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七
《寻佛》。茫茫大雪山脉中,在贡嘎主峰强大的光环映衬之下,没有任何一座山峰的锋芒能够完全展现,这使得大部分去贡嘎的拍摄者都会把拍摄重心放在最常见的主峰之上。所以寻佛其实是寻找自己内心的宁静,每一座山峰都需要摄影师去冷静摆脱主峰的桎梏,去观察每一座山,每一条冰裂缝的性格,进行更细腻的创作拍摄。
《探山》。人類从未停止过对自然的探索,这是自远古就铭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
《长风几万里》。牛背山的夜里下了一场大雪,早上起来世界一片银装素裹。云雾在山间流动,远方泛红的天际线预示着新的一天就要来临了。
《合影》。两座神山央迈勇和仙乃日同框。
《探索者》。在壮丽的冰塔林上行走,跨越深不见底的冰缝,危险与美丽并存。这就是萨普的冰川,这就是藏东南。
Q1:您是怎么与摄影结缘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的?
A:我从小在藏区长大,直到需要上学了才回到内地。所以可以说藏区的雪山、草原、骏马,在孩童时候就已经在我的内心留下烙印了。
在我工作以后,我仍然时时想起在藏区的生活,所以我决定回去看看。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彻底迷上了高原的山川。在以旅行的形式在藏区行走了几年后,我开始以职业风光摄影为工作,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了高原雪山的探索和拍摄当中。
雪山对我来说就是“毒药”,“热爱”也就是这一切的根源。
Q2:一些人总认为风光摄影只是简单记录眼前的美景,您认为风光摄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摄影师该如何去表现?
A:摄影最本质的功能就是记录,这是它的性质所决定的。
风光摄影师大部分时刻所做的事情,也就是记录。记录瞬间发生的天气,记录季节的变化,从宏观至微观的去记录在这个星球上日复一日发生的事情。风光摄影师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只不过好的风光摄影师,会以更独特的表达方式,去用图像传播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事物。这些表达方式包括不限于他的构图、后期调色、主体的凸显等等。但真正的本质是不会变的。
风光摄影师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一个良导体,拥有对美好事物更敏锐的感知,然后记录他们,再通过自己的个性表达传送给观者,有自己的独特表达,这是很重要的。
《神域冰峰》。在这个每年仅有10 天窗口期的登山季里,我们沿着喜马拉雅前进,行走在平均海拔5100 米的高山湖泊之间。山外已是盛夏,山谷里的积雪在风吹日晒下也消融成了一片片小冰塔林。冰川湖倒映着远处巨大的希夏邦马群峰,静默的宣告来自8000 米雪山的威严与法则。不论来者是什么身份、地位,有多少财富,在这里,我们都是神的孩子。这就是自然的力量。
《文殊圣境》
《山脉肖像》
《冰与火之歌》。觉纳摸补峰(6141m)和山脚下的炯普措。这座雪山网络上资料极少,属于念青东核心区的极致风景。
Q3:很多著名的风光已被拍过无数遍,您觉得风光摄影要如何拍出自己的个人风光和辨识度高的照片?
A:个人认为,好的风景照片的展示大致分两种:
独景:风光摄影圈有这样一句话:想要想好的作品,就去别人去不了的地方,扛别人扛不动的器材。当你所拍摄的地方,是别人到达不了,且没有拍摄过的,那么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当然,这并不容易,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民摄影的时代。想要去别人去不了的地方,就要去更偏僻更艰苦的地区。要从户外、登山、探洞等更多小众的户外运动角度去寻找风景。这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极致风光摄影。
心景:是拥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观和洞察力,在一个大众的拍摄点,寻找属于自己的拍摄角度和创作方式。再通过后期个性化的表达,创作出区别于大众视角的作品。这一点更难,但也是真正想要拍好风光摄影师的必經之路。毕竟,随着摄影人群的增长和出圈,留给风光摄影师探索的点位会越来越少。
所以哪怕在大众的角度,能够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这才是对摄影师审美和功底的考验。
Q4:能否分享一下,您最难忘的、意义深刻的拍摄经历?
A:十年的风光摄影之路,我所遇到的难忘的事情太多了。喜悦、感动、惊惶、无助都有过经历。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中国和不丹的边境拍摄冰川,遇到暴风雪。在风雪过后,车队一边缓慢前进,一边不停的下车铲雪。在缓慢前行了80 公里左右,随着夜幕降临,我们所有的车困在了海拔5500m 的山口。风大的无法支起帐篷,连户外煤气管道都被冻住无法生火。十几个人无奈的裹着睡袋,在车里开着空调过了一夜。但第二天一早,不丹境内的卢纳拉山脉被阳光照亮的时刻,我们仍然感觉是幸福的。我们也因此首次近距离拍摄到这条山脉的珍贵影像资料。像这样的经历,我们还有很多,这都是风光摄影师的日常生活。
Q5:在拍摄中会遇到过哪些困难?
A:拍摄中遇到的困难大多数来自于自然环境对摄影师活动的困扰。
像我从2019年开始探索的一座雪山:卡加乔峰。前两次去,冬春季节遇到暴雪,无功而返。第三次去,夏季发大水,把方圆40公里以内的桥全部冲毁,无法渡河。第四次秋季我们带上皮划艇和绳子,才顺利渡河。在藏东地区的高山密林重装徒步,才终于到达了想去的角度。而这才只是拍摄到了这座山的其中一面。
后来我又陆续前往这一区域6 次,终于把东侧、北侧、西侧三面拍摄完成,而南侧至今还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拍摄角度去记录它。卡加乔只是藏东400多座六千米雪山的其中一员,拍摄这个题材难度可想而知。
野博康加勒冰川的冰塔林。
《夏诺多吉的秋色》。夏诺多吉意为“金刚手菩萨”是“三怙主”雪山的东峰,海拔5958 米,在“三怙主雪山”排位第三。
Q6:作为资深摄影师,您有什么拍摄技巧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A:说实话,摄影到了现在,从最初的旅游打卡到现在的雪山系列拍摄,我明白了越简单越实用的道理。
我的相机永远没精力去管它是否灰太多,镜头成像和新一代的产品又差在了哪里,对我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看到绝世美景的时候,它可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不因为硬件的问题掉链子。大多数正常光线的时候,我的参数都基本固定在A 档,F11,ISO100这几个数值。
设备、技巧对我来说都只是工具,它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候,帮助到我准确的曝光,精准的对焦,这就够了。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想要学任何的技巧,在网上花一点钱甚至免费的,都可以学到。关键是学到之后,你怎么用,怎么表达,怎么创作,这很重要。
Q7:您最喜欢的摄影师是谁?对您的摄影风格有什么影响?
A:摄影圈现在有太多优秀的摄影师了,很多摄影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我都会经常去点开他们的主页,欣赏并学习他们的创作思维。摄影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思考和自我否定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学习的对象也并不局限于摄影圈的作品,像音乐、电影、好的书籍都可以提供给我拍摄和再创作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