在不同的活动中不断的积累新经验,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三、适宜的评价策略,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信
幼儿的自信心能促进幼儿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并且愿意主动思考问题、大胆尝试,愿意与同伴、教师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对幼儿心理健康和认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的自信心的发展也正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一)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评价法
幼儿自信的表现是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观察的,因此,在幼儿的各个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并耐心的分析,实施有效的策略来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案例:
(二)家园互通评价法
幼儿自信心的行为表现可因环境而有所不同,有些幼儿在幼儿园不爱表现、没有自信,但是在家里确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通过与家长定期的沟通与反馈,可更全面了解幼儿行为表现、爱好,更好的开展适宜的活动,让每位幼儿积极、愉快的参与其中,获得不同程度的自信心。
(三)正面激励、有针对性的评价
对幼儿的评价一定要避免用否定的语言,这样不仅有损我们的师德形象,更会让幼儿失去自信心;我们要积极的利用正面的、有针对性的语言去评价幼儿,让幼儿向着好的方向去模仿、去行动,真正的做到从心理到行为上的转变,让幼儿获得正能量,实现良性循环。如: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可以用小班爱模仿的特点,请他向做的好的小朋友学习,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针对性的告诉幼儿正确的方法、方向,引导、帮助幼儿积极改正,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四、家园配合,促进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共同担负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我班坚持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线上分享、微信沟通等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及发展情况,同时听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亲子活动
如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面对陌生的环境哭闹不止,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前研讨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做小班入园适应。开展了“亲子体验周活动”,让幼儿在父母的陪伴下熟悉幼儿园生活,幼儿通过一周的提前适应,从心理上缓解了对幼儿的紧张与陌生感,同时也让家长对幼儿园的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
(二)家长助教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正所谓家园配合,让教育达成一致,才能更好的发展幼儿。活动的开展不能忽视家长资源,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使家长成为我们活动开展与实施的合作伙伴,也能极大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活动的质量。
总之,小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需要教师更耐心、细心地去引导,且要善于运用教育智慧,利用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想幼儿所想、玩幼儿所玩,教师要和幼儿一起游戏,创新教育观念,不断的更新活动的方法,能够充分的调动幼儿参与的愉快情绪,并在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