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 突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困境

2021-07-20 23:02李冬梅王喜凤
教育家 2021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家长

李冬梅 王喜凤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因心理问题而患精神疾病的人数激增,因心理疾病而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和复学后,青少年心理问题更为突出。2021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热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呼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形式主义严重、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从“心”出发,为“心”聚力。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重在探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落实、求真的路径与方法。

坚持儿童立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疏导

王振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前期疏导,应尽量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关注心灵成长  培养阳光少年”的心育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开设系列课程。心理健康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地的根本保证。我们遵循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课程设计原则,从“有效调适”和“寻求发展”两个维度研发系列课程。“有效调适”方面,重点围绕“接纳自己、缓解冲突、矫治行为”三个主题开发课程;“寻求发展”方面,重点围绕“发挥潜能、实现价值、积极生活”三个主题开发课程。课程实施过程中运用互动游戏、案例再现、故事赏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在学习中化解成长烦恼,促进心智成长。

搭建沟通桥梁。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问题发生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导致“疙瘩”越结越多。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未雨绸缪,通过两种方式及时预防、疏导。一是及时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教师要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教育,要做教育的有心人,敏锐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与学生进行即时沟通,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消除他们心理的阴霾,引导他们正确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二是设立“悄悄话生肖小信箱”。学校各楼层走廊里悬挂着由学生们自己设计的十二生肖小信箱,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又不想与父母和老师说的时候,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投到生肖小信箱里,然后由学校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负责定期回信。对信件中反映出来的普遍性问题,学校会适时开设课程,进行全校性的疏导引领,让学生们学会理性看待并积极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促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家校联合发力。调查研究表明,由于自我意识的萌发,未成年人发生心理危机的首要原因是缺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其中,亲子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亲子关系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于父母不了解儿童心理、用成人的心理标准与儿童交流造成的。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采取两种方式同步推进。首先,举行主题家长会。通过“爱,从发现孩子的需要开始”等主题心理家长会的方式,转变家长的家教理念,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彼此的想法,促进双向沟通。其次,实施“三同”亲子课程。我们秉承“共情陪伴、共沐成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开发出包含“亲子同学习、亲子同玩乐、亲子同成长”三个维度的子课程,引领家长了解孩子心理需求,与孩子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增强孩子的内心安全感与幸福感,有效促进了亲子间的沟通交流,让孩子和家長都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

要想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期疏导,最关键的是要时刻坚持儿童立场。只有真正把儿童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才能及时发现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并进行恰当有效的疏导,引领儿童拥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构建“心力”课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刘红梅:天宫殿学校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012年,学校将心理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秉持“德以养正、能以致远”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为路径,以促进学生“心力”(心理社会能力)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各学科国家课程实施标准、学校特有的教育资源以及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发心力“1+N”校本课程。

“1”即开好国家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发展学生心力。“N”即开发N门校本课程。其中特色心育课程,学校结合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力养成行为训练重点,编制《阳光心育》读本、《阳光心育实施手册》以及《阳光心育课程评价量表》,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心育课程包括学生“心力”培养课程和家庭教育“心理”课程。

学生“心力”培养课程。心理社会能力是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己—己、人—己、人—人、人—事、人—物”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能力。它由情绪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组成。本课程基于学生年龄段特点,确定辅导重点,对学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性的心理课程。例如:一年级要注重保护、发展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五年级要教导孩子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为青春期的到来作好心理准备,为形成健全人格打好基础;七年级要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完成角色转变,帮助学生建立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

家庭教育“心理”课程。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以使学生在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希望通过课程培训让家长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多样化的案例呈现,帮助家长掌握与不同年龄段孩子沟通的技巧,架起亲子间心与心的桥梁,促进亲子关系发展;“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的系列讲座,让家长意识到养育孩子的同时要加强学习,做一名学习型家长,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教师和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中的常见误区与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并指导家长养成阳光心态。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家长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家长错了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