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世纪早期,欧美国家现代化进程势不可挡,在这一进程中,意大利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意大利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状况非常不满,他们以激扬的态势颂扬科学技术,一方面否认过去、开辟未来,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强烈的革命创新精神。意大利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的出现①,其中艺术家巴拉着力于探索物体不断变化的运动形态,并将其呈现出来。
本文主要以巴拉作品与动画中节奏与运动规律的联系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巴拉的绘画特点并简略分析其作品《用皮带牵引狗的动态》《阳台上跑步的女孩》的内容及其特点,其次简述动画初期发展情况,并简要分析动画中的节奏与运动规律的定义、特征及重要性等方面,通过相互结合、相互印证,讨论巴拉作品与动画中节奏和运动规律之间的联系,并从中窥析动画初期的发展对巴拉作品产生的可能影响。
关键词:巴拉作品;动画;发展;节奏;运动规律
一、巴拉及其作品
未来派艺术家巴拉(1871—1958年)为达到以静态画面表现形象动态感这一目的,到处寻求灵感之源。立体主义是其目的之一,但又区别于立体主义。如果说未来主义是着力于在作品中表现运动和变化,那么立体主义则是运用几何形体构成方式表现静态。摄影师埃蒂安·朱尔·马雷和安东·朱利奥·布拉加利亚试图用曝光时间和曝光次数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运动性。实验时,他们对运动着的人或动物连续拍摄或者间歇式拍摄,将最终的形象合成在一张底片上,即保留运动轨迹,以突出运动的印象②。巴拉对此的反应被突出地体现在了他的作品当中。
《用皮带牵引狗的动态》(图一)这幅作品表现了一条被皮带牵着快速奔跑的小狗形象。巴拉的这幅绘画作品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个女士牵着一只狗的形象,而是只选择了女士膝盖以下的部分。作品是如何表现出小狗奔跑的状态呢?自然状态下的狗有四条腿,而在巴拉的这幅作品中,狗的四条腿变成了无数条腿,这些腿的形状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形成了一个个类似折扇伸展开来的图形。与此同时,狗尾巴、狗耳朵、女士牵狗的皮带、妇女的裙子下摆及她的脚,也在原来的耳朵、尾巴、链子、裙摆和双脚上多了很多的“虚影”。画面上女士和狗脚下的道路,也因为巴拉的特殊处理而变得模糊不清,像开车时窗外飞速闪过的画面一样。这种动态的感觉,出现在同一时间、同一平面的画面上,使我觉得这只狗一直在画中疾驰。
巴拉追求的表现快速感和以静态画面表现形象动态感,在《阳台上跑步的女孩》(图二)这幅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他以摄影连续、间歇性效果及新印象主义点彩画法来表现女孩奔跑时的速度和动态感。《阳台上跑步的女孩》是点彩画法和未来主义中速度和动感的完美结合,也是写实造型和抽象表现的结合③。运动的物体在空间中所留下的多个渐进轨迹被全部包含在一个单独形象上,就像是一张底片多次拍照的结果。与未来派的其他画家相比,巴拉更关心作品中所表达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色彩的主观化处理,他致力于把作品与人的主观思想状态相结合。
二、动画
(一)动画的初期发展
动画的历史很悠久,从两万多年前石器时代洞窟壁画上的系列野牛奔腾分析图可以看出,人类试图用笔或者石头来表现动作的形与影④,从另一方面显示了人类“运动着”的夙愿。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达·芬奇著名的黄金比例人体几何图上的4条胳膊,就是用画来表示两手上下摇动的动作。十六世纪西欧更是第一次出现了手翻书的图形,这与动画的概念也有相似之处。
真正能“动起来”的动画出现于十七世纪阿塔纳休斯·克舍尔创造的“魔幻灯”,又名Projector—投影机。原理是在一个箱子里放一座灯,在箱子的另外一边开一个小洞,洞上覆盖透视镜,将一片画有图形的玻璃片放在透视镜的后面,光照过玻璃片和透视镜,图形会投照在墙壁上。
十七世纪,在美术領域中,荷兰艺术家笔下首次出现了有怪诞含义的素描绘画。1830年,照相技术被发明后,整个绘画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摄影的发明使以高度写实为创作手段的写实主义风格面临被淘汰的局面,进而出现了以简洁概括为主的素描漫画风格。另一方面,为了反对照相精准的描绘力,追求绘画特色的风潮崛起,为后来出现的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打下了基础。十九世纪末,艺术界更是狂热地追求动作分解,以表现整体的运动感觉。
此外,早期的动画常被视为实验先锋艺术的一种。代表艺术家有芬兰的色维吉、瑞典的伊格林和德国的瑞希特。他们都是在1920年运用动画追求新艺术形式的画家。像德国瑞希特的画中重复出现的线性建筑图形,在不同的节拍下角度和大小距离的变化,使观者能够身临其境般获得欣赏建筑的体验,该作品的核心在于重新构建几何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
(二)动画中节奏与运动规律
节奏是一种“美”的表现,在动画艺术中,这种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观赏者的审美热情。节奏存在于所有的艺术种类中,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窗户,是与观赏者进行联结的纽带,能够促使作者与观众对作品产生共识。
动画作为一类特别的艺术,节奏是它最突出的表现手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缺少了节奏的动画艺术是没有活力的,总之,节奏给动画带来了充足的活力⑤。有了节奏,就有了艺术吸引力,才可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在动画创作中,如何把握好节奏尤为重要。一部动画作品最终能够成功,对节奏的控制至关重要。在整个动画创作中,动画剧本、人物造型、动作、镜头、剪辑、音效等各个环节都与节奏密不可分。什么样的作品更能够打动观众、感染观众?从头到尾一直是同一个节奏,同一个音调,波澜不惊,平平无奇,毫无亮点的动画类影视作品必定是大多数观众无法接受的。剧本、造型、动作、镜头、音效是动画艺术的主要传达途径,节奏最能说明一部动画影视作品的出彩程度。在整套动画影视作品中,节奏是任何环节都需要考虑的,这样动画作品才会从其他作品中脱颖而出。由此看来,在动画艺术创作中,对节奏的把握举足轻重。以迪士尼动画人物运动规律的动作分解为例:人物要表现出的一套完整动态动作分解开来就是一个个连续的静态动作,选取头顶为节奏点,以行走为例(图三),正常状态下的走姿头顶上下浮动的幅度不会很大,表现为迈腿头顶高、踩地头顶低的一种状态,如果将一系列节奏点连起来看则是波动很小的节奏,表现出稳重踏实的步伐。蹦蹦跳跳着走(图四),则动作幅度会大很多,迈腿蹬地后,身体继续下弯做起跳动作,这也是节奏的最低点,然后蹬地跃起,腿蹬直,甚至身体完全离开地面,这是节奏的最高点。节奏浮动很大,给人一种愉悦、轻盈的感觉,同时也彰显出动画人物愉悦的心理状态。在这里,如果去掉了节奏,就很难表现出这种特殊的身心状态了。
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观察《用皮带牵引狗的动态》中所呈现出来的节奏感。横向看,狗的4条腿、狗的尾巴、拴狗的链子、人物的脚以及裙摆,都画成了扇形的虚影状,使人感觉到她们都在向前走,而走的速度怎么样,则可以通过狗与人以及地面平行的多条直线的数量看出来,她们不仅是在走,而且走的速度还很快。从纵向来看,狗和妇女的身高几乎没有明显的上下波动,这会给人一种稳定感,联系到实际跑起来的各种表现,说明她们是在匀速小跑,而不是迈开步子大跨步地奔跑。这里的节奏感运用得恰到好处,很明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主题思想,给作品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从而引起观众心底里的共鸣。《阳台上跑步的女孩》这幅作品,最直观的是一个女孩在迈着步子小跑,然后再以女孩的脚底为节奏点,这些点连在一起看,能看出这个女孩跑起来不只步子迈得小,脚底与地面的高低起伏也很小,步与步之间的距离几乎是一样的。这幅作品很好地诠释了巴拉作品的运动型特点,保留了运动轨迹,突出了对运动的印象,而且这两幅作品在节奏上的差异性,更为作品添加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运动规律的妥善运用可以让动画形象更具生命的真实感,角色的动作更加切近实际生活,将虚构出的人物形象、动物形象,变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甚至可以让动画的主体为非活物。运动规律的运用同样可以打造动画形象的性情特征,通过动画角色细小的动作调整,展现不同的思想与情绪,构建出虚构形象的心理世界。
动画只有通过一定的运动规律才可以使要表达的人类或动物的动态和动势合理、自然、通顺。例如,动物的运动有跑、飞、跳、跃、游、走等,人的运动包括行走、跑步、弹跳等,正常状态下的天气现象,如云、雾等。如图五所示,青蛙的跳跃是有其运动规律的,遵循了“起跳—着地—弹跳—跳出”这一规律。《阳台上跑步的女孩》中描绘的女孩也是遵循了两脚轮流前进这一运动规律的,而一套动作如果不遵循运动规律会怎么样?还是以青蛙跳跃(图六)为例,如果把“落地”这一环节去掉,着力点消失,会导致青蛙跳跃缺失了跳起来的推动力,这是不符合运动规律的,就不能完成跳跃的动作。跳跃的人也是,失去了“落地”这一跳跃的关键动作,是不可能正常完成动作的。因此“落地”這一动作不能少,需要它来衔接整套动作,表现动作的合理、自然、顺畅。
三、结论
(一)巴拉作品与动画中节奏与运动规律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巴拉的作品追求速度、力量以及运动感。其中,运动感是他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在他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狗以及人看似跑动起来的运动痕迹,这是巴拉遵循了运动规律以及视觉暂存现象所给我们带来的感官冲击。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动画,如果我们将它们分解为逐帧动画,再把它们和巴拉的绘画放在一起,就能找到二者的相通之处。
绘画和动画虽然使用的媒介不同,但是达到了同样的效果,使我们看到所表现的对象处于运动状态。本文简单说明了巴拉作品显示出的动感与动画中节奏以及运动规律之间的一致性。
(二)动画的发展对巴拉作品产生的可能影响
动画被视为前卫艺术的一种实验,在这之前它首先属于艺术,而且和艺术门类中的绘画关系紧密,从远古的石窟壁画、墓室装饰画到达·芬奇的黄金比例人体几何图,再到“魔术幻灯”摄影技术的发明,无一不是通过绘画再结合各自的表现方式来显示人类“运动着”的欲望。尤其在绘画领域,在摄影技术被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寻求新的变化,要么放弃写实主义开始创作素描漫画,要么反对精确描摹开始追求各自不同的绘画特色。
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家巴拉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照相技术的影响,他着力在艺术创作中表现运动和变化。为了保留运动痕迹以突出运动印象,巴拉采用了照相实验中曝光时间和曝光次数的方法来表现个体的运动感,最终将形象合成在一幅照片上。在他的艺术作品中,重复出现的动物与人类四肢等图形,在不同的节奏下角度和速度频率等的变化,使观赏者能虚拟感受动物及人物的动态,作品展现了动物、人物的“运动”过程。20世纪上半叶,在动画早期发展的绘画领域,巴拉作品的这些特点与这一领域许多艺术家所追求与表现出来的思想和作品有诸多相同之处,以上这些发现使我认为巴拉也受到了当时动画发展的影响。
作者简介
马素君,女,宁夏银川人,宁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邓吕洁.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2]Mali.动画的起源和发展[J].电影文学,2001(8):1,35-45.
[3]王璐.浅析动画中的节奏美[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4.
[4]曹伟.动画角色运动规律的分析与运用[D].保定:河北大学,2018.
注释
①黄飞:《未来主义空间中的信息传播与体验》,长沙:湖南大学,2008。
②贾科莫·巴拉,雨燕:运动和电动序列.(2021-03-31)[2021-06-10].大师网.http:// www.dashi.cc/pic_content.aspx?id=4966.
③邓吕洁:《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④动画历史详解.百度文库.
⑤王璐:《浅析动画中的节奏美》,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