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辉 刘兵 郭芳芳
摘 要:本文试图将“课程思政”理念引入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针对统计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对统计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化的改革研究,有效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统计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0.075
0 引言
课程最常见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所作出的基于教学内容的教学进程和安排,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课程才是保障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统计学》是经管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充分挖掘统计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理论促使统计学课程升华,并以统计学案例建设为抓手,通过数据展现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伟大成绩,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加深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教师传授统计知识的过程中始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充分体现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功能,从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使统计学课程也能真正参与高校育人工作,体现育人价值。
1 统计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统计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来自各领域的数据,其目的是通过大量统计数据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提供一套通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收集、整理、分析与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原则和方法,不仅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作,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经常用到。统计学要求学生掌握统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运用统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对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收集、定量分析与总结,并进行推断和预测,从而为相关决策供依据和参考要求。
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实验两部分,实验内容又分为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统计工作过程的全部实践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部分的授课内容重点在于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基礎内容包括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及预测;实验部分的重点是涉及统计工作过程的各种实践,学生需要完成各项实验任务,如自行选题并设计调查方案、实地调查并收集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最后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整个实验过程中主要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综合运用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相关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学生通过理论与实验的综合学习,可以系统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并深刻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包含的统计思想,从而可以使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鉴于授课内容的性质,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全程考核,成绩构成及权重如下:平时成绩占30%(考勤20%,调查方案设计30%,调查报告50%),实验操作占23%,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47%。
综上所述,统计学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的介绍以及运用,教学过程中很少融入思政元素来理解,事实上,思政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统计学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授课,这样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获得更理想的协同效应。
2 统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专业课程中能够顺利实施“课程思政”的前提是明确该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而统计学课程的传统教学目标仅仅专注于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及运用能力,而这些专业知识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内涵没有体现,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这将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能依赖于个人发挥,但是由于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认识不够深入,统计学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仅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并未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因此,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术道结合”,其价值塑造应该能够固化于教学大纲中,这样才能从源头保证“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要将培养法治思维、提升道德修养、强化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情怀、团队协助精神等融入教学大纲,将思政元素融合到每一个知识点,促使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的形成。
融入“课程思政”的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要坚持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三者相结合的原则,其中心环节一定是立德树人,在统计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设定“价值目标”方面,统计学课程可在教学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等,以此形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相统一的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3 统计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分析
作为“课程思政”的载体,统计学课程需要重新设计其教学内容,找到与思政课程间的衔接点,以便顺利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统计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统计素养,一是收集数据,要具备求真务实的态度;二是处理数据,要像工匠一样精益求精;三是分析数据,要具有唯物辩证的思维;四是解释数据,要实事求是。
通过挖掘思政相关课程内容,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统计人员职业道德等均可作为一种思政元素,要发挥其育人功能,还必须将通过精心挑选的案例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中的相应模块,从而贯通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使统计学课程也能真正参与高校育人工作,体现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