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岚 张静
【项目简介】
徐州市北辰小学根据“北极星”象征之意探索学校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成功立项2019年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课程建设项目“向着明亮那方:‘北极星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为了让无形文化有形呈现,实现“以文化人”,学校基于“指引人生,点亮未来”的办学理念,秉承“基于学生需求、尊重教师冀求、关注家长诉求、恪守学校追求”原则,指向学校场域中每一个“教育在场者”,打造具有特色文化的育人环境,努力构建与“北极星”文化相匹配的特色育人课程体系并探寻有效实施路径。
摘要:徐州市北辰小学根据“北极星”特征探索学校文化及教育内涵,提炼出“点亮人生,指引未来”的办学理念。为了让无形文化能够有形呈现并实现“以文化人”,学校着力建构与“北极星”文化相匹配的特色育人课程体系并探寻有效实施路径,努力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发展的生命场域。
关键词:北极星;特色文化;育人课程;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5A-0017-06
徐州市北辰小学坐落于徐州市城区最北部,是一所经济适用房配套新建校,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北辰小学扎根于此,承载着此区域家长和学生的希望,即通过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个平凡而尊贵的生命绽放光芒。学校的文化皆由学校中“人”“事”“物”三个部分来承载和体现,而“人”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学校范畴中的“人”除了学生,还有教师和家长。这三方的“人”共同作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才能真正落地。学校立足学情、校情,尊重学生、教师、家长的现实发展需求,努力建构“北极星”特色文化育人课程并探索有效的实施路径。
一、“北极星”特色文化育人课程的开发背景
(一)基于学生的需求
本校大多学生家庭的父母忙于生计,家庭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一些学生习惯不够良好、发展不够均衡,缺乏自我认知、对未来没有规划。但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学生需要学校為其确定科学的素养目标,设置契合的课程体系,建构和谐的学习样态,以完整的方式育完整的人,为未来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尊重教师的冀求
北辰小学是一所新建校,学校46名教师员工中入职3年之内的教师有35名,占比约80%。这些青年教师年轻灵活、学习能力强、满怀教育热情和理想,但也存在心理上不够成熟、教龄短、经验少、缺乏职业认知等问题。此外还有近一半教师存在学教不一致的情况。教师们迫切希望能够通过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培训使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尽快胜任教学岗位。从学校层面看,通过课程培育深度提升青年教师的全面素养,锤炼教师育人能力,也是学校整体特色文化课程体系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
(三)关注家长的诉求
北辰小学是经济适用房配套学校。根据学校相关调查,学生家长中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仅有20%,有一半为高中及以下学历。虽然家长学历不高,但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依然非常重视,可受到知识面和眼界的制约,仅凭一腔热血来教育孩子,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家长群体希望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家校共育课程,以此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升全面育人效果。
(四)恪守学校的追求
北辰小学的校名来源于《论语》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学校希望可以像北极星那样,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教育主张和立场,忠诚而执着地为学生、为教师、为家长“点亮人生,指引未来”,陪伴北辰人向着明亮那方生长,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绽放光芒。
二、“北极星”特色文化育人课程的概念解读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和灵魂,是一种历久弥新的教育力量。正如叶澜教授提出:“学校文化个性的形成取决于学校领导对自己学校历史中形成的文化传统的把握和辨析,对当代社会变化和学校大文化特征的把握,以及对目前师、生状态和他们不同生活背景中形成的文化特征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体现和适应本校办学理念的文化追求”[1]。北辰小学在濡染集团校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结合本校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实际情况,提炼和建设“向着明亮那方——北极星特色文化”,并探索与其对应的特色文化育人体系。
“北辰”即“北极星”。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北极星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星,位置相对稳定,不易变化,象征着不离不弃的守护和坚定陪伴。第二,北极星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具有指引人生方向,指示到达目标的意义。学校用“北极星”隐喻“点亮人生,指引未来”的教育追求,意即教育要指引人生成长的方向,帮助儿童追寻人生的梦想,同时关注儿童全人发展,聚焦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完整、个性鲜明、有理想、会生活的儿童,为他们实现梦想创造可能。
三、“北极星”特色文化育人课程实施路径
“北极星”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即为“北极星”特色文化育人课程的构建和实施。
(一)“指引”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点亮”全面发展未来
北辰在深入研究学生发展状况和成长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建构了“一核两类四维”的“北极星”课程体系。“一核”是指以“远志向”这一育人目标为内核,强调志向远大,成就自我,注重学生个人价值的彰显,是“北极星”课程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四维”是指素养目标的四个维度,即“正品行、有活力、会审美、乐创想”。根据素养维度的指向,把课程模块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两大类,来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
1.优化基础课程,实现学科育人。基础课程指向国家课程,是为了学生发展夯实基础,打下底色。北辰进行基础课程的主阵地是“启辰”课堂,它是实施“北极星”课程、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的主要路径。“启辰”课堂以“质疑—思考—交流—分享—拓展”为基本样态,以“启德、启能、启真、启智”为习得目标。各学科团队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不断地课堂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各自学科特点的“启辰课堂”学科化样态(见表1)。
各学科“启辰课堂”在基于本学科素养和尊重学科特质的前提下,在课堂实践过程中采取实施学习前测的特色学习样态。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2]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方式、智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了学生学习生长点的不同,并且网络的普及使得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也会无形中拉大这一差异。北辰各科教师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学情,在上课前会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前测,之后根据具体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各学科启辰课堂应基于自己的学科素养、尊重自己的学科特质,并在课堂实践中努力遵循以下课程教学策略:大主题分析目标,大单元整体设计,项目化开展学习。在学科教学实践中,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并超越教材,或选取或重组或创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育人价值,从以下方面入手,努力实现自己学科独有的育人样态:发展整体涵育的核心素养,立足于有情有趣的儿童视角,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植集团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坚持五育并举,尊重儿童的个性选择。
2.丰富拓展课程,实现全面育人。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在拓展课程中学生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满足是检验课程实施的重要指标。在一核四维的指引下,学校以实现全人发展为宗旨,把儿童的兴趣、经验、需要与成长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设计了既有机融合又相互补充的特色课程、社团课程、主题活动。拓展课程指向校本特色课程,极大丰富了课程样态,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涂抹了一笔亮色,同时也实现了综合育人,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图1)。
以特色课程中的“职业启蒙课程”为例,依照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职业启蒙的最佳时期是3~12岁。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体验活动,能够帮助儿童探索世界、认识社会和了解自我,对其成长与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北辰小学大部分家长或缺乏这方面意识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导致学生此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为了让学生更能适应未来发展,拥有真正远大志向,学校开设“职业启蒙”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职业多样性、感受社会发展、学会合作进取、实现自我认知、建立职业意识,走好个体社会化的第一步。
“職业启蒙”课程主要包含“职业认知、职业体验、职业规划”三个单元内容。在“职业认知”单元,分别通过读一读、聊一聊、讲一讲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职业有初步的认知。读一读,通过阅读《我们的一天》《不同的职业》《大人每天都在做什么》《揭秘职业》《长大以后做什么》等绘本,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色彩丰盈的图画以及富有童趣的语言中观察、认知、探索和体会工作的意义;聊一聊,让学生相互聊聊自己父母的工作,在进一步了解工作的同时体会父母的辛苦和不易;讲一讲,邀请劳动局专业人士和学生最想了解职业的代表来讲一讲,让学生可以从更为专业的角度认识职业。在“职业体验”单元,教师设计了“参观学习”“职业演习”两个主题活动。首先按照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选择了5种职业来参观学习,让学生在参观不同的职业过程中体会到科技和知识的力量。基于学校是一所新建校,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校园绿化和学校管理需要群策群力,学校开设了“我是校园小主人”这一职业演习综合性活动,为学生在校园中创设丰富的真实情境,去体验各种职业(图书管理员、设计师、园艺师、农场主、推销员等)的酸甜苦辣,同时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发展与管理之中,培养主人翁意识,体验成就感和自豪感。在“职业规划”单元,学生通过“职业情景剧”比赛、“制作我的个人简历”、“梦想心愿瓶漂流”等系列活动,对职业规划有了初步认知。
学生在此课程中不断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并通过一系列的职业体验从关注自我拓展到关注他人,体验不同职业的快乐与艰辛,在职业体验中增强劳动意识,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培养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培养自主管理能力以及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职业兴趣,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
(二)“指引”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点亮”职业发展未来
北辰小学是所年轻的小学,全校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因此教师发展尤为重要。学校首先对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思考、梳理和设计;秉承“按需施训”原则,着力抓住教师专业发展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实施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情况教师的发展需求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学校为教师量身定制了“教师生长课程”,由“职业认知课程”、“职业规划课程”和“专业赋能课程”三部分组成。
1. 职业认知课程,加深教师职业理解。学校近一半教师为非师范专业毕业,对教师职业缺乏清晰的认知和深刻的理解。基于这一现实情况,学校开设了职业认知系列课程,这一课程包括采用问卷和访谈结合的形式了解新任教师发展需求,开设师德师风教育培训以及教师职业讲座等。青年教师通过课程更加深入地进行自我认知、了解教师职业特征与专业要求,了解教师权利和义务,知晓教师职业道德,明晰专业发展方向,进而主动加强专业学习,积极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尽快成为一名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教师。
2.职业规划课程,引领教师主动发展。除了学校为教师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之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更离不开自身的不懈努力。因此,激发教师内驱力,唤醒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可促进教师个体主动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设置了职业理想教育、制订成长规划、建立成长档案、每周千字反思、伙伴共同成长等一系列的职业规划内驱课程,引领教师主动发展。
3.专业赋能课程,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师要想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更稳健,最终取决于其专业水平。学校分别为入职一年(适应期教师)、入职两到三年(发展期教师)、入职四到五年及以上(成熟期教师)的处于不同发展状态的教师打造个性化发展方案。针对入职一年处于适应期的新任教师,学校开设“北极星”绘本阅读、“成长共同体结对”、“三字一话”基本功培训,以及“共读一本好书”等课程,助力新教师顺利启航。针对已经入职三年处于发展期的年轻教师,学校确定“一节好课”研讨、“一个课题”培训、“一场教学素养大赛”等课程,引领年轻教师有效提升专业素养,打好自主发展基础。针对入职5年以上的成熟型教师,学校开展“项目化学习设计”培训、“学科育人”教研展示、“我和专家研磨一节精品课”等课程,促进教师们在实践中反思悟道、持续发展,更具研究力、驱动力和影响力。
(三)“指引”家长教育水平提升,“点亮”家校合作未来
教育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均扮演重要角色,缺一不可。但北辰小学有不少家庭实际上是处于“教养分离”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指引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开展了“家校共育”系列课程,着力提升家长综合素质,真正形成家校共育局面,达成1+1>2的教育效果。
1.陪伴课程,让有效陪伴落地生根。很多家长工作忙碌,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有时在孩子身边,也经常手机在手或心不在焉,因此陪伴质量不高。所以对很多孩子来说,家长的优质陪伴逐渐成为了奢饰品。为了让孩子在父母的有效陪伴下健康成长,学校倡导家长开展“有效陪伴520活动”(即一周陪伴5天,每天陪伴至少20分钟),使亲子陪伴在时间和質量上有了有力保障。在陪伴形式上,针对学生爱游戏和爱运动的特征,举办亲子运动会,在亲密无间的游戏中,使有效陪伴落地生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亲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最重要的、第一位的工作。”[3]父亲自身具备的果断、勇敢的品格以及男性化的处事方式对子女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母亲所不能给予的。但学校调查显示,当前父亲的教育和陪伴存在严重缺位,为了使父亲教育得以归位,北辰小学还定期举办“牵手好爸爸”主题系列活动。
2.指引课程,让家校联合协同发展。很多家长知道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也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奈何不知道方式方法,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经过细致的调查和数据梳理,根据家长需求设计家长指引课程,通过每学期的家访(学困生必访、贫困生必访、留守儿童必访)、家长会、家校携手制订“家校共育空间公约”、家长培育系列讲座等,多点入手,指导和引领家长深入学习和领悟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协同促进学生成长。
3.共成长课程让家庭教育高质提升。对家长而言,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需要借助课程和教育资源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与子女一同成长。学校开展亲子共读课程时,让父母拿起绘本,于每天固定时间与孩子共读,这不仅促进了亲子互动,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学习型家庭氛围。此外,家长的工作涉及各行各业,生活背景和兴趣特长也有所不同,因此学校开设“辰爸辰妈做老师”家校共育课程,邀请家长进入校园来当老师,将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讲授给学生。这个过程中既可以促进家长梳理工作所得提升工作能力,又可以拓宽学生眼界、丰富学校课程,更可以使家长和学生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四、向着明亮那方:“北极星”特色文化育人课程实践的成果与展望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北极星”特色文化育人课程在不同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普遍提高。在“北极星”特色文化育人课程的影响下,辰娃们逐渐变得更自信、有活力、爱思考、会创造、能合作,仅去年一年就有74人在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项。二是教师专业水平得以飞速发展。绝大部分青年教师在这一项目引领下,在成长共同体中获得快速成长,在省市区级的刊物、课题、各类比赛中均能看到北辰老师们的身影。三是家长教育水平得以明显提高。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开始发生转变并付诸行动,越来越多的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教育中,教育方式方法也显著提升,尤其是辰娃的爸爸们在家长会、学校亲子运动会以及家长群里愈加活跃。四是学校办学水平得以显著提升。三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徐州市智慧校园、徐州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鼓楼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鼓楼区“彭城恩师”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同时还获得了国际Star T项目式学习共同体项目学习评比优秀组织奖、第十二届“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优秀团体奖、鼓楼区第三届小学英语课本剧展演一等奖……
发展没有最终目标,只有永恒的追求。展望向着明亮那方“北极星”特色文化育人课程实践,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设计打造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以更有效地对课程、课堂、学生、教师进行合理评价;需要进一步利用各种平台及资源,构建更多精品课程,打造品牌课程;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促进对教育资源的优质转化。
参考文献:
[1]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8):10.
[2]杨宏权.读懂学生,从学习前测开始[J].教育与管理,2013(4):34.
[3]卢清,曾彬.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79.
责任编辑:李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