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翔
摘 要 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对篇幅较短的文章讲不深、讲不透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解读实践来进行一些探索,从而实现短文厚读、浅文深教,更好地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 短文厚读;深解
《陈太丘与友期行》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浅显易懂,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阅读障碍,结合书下面的注释,自己阅读、翻译、理解都不成问题。这样的一篇浅文、短文,怎么教?教什么?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和挑战。我曾经听过几位老师就这篇文章上的公开课,除了常规的梳理文言字词、句式之外,就是分析一下文章的内容,然后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拓展迁移和练习巩固上,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和厚度明显不够,让人听得很不过瘾。
《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文言文出自南朝宋刘义庆所撰写的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总共136字。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这部小说的的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明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这种经典的文言文本,每句话都意蕴深厚、耐人寻味,特别是里面的人物形象虽是简笔勾勒却是风骨卓然。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把短文读厚、浅文读深,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去领会魏晋南北朝时期仁人志士独特的风骨气质。
一、转换视角,别开生面
《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文章人物很简单,里面涉及三个人物:陈太丘、友、元方。其中元方是文中着墨比较多也是大家重点关注的人物,智慧聪明,人小鬼大,爱憎分明,个性十足。但如果只是围绕这个人物进行解读,视角比较单一,得出的结论似乎也过于顺理成章,对学生思维的引领和训练略显不足。其实我们不妨转换一下视角,文中还有两个人物,虽然涉墨不多,却也是耐人寻味。其中描写陈太丘的就两句话:“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这两句话简洁明了、干脆利落,很能体现陈太丘这个父亲的性格,约了朋友中午一起出行,时间一到,立刻离去,绝不拖泥带水,没有丝毫犹豫,这种性格可谓“方正”之极。很显然,陈太丘的这种个性对儿子元方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元方“方正”的个性明显是源自他的父亲,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和“元方入门不顾”这对父子对友人的行动和态度,一个“舍去”,一个“入门不顾”,两个人身上的那种果决与傲然简直是一模一样。
文中描写友人的句子比陈太丘稍微多一点,总共是三句:“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下车引之。”这三句话我们可以仔细梳理一下,最突出的就是友人的情感态度的骤变:尊、怒、惭。第一句话友人表现得彬彬有礼,在询问元方的父亲时还使用了敬称“尊君”,一切都很正常,是一个谦谦君子的形象。但是第二句则明显风云突变,友人在得知元方的父亲已经走了以后,勃然大怒,口出恶言。这里整个画风骤转,给人以非常突兀的感觉,明明是自己失约在前,怎么会突然声色俱厉、倒打一耙,蛮横至极,与前面问话时的表现判若两人,也与最后听了元方回击他的话,马上惭愧致歉的形象格格不入。一个人怎么会前后反差那么大,这里明显不符合情理。人们常说事情反常即为妖,我们不妨深入思考一下,友人之所以在得知陈太丘弃他而走便本能的勃然大怒,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友人的地位或者官职应该是要高于陈太丘的,在一个官本位的封建社会里,上级迟到、下属等候应该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即便是现代社会这种情况也算是正常。作为上司的友人,显然长期处于高位,已经习惯了下属即便是朋友对他的逢迎和迁就,以至于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已经没有了晚到一会儿就是失信于人的概念。这就可以理解,当他得知自己迟到了一会儿,陈太丘便弃他而去后,立即失态暴怒并口出恶言的反常表现。而地位较高的友人的暴怒反应又从侧面进一步烘托了陈太丘父子方正、耿直的性格,也充分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狂放不羁、不遵世俗礼仪的自由率真的本性。
二、紧扣单元目标,探求内在联系
这篇文章所在单元的总体目标要求是“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从单元总体目标要求这个思路探究下来,我们不难看出,元方的方正率真个性的形成与他父亲陈太丘之间的紧密关系,甚至可以说元方就是他父亲的翻版。而元方对父亲的维护与尊敬也是不遗余力,我们来回顾一下那段回怼友人“无信”“无礼”的经典语言:“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段话表面看是对友人的行为逐一进行批驳,实则暗含对自己父亲的赞扬和维护。“君与家君期日中”,这句话把友人和自己的父亲放在一起,两个人平起平坐,且有一个简单的契约约定“期日中”,然后接下来对友人的行为逐一分析,指出错误所在,可谓招招见血,直指要害。其实这里面还暗含把友人行为与自己父亲及自己的行为的一个对比:友人是“日中不至”,陈太丘则“过中不至,舍去”,一个拖拉散漫,毫无契约精神,一个诚实守信且果断决绝,决不迁就放纵,对比强烈,看了让人大快人心;友人是“对子骂父”,元方则“对(恶)友护父”,突出了家风淳厚,父子情深,让人感慨不已。至此,友人“无信”“无礼”的形象,而元方父子“有信”“有礼”且“有据”“有情”的形象越发鲜明。
三、精讀文本,咬文嚼字
解读文本我们一定要抓住“以本为本”这个原则,精读文本,逐字推敲,前后勾连,这样往往会有独到的发现。文中元方回答友人提问有一句话:“待君久不至,已去。”这句话中有一个“久”字,颇耐人寻味。在面对友人“尊君在不”的发问时,元方显然已经了解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从他的回答中我们就能感受到一个孩子对父亲的维护。但是细品这句话还能发现一个孩子的机灵,他的父亲陈太丘是一个不遵世俗礼法、果断决绝的人,与友人约定时间一到,便立即离去,没有丝毫的缓冲余地,这估计也是友人生气暴怒的原因之一。但是元方在回复友人的问题时,悄悄地加了一个“久”字,“待君久不至”,一方面说明父亲等了友人很长时间,对你已经仁至义尽;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友人的拖拖拉拉、不讲信用,为后面强力批驳友人“无信”“无礼”埋下了坚实有力的伏笔。一个“久”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聪慧,更能体会到他对自己父亲不遗余力的尊敬与维护。至此,这对父子的形象越发生动饱满,父子之间浓郁的亲情也是跃然于纸上,让人赞叹不已。
教授这种短文、浅文,要想让课堂丰富且有深度厚度,必然要求老师有独立创新的思维品质,也只有具备了独立创新的思维品质,才能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进入文本,引领学生以本为本,认真细致地去品读文本中每一个字,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思考、探究的乐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和思维水平。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从以老师讲、灌输为主的“讲堂”变为以学生学、探究为主的“学堂”。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学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