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阳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是在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和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学校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准则规定”,是影响师生思想、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力量。校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构建让师生耳濡目染的学校文化,营造处处萦绕在身边、时时渗透在心间的文化氛围,臻于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党建文化,指引发展方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坚持以“阳光党建,红色引擎”为指导,一方面通过“讲党课、赞师德、研专业、提效能”,构建以“思想阳光、文化阳光、队伍阳光、作风阳光”为核心的学校党建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学校将红色党建与阳光文化相结合,发挥党建的“辐射作用”。学校积极构建内部治理文化,每周开展党史学习、文件学习、业务培训、队伍分析活动;组建“青年干部培训班”,通过团队建设使干部们在共鸣中寻求发展;创建学习型组织,让理论学习与学校特色发展相得益彰。
理念文化,激发内在动力。“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播撒阳光办教育”是革新里小学的发展目标,办阳光教育成为所有革小人共同的追求。学校构建和谐发展的文化场,让师生的生命成长充满阳光,让学校内涵发展充满阳光,最终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助力学生收获阳光人生。正是基于阳光理念文化的建构,学校激发教师“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学子”的热情,引领学生扬起生命的风帆。
特色文化,賦予内涵活力。“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学校强调在智慧奉献的管理中体现“儒”文化,在艺术境界下实现人文管理的“雅”文化。学校构建大美育格局,以“情感催化”为核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全方位浸润美育,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和求真尚善人格的不断完善。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在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以教师剧团、教师剧社为载体,通过教师自主创编剧本、排演剧目等活动,引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思考走向深处,并进一步外显为其日常行为。学校构建以“人本+情感+规范”为核心的“浸育式+涵育式+滋育式+并育式”美育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每一天、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产生对美的向往。
课程文化,积淀阳光力量。“深耕细作,行稳致远。”学校注重课程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拓展。立足教育科研,着力推进课程文化建设。一是结合学校立项课题,围绕国家级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活动,推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革新。二是完善校本课程,学校打造六艺课程(文艺、术艺、体艺、书艺、乐艺、剧艺),突破学科边界、推倒教室围墙。三是推动课堂发生改变,例如进行《将校园剧融入学科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评价文化,彰显阳光导向。“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学校构建“阳光教师评价体系”,依据增值性评价理论,设计发展性评价方案,推动教师主动成长,组建优秀教师团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学校构建“阳光少年评价体系”,运用“情境式评价”,创设生活情景体验课程。在校园这一大社区中,让学生体验警察、法官、消防员、邮递员等多种社会角色,并运用美德、美行、美艺等评价方式点燃学生的内驱力,实现全面发展。
“阳光文化”引领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使教师精神起来,使学生灵动起来,同时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使学校教育精彩起来。
(作者系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黄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