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
隨着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日益完善,国内大中城市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的能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相比之下,打造创新生态的能力,也就是整合创新资源要素并驱动生产力的能力,已成为决定城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关键一环。区域创新生态发展水平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产学研融合发展水平上。从近年宁波发展实践来看,产业技术研究院正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
虽然最终的目标和效果是实现产学研融合,但严格按参与主体来界定的话,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政产学研的研发联盟。由政府参与并发挥积极作用,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研发联盟模式,已被多数发达国家实践验证为一种成功的做法。这些国家的研发联盟运作方式大同小异,其中唯一明显的差别在于政府在联盟中的作用大小不一。比如,日本、韩国政府干预程度较大,而美国、德国干预程度较小,前者为政府主导型,后者为政府引导型。在各种类型的研发联盟中,政府通过制定出台法案、政策,或者予以资金支持来促进各方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共同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这些研发联盟为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以韩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在研发联盟的积极参与下,韩国建造了国内第一座核反应堆,实现了能源自立。以此标志性事件为起点,研发联盟在韩国推动技术国产化、开发国家战略储备技术、执行国家社会性科研任务等过程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1973年实现彩电国产化,1986年开发成功D-RAM动态随机存取储存器,2014年成功制造磁悬浮列车,这些里程碑式的技术成就背后离不开研发联盟的参与支持。完备的研发联盟体系带来的是科技创新的巨大发展合力。2019年,韩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约为764亿美元,占全国GDP的4.64%,该比重在全球仅次于以色列。
政产学研研发联盟在国家层面作用突出,在区域层面亦然。2019年,中共宁波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作出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决定,其中关于科技创新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联盟运营机制”,这既是对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成绩的肯定,也进一步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宁波市把大力引育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栽树工程”来抓,在探索有机整合政府、高校和院所、企业三方力量的路径方面,逐步形成了人才地方共建型、校地共建型、院地共建型、企业主导型等4种建设模式。这些模式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主导对象和市场化运作程度上,模式类型由研究院的功能定位决定。以人才地方共建型为例,典型代表有褚健牵头的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李泽湘的宁波清水湾智能技术研究院等,其功能定位侧重于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这类研究院由政府和领军人才共同主导,政府提供土地、资金和政策支持,公司的控股和运营为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实现了较高程度的市场化运作。在市场效益导向下,机构促进技术产业化动力强,培育新兴产业的潜力巨大。
从宁波产业技术研究院总体情况看,由于政府的积极参与,政策引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由于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与人才、高校、院所的合作机制,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由于立足产业特色优势,技术成果转化效果十分明显。研发能力、技术转化、服务企业、高端人才集聚等方面都做好了,打造优质的创新生态也就水到渠成了。这就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姚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