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言学视域下的“舟”与中国舟船文化

2021-07-20 10:44顾琛
现代语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本义船只汉字

顾琛

摘  要:主要从文化语言学视域这一角度,解读汉字“舟”与中国舟船文化。首先从汉字的构形、造字理据出发,对“舟”部字群中的代表汉字进行了分析,这些汉字有的是表示船上的某个部位,有的是表示某种船只的类型,有的则与船只的特点和功能密切相关。从其成字的时代顺序、字义的逐步扩展,可以看出中国造船技术、船只种类与功能等的不断发展与丰富。其次,在“舟”的物质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属于精神层面的语言文化现象,如成语、俗语、古代诗词意象等,从中折射出“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超然物外的道家精神、多元化的审美情趣等。由此可见,“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在“舟”字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特质。

关键词:“舟”;舟船文化;文化语言学

汉字是汉文化的产物,是记载汉文化的重要活化石[1](P9),兼有记錄和表达功能。它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中更是隐含着中华民族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目前,学界较少从文化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国舟船文化。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舟船文化的代表汉字“舟”出发,结合以“舟”字为部首的汉字群,从多个维度探究中国舟船文化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气度。

一、“舟”及“舟”部汉字群

“舟”字是出现较早的一个汉字,甲骨文中写作“”,金文中写作“”,到了篆文则变为“”。所谓“舟”,就是今天所说的“船”。《说文解字·舟部》:“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凡舟之属皆从舟。”许慎认为,舟是共鼓、货狄所造。《说文解字》中共收录舟部字12个,重文2个。新附字4个,为徐铉校订时所添加。张桂光指出,在汉字演变的漫长过程中,“由于使用文字的人误解了字形与原义的关系,而将某些部件误写成了与它意义不同的其他部件”[2](P153)。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舟”部字也发生了形体讹变,最常见的是“舟”被误写为“月”,如“服、朕、俞、朝、前”等,其他的还有“受、恒”等。这些汉字与舟的关联最终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不为世人熟知。最为特殊的是“般”字,虽然其“舟”字部首一直保留至今,但其字义已与原始的本义相距甚远[3](P104-105)。

当汉字演变到21世纪,“舟”部字形成了规模更为庞大的群落。在《汉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收录了以“舟”字为部首的汉字57个,大都与船只这种水上交通工具有关。有的表示船上的某个部位,如舱、舷等;有的表示某种船只的类型,如舰、舫等;有的则与船只的特点和功能密切相关,如航、般等。

二、汉字“舟”与中国舟船文化

根据文化三角理论,文化包含哲学观念、行为习俗、有形和无形的社会产物。三者的关系图1所示[4](P259):

下面,我们就从汉字的构形、造字理据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成语、俗语、古代诗词意象等语言文化现象,来了解中国舟船文化在物质、习俗和观念层面的形成与发展。

(一)从“舟”部字看中国舟船的发展[5](P342-343)

中国是舟船制造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造船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中国水上交通工具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竹筏、皮筏到独木舟再到木质船乃至现代钢铁船的演变过程。

汉字“俞”,甲骨文写作“”。《说文解字·舟部》:“俞,空中木为舟也。从亼从舟从巜。巜,水也。”段玉裁注:“空中木者,舟之始。并板者、航之始。”最早的独木舟应该是初民发现并利用天然的中空木制造而成的,之后,又学会把一根巨大的木头中间挖空,即“刳木为舟”。虽然“俞”字演变至今,已经与本义关联不大,但却为我们记录下了舟船发展史中原始独木舟的形成。

独木舟的发明是水上交通工具的一大进步,但其缺点也很明显,我们的祖先继续探索,终于发明了一种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木板船。这种技术改进由汉字“舟”记录下来。它的几种古代字形都是模拟木板船的形状。其中,微微弯曲的直画就像微微翘起的船头,而短横画则是连接两侧船舷的横木与坐板。汉字“船”,金文写作“”。《说文解字·舟部》:“船,舟也。”清代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小曰舟,大曰船。”可见,船的体型较大,一根木头是造不出大船的。木板船的发明,标志着人类科技水平的又一次提升。与皮筏、竹筏或者独木舟等渡水工具相比,木板船有更为严格和高级的工艺要求,比如木板之间必须严密拼合以防漏水,左右前后的结构框架需要保持对称与平衡,还有木质的防腐与保护问题等。甲骨文中汉字“舟”字的出现说明,最迟在商代,木板船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形态。

木板船与之前的筏子、独木舟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水中自由盘旋。根据对“舟”这一特点的认识,远古初民创造了“般”和“盘”字。“般”,甲骨文写作“”。《说文解字·舟部》:“般,辟也。象舟之旋,从舟。从殳,殳,所以旋也。”其本义为“撑船、搬运”。“盘”,古时写作“盤”,现简化为“盘”。甲骨文写作“”,上为“”,搬运之意;下为“(口)”,为盛器。金文写作“”,上部依旧为“般”,但下部改用“(皿)”,这里表示“器皿”之意更为明确。其本义为“浅而敞口,用来盛放搬运食物的器皿”。可以看出,该字的字形很像小船,也可以旋转。这两个字都放在“舟”部,均意含“旋转”,记录了初民对于木板船特点的深刻认识。

最简单的木板船是由一块底板、两块舷板共三块木板组合而成的。虽然其性能并不比独木舟强多少,但它的发明开辟了造船工艺的新纪元。后来人们不再是只用三块木板造船,却仍然把这类行驶便捷的小船统称为“舢板”。汉字“舢”,字音与“三”近,正是这一历史的见证。

物质决定意识,随着造船业和水上交通的不断发展,更多与船只构造、船只类型等有关的汉字被不断创造出来。

揭示船只构造的字,有舱、舷、航等。“舱”,形声字,从舟,仓声。本义为“船上居人置物的部位”。“舷”,形声字,从舟,玄声。“玄”是“弦”的省略,比喻紧固船体的弓形边框。本义为“船边”。“服”,甲骨文写作“”,本义为“舟两旁的夹木”。“艄”,形声字,从舟,肖声。“肖”是“梢”的省略,表示末端。本义为“船尾”。“航”,甲骨文写作“”,字形如船夫立于舟上。也有甲骨文写作“”,字形如船夫撑篙。篆文写作“”,左边为撑篙船夫,右边加上了“(行)”,以明确“行舟渡河”之意。

表示船只类型的字,有艘、艇、舰等。“艘”,篆文写作“”,本义为“船只总称”。“艇”,篆文写作“”,左边为“舟”,右边为“廷”,即“挺”字,表示直挺的木舟。本义为“轻便的小船”。“舰”,古时写作“艦”,现简化为“舰”。本义为“负责巡视监护的大型军事船只”。现在,舰也主要用于指军事船只。“舫”,《尔雅·释言》:“舫,舟也。”《说文解字·舟部》:“舫,船师也。《明堂月令》曰‘舫人,习水者。从舟,方声。”本义为“方形大腹,容量巨大的船只”。

上述这些汉字,有些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有些可以追溯到金文或篆文,有些则出现较晚。从成字的时代顺序、字义的逐步扩展,可以看出中国造船技术、船只种类与功能等的不断发展与丰富。

(二)与“舟船”有关的习俗禁忌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吃粽子”“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

动。这一习俗本是源自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为龙图腾崇拜的产物,后来又与爱国诗人屈原的投江传说相结合而流传千年。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却遭到当时楚国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流放到沅水和湘水流域。后来楚国濒临灭亡,屈原投汨罗江自杀。据说屈原死于五月初五,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十分哀痛,渔夫们划起船只,前去打捞他的尸体,并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

舟行水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些行船禁忌词语,反映出船民趋吉避凶的心理。比如,以“筷”代替“箸”就是典型的例子。行船的船家希望船只能快快行驶,最怕停住,也害怕木船被虫蛀,因此,很忌讳“住”“驻”“蛀”这些发音。于是就把“箸”(发音与“住”相同)改为“筷”(发音与“快”相同)。同时,船民也忌讳说“翻”或与“翻”同音的字,在日常生活中,凡是碰到“翻”及其同音字,都要改成“顺”字。比如,酒杯、羹匙不可反置,意谓“翻船”;吃鱼要先吃头,表示“一头顺风”;盘中的鱼不可翻身,隐示“翻船”;吃剩的饭菜弃于海中,不能说“倒掉”,而是说“卖掉”或“过鲜”,以忌“船倒翻”。

三、汉字“舟”与中国传统文化

“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在“舟”字中也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特质。下面,我们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

“天人合一”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意思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有人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汉字“舟”的构字方法就体现出这种观念,人通过观察自然、模拟现实,在笔划之间表达出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心理。中国的先民们非常善于从自然规律中体味人生的哲理。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用诗意的语言展示了自然轮回中带给人世间的希望,反映出作者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俗语“船到桥头自然直”则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朴素的言语中体现出顺其自然的心态,充满了生活智慧。

(二)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

在舟船文化中,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也深深地浸染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入世济民的人生志向

舟有“济难之用”,儒家曾以舟船为载体,传达出入世济民的思想。先哲荀子以“舟”为喻,讲述为君之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唐代的魏徵在和唐太宗交谈时,也曾加以转引:“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贞观政要·论政体》)再如,孟浩然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都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的志向。可见,“舟”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出儒家所推崇的积极入世、救世济民的人生观念。

2.“同舟共济”的合作意识

在漫长的舟船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凝结了具有华夏特色的舟船精神,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同舟共济”。“同舟共济”的本义是乘坐同一条船渡河;后来用来比喻同心协力,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它最早出于《孙子兵法·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亦见于《六韬·武韬》:“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以启之,无有以闭之也。”“同舟共济”作为典型的集体主义观念,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并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晚宴在北京“水立方”举行,晚宴的主题就是“上善若水,同舟共济”。历史上的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合作的民族精神是帮助中华民族逢凶化吉、共克时艰的法宝。它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来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也是我们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中国方案。

3.“逆水行舟”的忧患意识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俗语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逆水行舟时,需要格外用力,才能一点点接近目标;而且需要格外谨慎,不可有一刻松懈,稍有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船毁人亡。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挥之不去的忧患意识。《孟子·告子下》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欧阳修《伶官传序》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中华民族时刻警醒谨慎,居安思危,防微杜渐,通过持续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4.“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习态度

中国自古提倡勤奋刻苦、发愤图强的学习态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亦成为劝学的经典而广为流传。中国人一向认为,学子只有承受学业的繁重艰辛、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在学习中锻炼出的忍耐和坚持作为一种个人品质,也會辐射到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中国人被喻为“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与我们自古推崇的刻苦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超然物外的道家精神

儒道互补是中国士阶层的文化传统,“舟”除了体现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之外,也折射出超然物外的道家观念。人生如舟,其纵情山水的意趣与道家渴望摆脱世俗、回归自然的追求不谋而合。于是舟船成为隐逸文化的一大元素,也成为道家精神追求的一种象征符号。“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单的舟与渺小的人在广阔的天地间几乎微不可见,却又融为一体,其精神弥漫四周,与万物同在。其间既有天地独我的孤寂,又包含了天地皆我的浩荡精神。“舟”字在道家传统中突出其与山水紧密相联的自然属性,体现出道家所推崇的淡泊出世、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四)多元化的审美情趣

“舟”不仅启迪了中华民族的哲学观念,也丰富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调。自古以来,中国的江河湖泊星罗密布。舟作为最常见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在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达,舟船由原本的实用功能又附加上审美的情趣,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下面,就让我们从古代带有“舟”字的诗词中,领略一下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趣味与传统文化特质。

由于“舟”是古代常见的出行工具,所以往往与背井离乡的游子联系在一起。诗词中出现的“舟”字,常常寄托着对故乡的眷恋、对离别的伤感,体现出作者漂泊不定的哀愁、心无所系的悲凉。如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宋代李清照的《武陵春·春晚》“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舟”不仅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当时的生产劳动工具。以“舟”为背景的生活劳动场面在诗歌中也有所体现,如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里描绘的场景,轻松愉快,意境优美,是一首单纯轻灵的劳动赞歌。再如,北宋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语言质朴厚重,通过强烈的对比,反映了渔民的艰辛劳作,体现出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舟”的意象中,也反映出闲适洒脱、悠游自在的人生况味,如唐代张籍的《寒塘曲》“舟中少年醉不起,持烛照水射游鱼”,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从汉字的构形、造字理据出发,对“舟”部字群中的代表汉字进行了分析,这些汉字有的是表示船上的某个部位,有的是表示某种船只的类型,有的则与船只的特点和功能密切相关。从其成字的时代顺序、字义的逐步扩展,可以看出中国造船技术、船只种类与功能等的不断发展与丰富。其次,在“舟”的物质基础上衍生出许多属于精神层面的语言文化现象,如成语、俗语、古代诗词意象等,从中折射出“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超然物外的道家精神、多元化的审美情趣等。由此可见,“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在“舟”字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特质。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2]张桂光.古文字中的形体讹变[A].陕西省考古研究,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华书局编辑部.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彭再新,周鹏.《说文解字》舟部字偏旁“舟”的形体演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美]海伦娜·柯顿,卡罗尔·安·达尔伯格.语言与儿童:美国中小学外语课堂教学指南(第4版)[M].唐睿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5]何九盈,胡双寶,张猛.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本义船只汉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韩嚼牙
汉字里的大写数字另有意义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孟加拉船只“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