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已迈入互联网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除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外,更多的还是依赖于网络。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媒体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导致新媒体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广播电视行业受自身传播条件的限制,更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给编辑记者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立足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形,思考应如何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提出要逐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新闻能够及时、真实、客观的传播,改善和优化工作策略,探究更深层次的新闻传播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6-0056-03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大众生活也普遍被新兴网络媒体所覆盖,但这并不代表以往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会被它们替代进而消失。广播电视依然是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受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广播电视事业正经历着亟待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能让信息多元化的传播,制作出更多精品节目,传达出更有价值的信息,是当下广播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要想提高广播电视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提高编辑记者的业务能力,只有通过过硬的工作能力,生产出高质量的节目,才会带来高收视率,才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所以提高和优化编辑记者的工作策略非常重要。那么编辑记者应该具备哪些工作能力才能提升工作策略?本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 新形势下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工作面对的问题
(一)公共广播电视受网络新媒体冲击面临被动
在信息技术社会,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十分迅猛,时效性较强,公众随时随地都在经历着信息的不断更新和交互,甚至短时间内就可以将新闻变成旧闻。而传统媒体的采编模式,从新闻采编到内容加工,再到新闻产品成型,不断有新消息更新替代,因此就削弱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传统媒体受画面、配音、剪辑等自身传播条件的限制,相对于新媒体来说传播速度较慢,而这个信息传播延迟的弊端对于电视来说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的,电视编辑记者仍处于被动地位。
(二)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传播的唯一渠道
信息化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网络平台也会及时参与到各种大型活动、会议现场中,将采访到的信息通过直播或网络回传的方式播发出去。尤其对于突发事件,很多网友还会用手机及时摄录下来,通过个人朋友圈、微博、微信或抖音等网络渠道传播出去,甚至政府、各行各业权威部门,在发布动态消息或回应消息时,也不再只是采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而是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告知公众。这样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信息发布的成本,也完全顺应了网络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因此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传播的唯一渠道。信息通过无所不能的网络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严重威胁到了电视编辑记者[1]。
(三)传统媒体的原创性削弱,抄袭同质化现象凸显
新媒体信息凭借其及时性、敏捷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目前,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往往也会使用新媒体技术来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而新媒体信息推送端口较多,信息重复传播率高,导致各个媒介新闻内容的同质化现象突出,千篇一律,看不到太多有新意的报道。此外,传统媒体的信息线索渠道不如网络便捷,致使一些编辑记者为了追求“高效”,既不实地采访,也不核实信息真实性,直接从网上搜集一些相关材料进行编辑加工,草率地形成一篇采访报道,这样既没有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也让传统媒体失去了公信力,而编辑记者也失去了作为一名专业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二、互联网时代编辑记者应具备的工作能力
(一)开阔的视野
广播电视行业承担着信息传播的职责,编辑记者绝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接地气,要深入各行各业,获取更多的社会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新闻采编人员外出采访时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意料之外的事情,因此,他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开阔视野,延展思维,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业务水平,并且要走出去,多看多学习,借鉴本行业兄弟电视台好的经验和办法,这样在采访过程中,才能有效应对并处理好突发状况,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
(二)创造新观念
促進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新,广播电视的整体水平是否能够提高,主要在于编辑记者的工作能力和素养,尤其是自身的创新能力。创造力如同机械马达,不断产生动力,增添活力。目前,广播电视还处于粗放型的新闻产品生产模式,创新意识的加强也迫在眉睫,特别是新媒体时代,更加剧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这就更需要编辑记者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学习新的传播技术,增强创新意识,创作出更具影响力、激发共鸣感的广播电视节目,提高节目品质,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所以编辑记者必须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探索新的创作方法。
(三)丰富的知识储备
一些地方电视台受区域收视的限制,缺乏自身特点,缺乏矩阵信息链接,频道定位不清晰,节目品牌个性不鲜明,没有品牌栏目拉动收视率,而这些电视节目要想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力,达到较高的收视率,编辑记者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有深入探究采访的能力,掌握足够的信息资源。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运用好知识储备,将更多不同领域的资源整合起来,以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娱乐性、综合性。所以,编辑记者要时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在实践中丰富自身经验,让自己成为一个博学且有趣味的人。
(四)较高的综合能力
编辑记者的工作较为繁琐,从前期的采访、编写到后期的节目制作等都离不开编辑记者创造性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间又相互关联,所以节目采、编、播对编辑记者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需要不断的充电,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了解最新的舆论形势,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增强社会阅历和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只有提高了自身的这种综合应变能力,才能更好地做节目,做好高质量的品牌节目,促进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发展[2]。
三、提高编辑记者工作能力的措施
(一)提高政治觉悟,提升自身政治素养
编辑记者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避免触碰政治红线,决不出现政治导向偏差。新媒体正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的冲刺阶段,受众无时无刻都从各种媒介或渠道来获取广泛的信息。而一些网络平台信息发布门槛低,管理相对松散,导致传播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因此這就要求编辑记者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快速敏感地研判、甄别各种新闻线索和信息内容,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素养,才能避免不良信息的错误传播。
编辑记者也要不断增强对信息捕捉的敏感性,提升对信息的洞察力,有效地筛选和利用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能够明确道德政治底线,筛选出合格的信息内容,经过编辑整理,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作品,将正确的、正能量的价值观通过新闻节目有效广泛地进行传播,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
编辑记者还要积极拓展和延伸新闻内容,关注民生话题,做深度采访。及时了解受众需求,创作出更新颖、更有影响力的作品,这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引领社会新气象、新风尚。对于监督类报道,编辑记者要秉承自己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采访、现场调查等途径核实新闻真实性,防止虚假信息带来的不良影响,增强广播电视媒体公信力,助力传统媒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编辑记者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编辑记者工作能力的高低与专业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要坚持不断的学习,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多听行业内权威人士的讲座,提高专业素养,并将所学的理论和经验,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的采编工作中去。记者的首要工作是采访,所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与受访者进行轻松的、实质性的交流,保证采访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电视编辑记者如果想要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就必须要重视节目的创新力培养,学习新媒体技术,掌握新媒体传播手段,使节目内容和形式更新颖,更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受众关注,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编辑记者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采访能力
采访能力是评价编辑记者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想提高采访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去努力:第一,明确采访目的。编辑记者在采访前要明确此次采访的目的,掌握采访要点,把握采访方向,防止盲目采访,避免出现低级问题;第二,保证采访内容的时效性。记者采访要确保在时效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展示最真实的新闻内容,还原事件本身,实现新闻信息的社会价值;第三,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采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突发状况,记者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才能够做到从容应对、化解问题;第四,自我学习与提升。编辑记者要不断学习掌握采访技巧,跟随所报道事件的进展学会随时调整报道思路,明确报道主题。
(四)改善优化工作策略,打破编辑记者工作瓶颈
在网络时代下,信息内容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平台进行传播,每个人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接收信息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往信息传播形式单一性和信息资源独占性的传播格局被打破。面临新的挑战,编辑记者要不断优化工作策略,改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在创作中,冲破壁垒,打破瓶颈,摈弃固有的、僵化的报道模式,发掘独到的新闻视角,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进行组织策划,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体现广播电视独有的传播特性,更加体现新闻信息的价值[3]。
(五)积极开拓编辑创作思路
编辑记者要明晰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特征,树立创新争优的理念,不能局限套路模式,要积极开拓思路,广泛涉猎,要有深度思考,提高站位,呈现更丰富的传播形式。互联网时代,每天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广播电视行业从业者必须要学会对新闻内容进行延伸拓展,而不是人云亦云。要不断激发和开拓创作思路,通过头脑风暴,创作独树一帜、主题鲜明的报道,这样的新闻报道才不会只是围绕新闻事件的表象和生活实际进行创作,而是更有深度、更有层次、更加客观全面地呈现出具有创作者独特观点的新闻产品。
四、结语
总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必须变革以往的工作模式,编辑记者要提高和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时俱进,以全新的姿态与理念来应对新形势、新问题、新发展。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传播更多的社会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在学习中做,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现提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广播电视事业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圣铜.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工作策略思考[J].记者摇篮,2020(6):27-28.
[2]卢子璋.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优化策略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9(3):253+265.
[3]王莹.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工作的策略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7,1(7):229-230.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