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阳、蔡振华
维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常会与一些新奇故障不期而遇。这些故障时而令人感到异常棘手,时而让人兴奋不已,它们在考验人的同时,也让其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如果人们能养成一种习惯,及时记录下故障的一些重要信息,就能为今后的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笔者结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故障现象、特点和形成机理的深入剖析,旨在总结出一些即符合本人特点,又能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笔者以为这不失为一条提高技术的途径,希望通过自己的这些切身体会来与大家分享汽车故障诊断的思路。
故障50
关键词:驻车和倒车传感器系统、倒车传感器
故障现象:一辆2014年产广汽本田奥德赛旅行车,搭载2.4 L 发动机和5 挡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14.2 万km。用户反映该车出事故后,换倒挡时仪表板就发出间断的2 声“嘀、嘀”响。
检查分析:据了解,该车是在本店更换了右后门、右后翼子板、后保险杠及相关附件后,交付车辆前发现,打开点火开关,将换挡杆换入倒挡时,驻车和倒车传感器的蜂鸣器发出间断的2 声“嘀、嘀”响,不断循环。维修人员试车发现,故障现象如用户所述。
驻车和倒车传感器系统由位于左侧行李厢区域的驻车和倒车传感器控制单元,位于后保险杠上的2 个拐角驻车传感器和2 个倒车传感器,以及位于驾驶员侧仪表板下方的驻车和倒车传感器蜂鸣器组成(图170)。当点火开关置于ON(II)位置且换挡杆置于R 挡位置时,驻车和倒车传感器系统启动,蜂鸣器发出“嘀”的一声并持续约1 s。
图170 驻车和倒车传感器系统
传感器通过发射超声波和接收障碍物反射的回波检测障碍物。当任一传感器检测到车辆附近有障碍物时,将信号传送到驻车和倒车传感器控制单元,通过驻车和倒车传感器蜂鸣器发出蜂鸣声提醒驾驶员。
根据驻车和倒车传感器系统电路图分析,车辆换倒挡后,驻车和倒车传感器的蜂鸣器鸣响,基本可以确定驻车和倒车传感器单元的供电熔丝(位于仪表板下的11 号)和G652 搭铁点没问题。
根据维修手册上“驻车和倒车传感器蜂鸣器鸣响模式进行故障排除流程”(图171),怀疑的可能故障原因有:右侧倒车传感器故障;右侧倒车传感器与驻车和倒车传感器控制单元之间线路故障;驻车和倒车传感器控制单元故障。
图171 驻车和倒车传感器蜂鸣器鸣响模式故障排除流程
拆下后保险杠,将左侧倒车传感器与右侧倒车传感器互换,打开点火开关换入倒挡,此时原先蜂鸣声由2 声慢速鸣响变成3 声慢速鸣响。由此基本断定原右侧倒车传感器内部故障(图172)。
图172 右侧倒车传感器内部损坏
故障排除:更换右侧倒车传感器,连接好倒车传感器的线束,安装后保险杠。将点火开关置于ON(II)位置且换挡杆置于R 挡位置时,驻车和倒车传感器蜂鸣器发出一次声音并持续约1 s,不再发出“嘀、嘀”声。由同事在车辆后部由远及近测试所有倒车传感器的工作情况,确认正常,故障排除。
回顾总结:本案例中,如果只是按照电子维修手册中给出的故障码流程进行排查,是无法找到最终的故障点。对于无法通过故障码流程排查出的故障,要对故障现象进行仔细确认。本案例中故障码指向自动制动保持系统,但故障现象中的仪表指示灯点亮的是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指示灯,最终我们也是通过仪表上的故障灯对相关系统部件检查,才找到了故障点。
故障51
关键词:车辆稳定控制系统、VSA OFF 指示灯、VSA OFF 开关
故障现象:一辆2012年广汽产本田雅阁轿车,搭载2.4 L 发动机和M91A 型5 挡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10.1 万km。用户反映该车由于仪表板上有多个故障灯亮,在其他修理厂更换了ABS 泵,结果只要起动发动机,仪表板上的车辆稳定控制系统(VSA)OFF 指示灯长亮(图173),后又更换一个新的ABS 泵也不行。
图173 防侧滑OFF 指示灯一直亮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接车后,先长按VSA OFF 开关2~3 s(图174),仪表板上的VSA OFF 指示灯无变化,说明VSA 系统出现故障。正常来说,当点火开关在ON 位置时,长按VSA OFF 开关2~3 s,VSA OFF 指示灯长亮,此时VSA 功能关闭。而再次长按VSA OFF 开关2~3 s,VSA OFF 指示灯熄灭,VSA功能恢复。用专用故障诊断仪HDS 检测VSA 系统无故障码。
图174 VSA OFF 开关位置
VSA 系统组成见本连载上期内容。查看维修资料,VSA OFF 开关是VSA 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VSA OFF开关故障,有可能会导致无法恢复VSA功能,出现VSA OFF 指示灯常亮的情况。
根据VSA 系统电路图得知,VSA OFF 指示灯是VSA 系统的关闭提示灯。除了VSA OFF 开关可以关闭VSA 系统外,VSA 系统的电源或搭铁故障也会使VSA系统不工作。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更换的VSA 泵需要激活才可以正常使用。
根据以上分析,该车故障可能原因为:VSA OFF 开关故障;VSA OFF 开关线路故障;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电源故障;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搭铁故障;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需要更新或学习;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内部故障。
维修人员首先断开VSA OFF 开关5端子插接器,对VSA OFF 开关进行测试。检查1 号和2 号端子之间的导通性,开关按下时导通,开关松开时不导通,正常;检查4 号和5 号端子之间的导通性,结果始终导通,正常。根据以上检查,排除VSA OFF 开关故障的可能。
拆下仪表,断开仪表插接器,测量仪表6号端子与VSA OFF 开关2 号端子的导通情况,结果正常。再测量VSA OFF 开关1 号端子与搭铁之间的导通情况,结果正常,排除VSA OFF 开关线路故障的可能。
检查驾驶员侧仪表板下熔丝盒内6号(7.5 A)熔丝(图175)、发动机舱盖下熔丝盒内2-2(40 A)和2-3(30 A)熔丝(图176),结果正常。关闭点火开关,断开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插接器,打开点火开关,分别测量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的12 号、13 号和30 号端子有12 V 电源(图177),结果正常。到此排除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电源故障。分别测量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插头侧的35 号和36 号端子与搭铁的电阻,结果正常,排除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搭铁故障。
图175 驾驶员侧仪表板下熔丝盒内6 号熔丝
图176 发动机舱熔丝盒内2-2 和2-3 熔丝
图177 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插接器
仔细按照维修手册的VSA 泵的安装流程操作时,发现当使用HDS 执行VSA 传感器中间位置记忆程序(HDS 上的选项是所有传感器学习),仪表上的VSA OFF 指示灯熄灭。到此找到故障点。此故障的原因是车辆在外面修理厂更换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后,没有使用HDS 执行VSA传感器中间位置记忆程序,导致VSA 调节器-控制单元处于未激活状态。
故障排除:通过使用HDS 执行VSA传感器中间位置记忆程序(HDS 上的选项是所有传感器学习)后,仪表上的VSA OFF 指示灯熄灭。使用HDS 检测VSA 系统无任何故障码,使用VSA OFF开关可以正常操作仪表上的VSA OFF 指示灯点亮,试车VSA OFF 指示灯不再点亮。到此故障排除。
回顾总结:本案例中,提醒我们对于这种执行单元的更换,一定要按照维修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可能这个过程有点繁琐,但却是最有效的。
故障52
关键词:车窗升降开关、线束插接器、端子
故障现象:一辆2020年产广汽本田凌派轿车,搭载1.0T 发动机和CVT 变速器,行驶里程3 700 km。用户反映车辆后排乘客发现左后门玻璃升降器开关失灵,但驾驶员车门上的升降器开关可以控制左后门玻璃升降。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接车后试用,打开点火开关,操作所有升降器开关,只有左后门升降器开关失灵,升起和下降玻璃全部无效,左后门门里板无拆装痕迹。
可能造成左后电动车窗失灵的相关部件有:左后电动车窗开关、左后电动窗电机、电动车窗总开关、电动车窗继电器、熔丝和车身控制单元等。
查看电动车窗电路图可知,电动车窗总开关可以操作左后电动车窗电机,这就可以排除车身控制单元(负责激活电动车窗继电器)、电动车窗继电器(给右前、右后和左后电动车窗熔丝供电)、仪表下熔丝/继电器盒内的D14 熔丝(同时给电动车窗总开关和左后电动车窗开关提供电源)以及左后电动车窗电机故障的可能。分析至此,故障的可能原因为:左后门升降器开关故障;D14 熔丝与左后门升降器开关之间线束故障。
拆下左后门升降器开关进行测试,结果正常,排除左后门升降器开关故障的可能。在断开左后门升降器开关的情况下,打开点火开关,测量左后门升降器插头侧的3 号端子与搭铁之间的电压,结果为0 V,异常,正常为蓄电池电压。再测量仪表板下熔丝/继电器盒上的B10(蓝色)端子与搭铁之间的电压,结果为蓄电池电压,正常。
关闭点火开关,测量左后门升降器插接器侧的3 号端子与仪表板下熔丝/继电器盒上的B10 端子之间的导通情况,结果为断路,异常。
断开左后B 柱内的左后门插头时,发现插接器上有一根蓝色导线的金属芯处于退出的状态(图178)。经修复退出的插芯后,再次测量左后门升降器插头侧的3 号端子与仪表板下熔丝/继电器盒上的B10 端子之间的导通情况,结果为导通,正常。到此找到故障点。
图178 插接器上有一根蓝色线插芯处于退出状态
故障排除:将左后门线束插接器上退出的端子装回原位,打开点火开关,操作所有升降器开关,确认所有升降开关工作状态和指示灯均正常,故障排除。
回顾总结:该故障可能是在车辆装配时,此处线束的端子存在松动退出插接器的倾向。但起初插接器端子恰好能接触,导致出厂检验和经销商PDI 检查时,车窗升降表现正常。可是当车辆销售出去之后,用户驾驶时经过颠簸路面,松动的端子发生了移位,导致断路。本案例提醒我们,对于这种线路故障,一定要结合电路图进行分析,尽可能缩小故障排查范围。这样可以让我们避开不必要的弯路,提升工作效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