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下PICC置管肿瘤病人的效能探究

2021-07-21 07:48李肖莹林雪梅吴美玲黎少枝
全科护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居家护士管道

李肖莹,林雪梅,吴美玲,李 颜,黎少枝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健康的追求更为理性化以及就医理念的转变,能够意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伴随着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医疗服务领域也受到健康经济因素的驱动,“互联网+”医疗服务成为医疗服务技术变革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已成为当今医疗服务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本研究主要就基于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肿瘤病人的效能探究。原因在于大多数肿瘤病人承受着极大的病痛折磨,术后需要行化学药物后续治疗,故为了减少频繁穿刺对病人血管的损伤及保护外周血管,PICC置管是应用于临床作为静脉化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可以为病人提供长期的静脉通路。但是有的肿瘤病人存在化疗间歇期,间歇期在家中对PICC导管的自我管理,直接影响其使用时间,故病人对PICC置管术后相关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2]。但往往病人对于常规的干预模式的指导知识严重匮乏,导致在间歇期病人导管进行再次维护的频数及例数增多,为病人及医院均带来较大负担,且易引起血管损伤出现血管性并发症。故对于PICC置管病人,术后相关知识的宣教极为重要。基于互联网联合居家照护模式的延续干预是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指导,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加强病人对PICC管道的管理。但应用于临床的价值未进行深入探讨,故本次研究对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应用基于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获得病人家属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后。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行PICC的肿瘤病人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24~65(51.23±4.65)岁;胃癌12例,肺癌8例,直肠癌5例,子宫癌1例;肱静脉穿刺12例;贵要静脉穿刺14例。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25~64(52.03±4.71)岁;胃癌11例,肺癌7例,直肠癌6例,子宫癌2例,肱静脉穿刺13例,贵要静脉穿刺13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行恶性肿瘤切除术需继续予以维持化疗的病人;年龄20~65岁;具有正常的沟通及理解能力,能应用智能手机中的各种交流软件的病人。②排除标准:依从性差的病人;情绪极度悲观的病人;治疗过程中死亡的病人;既往有血栓形成的病史;存在视听障碍的病人。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常规的干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病人进行PICC置管术后,由责任护士发放宣传手册并口头详细告知注意事项,尤其与病人家属进行详细沟通。通过与病人的沟通评估病人心理情况及依从性,再进一步交代病人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侧重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面对面护理流程示范及观察指导。出院前由病人或家属复述一次护士交代的注意事项并由责任护士进行指导。出院后由门诊维护,3 d后将进行1次随访,由专业的护士进行维护。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基于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干预。具体采取的措施如下:①建立微信平台公众号,在病人出院前进行相关公众号二维码识别关注,并建立微信交流群。每3 d由1名专业的护士对公众号进行维护,宣传PICC相关知识。出院后每天让病人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将PICC情况上传至微信群,并对每位病人的PICC情况进行记录,根据病人PICC的情况进行点评并对做得好的病人进行表扬,让其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干预经验及方法。②每日通过微信群督促病人及家属将病人功能锻炼的视频上传至群里,对未进行功能锻炼的病人进行再次强调,让病人家属加大督促力度完成任务。此项操作每日17:00进行,每日进行1次。每周安排1名专科护士进行一场维护的视频直播,及时现场解答病人的疑问,让所有病人及家属均能理解。③每月利用微信视频功能组织1次延续性护理的相关知识讲座,由护士长针对不同部位穿刺干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重点讲解,两组均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病人置管后至拔管期间的导管维护情况,干预前后知信行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知信行包括:知识掌握评分、行为评分及态度评分,采用知信行问卷调查表[3]进行评分,知识总分11分,得分越高,说明病人知识掌握程度越好。态度评分:共有7个条目,最高得分35分,最低得分7分,得分越高,说明病人对于PICC导管维护的态度越好。行为评分:有6个条目,最高得分30分,最低得分6分,得分越高,说明执行力越强。统计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表1 两组置管后至拔管期间维护情况比较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知信行评分比较情况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对于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其管道维护质量尤为关键。但是在病人未进行化疗的间歇期,一般都于家中疗养,对PICC管道的干预重视程度不够及知识掌握不全面,导致病人在置管期间仍存在多次返院进行管道维护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对病人不利[4]。故在病人间歇期,病人PICC管道的维护对病人的影响甚大。常规的干预模式仅仅针对病人住院期间进行维护,对于间歇期的维护关注程度不够,导致其间歇期维护质量较低,对病人及医院均带来不必要的麻烦[5]。基于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的延续干预是直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与病人及家属进行直接沟通以达到延续性干预的目的,从而对病人进行指导,应用于临床的效果值得研究[6]。

基于互联网居家照护主要是网页宣传教育,通过发送视频、图片及语音的方式直接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并且可以随时进行知识的普及,尤其针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相关知识可反复观看,加强病人对于置管维护相关知识的掌握。其中,通过微信交流群,病人随时可将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护士进行专业详细的指导,可纠正病人的错误认知,减少在日常生活中对PICC管道的损伤[7-8]。针对问题较大的病人采取上门处理关怀的方式,同时也可进一步增强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强调在平常的生活中加强对管道的关注,态度的端正与积极[9-10]。每月利用网络信息、微信视频组织1次延续性护理的相关知识讲座,护士长通过对其维护相关知识的宣教,进一步加强病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11-12]。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维护率15.38%,低于对照组57.69%(P<0.05),频数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应用基于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的延续护理可减少置管后导管维护频率及次数。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微信交流群,病人随时可将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有护士进行专业详细的指导,纠正病人的错误认知,从而增加其对PICC保护的正确认知,减少对PICC管道的损伤,进一步减少其返院进行维护的次数及例数。

知识评分、行为评分、态度评分是评价病人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态度情况的评分,值越大,说明病人知识掌握程度越好,其态度及行为更有利于病人自我维护PICC管道[13-15]。在本次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知识评分、行为评分、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应用基于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的延续护理可提高病人对PICC知识的掌握及促进行为、态度的转变。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2%,低于对照组的34.61%(P<0.05),与姚翠媛[16]研究结果一致。说明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应用基于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的延续护理可减少病人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原因是病人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上学习更多专业的维护管道的知识,故减少其错误认知,使病人对自己PICC管道的干预更加的专业,并且病人可随时通过微信平台与护士进行交流,进一步减少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PICC对血管的维护,故其血管炎、局部感染等并发症均降低。

综上所述,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应用基于互联网居家照护模式的延续护理可减少置管后导管维护频率及次数,提高病人对PICC知识的掌握及促进其行为及态度的转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医疗卫生机构都在积极建设和完善自己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本研究的出发点就是从互联网的思维出发,通过互联网对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延续性的管理减少化疗间歇期内病人往返医院的次数,减轻病人的病痛以及经济方面的负担。

猜你喜欢
居家护士管道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大宝小神探·奇异的森林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