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华
【摘要】数学学科知识的考查都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必须准确理解题意才能够在应用数学知识时不会出现错误.而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能够有所提升.高中阶段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在文字中能够隐藏的条件越来越多,高中数学教师若是想要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就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此本文将主要研究阅读教学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阅读学习法;高中生;数学
引 言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数学学习所必需的一项学习能力,是高中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重视,在学生出现因阅读不仔细、理解不到位的情况时总是将问题归因于马虎.可是这种归因并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依然不足,这是不利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利用阅读学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使学生得到更加高效的发展.
一、将阅读学习法应用在数学预习之中
阅读学习法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教授学生阅读分析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目的.阅读学习法的主体是学生,高中生自身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传统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得高中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方面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要想切实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意的是在使用阅读教学法进行教学时需要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高中生受以往学习的影响在心中阅读与数学是完全割裂开来的,因此,此时数学教师应该先选择一些比较轻松的途径去引导学生主动地将阅读与数学相结合.数学预习是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的环节,一来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在自习的过程中完全能够了解基础的数学知识,这样在课堂教学时就能够节约更多的时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二来高中数学知识难度较大,若是将全部的知识都放在课堂中进行教学,为了保证课堂教学任务能够完成势必会压缩学生的思考时间,那么就很难实现理想状态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重视预习则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不少高中生都不重视预习,随意敷衍,部分学生可能就是随便翻了下书,并没有真正地理解.除此之外数学预习效果不好也可能是由于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不佳,难以找到预习的重点.为了提升预习的质量,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阅读学习法应用在数学预习之中.首先,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可以围绕着教材中的概念性知识展开,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去找到答案.其次,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答案的机会,教师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提问学生答案来源、是如何得到答案的、学生是怎样理解的等问题.最后,通过学生的回答,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答案中分析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并且在概括和总结预习情况的过程中就学生数学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例如,在进行“集合”的教学前,教师就可以将阅读学习法与数学预习相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需要学生掌握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则是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正确地表示集合.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预习任务,此时要强调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比如“认真阅读教材,通过预习自己尝试概括出集合的含义是什么?表示方法是什么样子的?常见的表示方法有哪两种?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要求学生将答案写在纸上并标注出答案的来源以及分析方法.然后,教师在学生预习之前也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阅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性.在课堂教学时,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说明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较弱,并且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说明学生阅读预习中错过了哪些细节,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高中生建立数学阅读意识.
二、利用阅读学习法培养数学阅读习惯
阅读学习法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最为有效的体现就是高中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中生需要养成阅读标注的习惯.阅读标注实际上就是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内容或者阅读数学题时能够从阅读内容的文字表达中发现隐含的数学内容.根据心理学上倒摄抑制的影响,高中生在阅读到后面的内容时很有可能会忘记前面的重点,这种情况若是出现在数学学习之中,那么学生很有可能会将数学题做错,也有可能无法正确理解数学知识点.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标注的良好数学阅读习惯.以“随机抽样”教学为例,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是从总体中逐个地进行抽取,但是都是不放回抽样.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上就此特点进行挖坑,如“从100件玩具中随机拿出一件,放回后再拿出一件,连续拿5次,是简单随机抽样”让学生进行判断.若是学生没有养成阅读标注的习惯,那么学生在阅读时很可能就忽略其中的关键点“放回”这个词,这个词一旦出现就不会是简单随機抽样了,此时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强调这一点.为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然后让学生进行判断对错,若是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教师则可以在给出不同答案的学生中各选择出一个学生,让学生回答自己得出这个答案的理由,此时选错的学生会发现自己阅读过程中存在不仔细的情况,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个易错点培养学生阅读标注的习惯.除此之外,高中数学教师也可以直接要求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时就在教材中将引起思考的内容进行标注,标注的内容主要是标注的理由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也是在利用这种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其次,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包括学生在阅读时会主动思考.思考是学习的源泉,只有充分思考才能使高中生更加迅速地掌握数学知识,才能使学生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才能够保证数学教学质量.为此教师一方面可以采用问题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思考.另一方面若是只是依靠教师的提问让学生思考的话很难真正培养学生阅读思考习惯,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还可以借助竞赛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提问与思考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指数函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进行重难点教学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设计数学问题,然后采取“小兵点将”的方式进行小组间的挑战,使高中生的好胜心能够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使高中生的数学阅读思考习惯也能够有效地培养起来.
三、结合数学习题组织专门的阅读练习
高中数学教师若是想要充分发挥阅读学习法的作用,光是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重视数学阅读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升学生使用阅读学习法学习数学知识的灵活性,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知识组织专门的阅读练习.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练习中组织专门的数学阅读练习,教师需要结合数学知识存在的易错点,可以是利用现有的练习题,也可以是自己编撰的练习题.为了让阅读学习法更加深入学生内心,教师可以采取对比出题的方式组织数学习题练习,此时需要注意的是练习的重点不是为了得出正确答案而是为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不要求学生将答案做出来,只是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阅读,去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同之处,并且要求学生将不同之处指出来,再进行强调,这样使学生对于错误知识点的印象将会更加深刻,也能够对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利于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以及面对数学题时能够更加认真阅读,这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十分有效.例如,在“随机抽样”中抽样知识的课间练习时,教师可以选出两个相似的题目或者是采用判断题让学生对题目中涉及的语言逻辑漏洞能够更加敏锐.比如,“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不放回的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不一样,与先后有关”“分层抽样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与层数以及分层有关”“要从1002个学生中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需要提出2个学生,这样对被提出者不公平”等判断题,让高中生通过阅读去判断其中是否有语言陷阱,此时教师需要重点让学生去分析这一内容而非只关注答案.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直接将这些题目抄写在黑板上,准备不同颜色的粉笔,然后让有想法的学生到台前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题目中的文字陷阱上进行标注,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的注意力有效提高.高中生数学教师还可以为上台的学生都发一个小奖品,可以是糖也可以是学习用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在学生都表达完自己的观点过后,教师再结合学生阅读中找到的文字陷阱进行评价,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后练习中融入阅读学习法,让学生在做数学课后习题时利用彩色签字笔将每一道题目中涉及的文字陷阱都标注出来,并且将知识点也写在边上,以此达到提升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
总 结
综上所述,将阅读学习法应用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帮助高中生更为准确地掌握数学知识,可以提升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分析、理解题意,让高中生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上得到的提升.首先,数学教师可以将阅读学习法应用在数学预习之中,提升预习质量,为提升高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師需要利用阅读学习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帮助高中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数学题意.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数学习题组织专门的阅读练习,通过实践切实地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金立亚.阅读学习法在高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17.
[2]谢新华.高中数学学习中阅读学习法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70):101.
[3]洪宝惜.高中生数学融合自然科普读物阅读学习的探究[J].学园,2017(19):91-92.
[4]张铭轩.高中数学学习中阅读学习法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