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1-07-22 00:49张小兵
成才之路 2021年2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意义小学语文

张小兵

摘 要:语文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积极挖掘语文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拓展语文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文章探究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策略,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0-0143-02

目前,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教师可在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不同学科,挖掘各学科的心理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语文课程包含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可立足语文教学的不同环节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借助多元形式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善人格,提升学生抗挫折能力与环境适应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助推学生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培育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与困惑,由此给生活、品德塑造带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以避免形成顽疾,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能防止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倾向,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有: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有积极的意志品质、反应适度、人格统一、人际关系和谐等。教师可参照心理健康表现,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教师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1.增进学生的互动交往

在语文学习中,互动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要关注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交往,以此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闭塞的问题,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基础。例如,可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保持愉快的学习状态。

2.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助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体现为学习兴趣、努力程度、学习目标、志向水平等。语文教材包含大量的有关刻苦学习的案例,教师可借助这些案例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好习惯,明确学习对个人成长以及社会发展的价值,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和富有激情的语言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3.锻炼学生意志品质

部分学生缺乏刻苦学习的意志品质,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挫折,经常选择放弃。因此,教师可针对学生的情况,在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毅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榜样。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不仅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还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启发,突破学习中的困难和阻碍,逐渐完善人格。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挖掘教材内容,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发挥语文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以教材为基础,并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在教学《钱学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朗读、分析课文,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奉献精神与钻研品质,并以问题挖掘课文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通过课文的主人公学到了哪些精神?受到了哪些啟发?今后自己应该怎么做?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顺利掌握课文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并从中获得启发。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教师要善于联系教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秀人物和典型事件体现出来的优秀道德品质、先进思想,以此升华学生的情感。

2.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同时也关乎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如果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是枯燥、沉闷的,那么就无法在语文学习中有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甚至出现消极心理,而这不利于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对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并通过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在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哲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可在课程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以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这则故事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可见,有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获得积极的教学效果。另外,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也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条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趣味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活动、诵读比赛活动、语文辩论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感染,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加强师生互动交流,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难题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积极的师生互动可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心理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了解到部分学生不理解父母,甚至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紧张,而这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于是,教师以课文教学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先让学生回忆与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然后再说说自己和父母间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接下来,让学生认真阅读这篇课文,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父子亲情,并换位思考,感悟父母为自己的付出,从而真正理解父母。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意义小学语文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