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晓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食用菌因具有高蛋白、低糖、低脂肪且富含多种氨基酸的特点,越来越为追求营养、健康饮食消费者的青睐,木耳、香菇、银耳、松茸、口蘑等,变成了百姓日常餐桌上的营养新宠。食用菌已成为继粮食、油料、水果、蔬菜后,种植业中的第五大农作物。近年来,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省多地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了脱贫增收,建成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哈尔滨食用菌产业集群也已初步形成。
拥有黑土地、无污染、低积温、大温差等上等适宜菌类生长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的黑龙江,出产的食用菌味道独特,营养价值高,因此备受消费者的认可和国内外经销商青睐,并且逐渐成为农民脱贫、走上致富路的一条重要路径。2019年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实现产值达202.63亿元。
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高达46.14%,森林面积2097.7万公顷,林区、山区常见的野生食用菌有20余种,常规种类的食用菌有黑木耳、滑子菇、猴头、香菇、平菇等,已经基本形成规模化生产。大小兴安岭地区伞菌和牛肝菌类的种类尤为丰富。珍稀菇类有姬松茸、杏鲍菇、阿魏蘑、鸡腿菇、榆黄蘑、白金针菇、大球盖菇、白灵菇、茶树菇和杨树菇等。[1]兼具食用与药用功效的菌菇有小白菇、鸡血蘑、猴头(猴头菌、刺猬菌、羊毛菌)、榛蘑(蜜环菌)、青蘑(平蘑、侧耳、北风菌)、香菇(花菇)等。被称为“素中之肉”、“蘑菇之圣”的毛尖蘑是大兴安岭特有的一种野生珍稀食用菌,所含营养成分是普通蘑菇的几倍至几十倍。具有药用价值的桦树茸(中国境内仅生长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属于药用真菌,有降三高、抗癌、抗衰老、防治艾滋病,预防过敏性皮质等功效。
2015-2019年,黑龙江省食用菌产量除在2016年出现低产量变化外,随后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的香菇(干品)产量较2015年增长了约3.5倍(见表1)。2019年,黑龙江省食用菌总产量达548372吨,绿色食品食用菌种植面积3.03万公顷,产量达184100吨;有机食品食用菌种植面积1.08万公顷,产量达1800吨。到2025年,哈尔滨市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覆盖率将达到80%以上,食用菌产品加工比重达到35%以上[2]。2020年,“中国食用菌之城”“世界黑木耳之都”牡丹江市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市,食用菌栽培量达到23亿袋(块),其中黑木耳、猴头菇产量位居全国各地首位,鲜品产量达到了114万吨,产值64亿元,食用菌产业拉动了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3]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将发展食用菌、中药材、马铃薯、蔬菜等经济作物,其中食用菌鲜品产量预计达到400万吨,种植规模达到75亿袋。
表1 2015-2019年黑龙江省食用菌产量发展情况单位:吨
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2020)
黑龙江省尚志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食用菌大棚3823栋。大兴安岭地区拥有食用菌标准化基地64个,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各地相继建立了毛尖蘑、羊肚菌、灵芝等多个真菌养殖示范基地。截至2020年7月,黑龙江省拜泉县共建有食用菌扶贫产业基地13个。黑龙江省林口县不仅建有黑木耳种植基地,还引进了地栽木耳、猴头菇、滑子蘑、灵芝、元蘑、榆黄蘑等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引导农民走上食用菌栽培的致富道路。
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为大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批准建设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其中黑龙江食用菌产业集群携手黑龙江雪花肉牛产业集群和北大荒蔬菜产业集群一同入围建设名单。
食用菌种植以其“短平快”的优势,成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选产业。近年来,黑龙江省多地区通过选择食用菌种植实现了农民的脱贫增收。依兰县团山子乡兴安村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于2018年实现黑木耳种植年产值600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717户1245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明水县,通过建立起多个食用菌种植基地,让建档立卡户获得打工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收益。拜泉县引入食用菌培育和种植,激发内生动力,帮助5062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带动贫困人口5020人就业增收。林口县有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个,食用菌经纪人达到50余人,通过栽培黑木耳、平菇、滑子蘑、灵芝、猴头菇等,安置贫困户和剩余劳力50余人,人均收入5000元。
黑龙江省作为食用菌产量大省,不仅多为绿色有机产品,且产品的质量高、营养价值高,食用菌的口感也为市场消费者所认可。但在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高产量、低产值是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明显的问题之一。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显示,2019年全国范围内(不含西藏、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等省区),黑龙江省食用菌产量位居全国第四名,但同全国食用菌产量第一的河南省相比差距较大,黑龙江省食用菌产量少于河南省近200万吨(见图1)。与此同时,尽管黑龙江省在食用菌产量上靠全国前位,但在实现产值上与产量不相匹配,2019年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实现产值达202.63亿元,仅排名全国第六位(见图2)。2019年,黑龙江省食用菌产量高出河北省32.85万吨,但产值排名却落后于河北省三个位次,实现产值比河北省少了29.76亿元。更值得注意的是,食用菌产量并没有排进全国前十位的云南省,在食用菌产值上却实现了高达242.82亿元,仅落后于河南省,位列全国第二。
黑龙江省的优质农产品以绿色、安全、营养价值高等特性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但优质的农产品却并未获得良好的高收益,这其中存在多种因素,也由此体现了为什么农产品产量大省却没有成为相对应的农产品产值大省。通过分析黑龙江和湖南两省食用菌消费的影响因素,两省食用菌品种相近,尽管黑龙江省食用菌在质量安全、营养价值、味道等方面都要高于湖南省,但在价格方面却远低于湖南省,并且湖南省的食用菌消费频率要比黑龙江的消费频率更高(见表2)。消费者购买食用菌更加注重的是产品外包装和口味以及产品的保健性和营养性,产品价格则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次要原因。南北方在食用菌消费上不仅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也和当地的饮食文化习惯有关。
表2 黑龙江省和湖南省食用菌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黑龙江省食用菌产品的推广与销售,不能仅是单纯的依靠实体店铺、展会及电商平台等,必须要同相关产业实行融合发展,尤其是要与旅游业、康养业、餐饮业等实现高效融合。为什么要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因为相关产业融合之后产生的利润要比单纯每个产业之和大得多,食用菌产业与信息、旅游、文化、康养、餐饮等产业融合的越明显,食用菌产业链就会延长的更深。黑龙江省食用菌产量虽大,但在2019年的实现产值上却与云南省相差40.19亿元,云南省食用菌产业之所以能够实现高产值和高收益,其主要因素在于食用菌产业同餐饮业、旅游业、康养业等进行了良好的融合发展。因此,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应有效利用产业融合这一高效路径,进一步健全食用菌产业链价值链,提升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
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黑龙江省应把握这一良好时机,合理布局食用菌区域性发展规模,通过提升药用食用菌的产品附加值,加快食用菌即食产品的研发生产,学习食用菌先进省份的优秀经验等,推进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壮大与快速发展。
食用菌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同样具有药用保健价值。食(药)用菌产业也被称为白色农业(微生物农业),富含的蛋白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还可以用于医药解决人类的某些重大疾病问题,在抗菌、抗病毒、抗癌、降血糖、降血压与血脂、利胆保肝、止咳平喘、健脾胃、调节免疫力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功效。灵芝、冬虫夏草、香菇、猴头菌、茯苓、银耳、牛舌菌、天麻等都是具有抗病治病和药用保健价值的食用菌。例如,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自古以来就被日本用于治疗胃癌、食道癌等,灵芝菌丝提取物(GLP)对肌性纤维恶性肿瘤有遏制作用,银耳多糖可以显著抑制腹水癌细胞DNA合成速率等。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学者将研究食用菌的使用价值转向食用菌的药用开发研究,除研制出食用菌保健食品、保健茶、保健酒、保健饮料外,还将食用菌制成口服液、胶囊、片剂、针剂等药品用于临床医疗。黑龙江省有着良好的医药制造业基础,生物制药是黑龙江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型制药企业如哈药集团、葵花药业集团、珍宝岛药业等通过对生产工艺的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对创新药、仿造药等的研发速度,完全有能力胜任对药用食用菌的开发与研制。伴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全面来临,黑龙江省在药用食用菌的领域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医药产业体系也将愈发健全。
大健康时代的到来,让市场消费主体越发注重饮食的营养性与健康性,但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使得上班族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传统的烹饪,于是,“开袋即食”便成为了健康生活与食品消费的新商机。“开袋即食”既可以保持食用菌原有的营养物质、食用功效及外形特征,又满足了年轻消费群体对零食式滋补营养品的需求。以京东网销售为例,百山祖牛肝菌酱位列日常调味品精榜第3名,金大洲旗下的金针菇、香辣木耳、香辣魔芋组合装位列无异味休闲零食榜第12名,菇滋菇滋香菇脆位列甜酸蜜饯果干榜第15名等。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要想获得高产值,就一定要在产品的精深加工上下功夫。2021年黑龙江省吹响了精深加工的“集结号”,将包括食用菌、马铃薯、中药材等16个子产业在内的现有农业细化,绘制了清晰完整的产业链图谱,从而快速实现各产业链完善和发展。哈尔滨市还将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品质冻干产品、干片产品、罐头产品、速冻产品、方便食品、即食食品和调味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引导培育鼓励尚志珍珠山绿色食品公司、三道菌业公司提档升级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业。[4]黑龙江省在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的同时,生产加工食用菌即食产品要选择那些符合消费主体喜爱的,口感更易被接受的品种,尤其在口味定位上,要注意南北方口味需求的差异。
2019年,云南省食用菌产量并未进入全国前十位,但其产值却高居全国第二位,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好,依靠的却不是产量,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首先,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定位准确,他们以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目标,将产业发展重点放在野生食用菌和高原特色食用菌上,打造一批野生食用菌保育及供应基地县和高原特色栽培食用菌基地县。其次,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建设科学化,选择适宜林地建设野生食用菌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建设菌种繁育培育中心,通过建设方便食品、调味品、保健品、日化品等食用菌产品生产线提高食用菌附加值。最后,云南省食用菌的畅销同旅游业密不可分,野生菌大量上市的季节,餐馆、酒店都有各自拿手的野生菌美食,其制作方法涵盖干炒、扣蒸、煲汤、生炸、生煎、烧烤、凉拌、火锅等多种烹饪技法,并且如鸡枞、竹荪、松茸等经济价值高的野生菌售卖价格可高达50元左右/斤。未来,云南省还将建设以食用菌为主题,民族文化、休闲康养相结合的特色小镇、特色村20个,特色食用菌美食街区30个。[5]黑龙江省及省内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好、较快的地市应尽早出台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本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研发品种等,尤其是对珍稀野生食用菌的品种保护、采集、加工、人工培育等方面要有科学的引导,在食用菌产品烹饪上也应充分体现出龙江美食的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