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聪红色热土上的英雄儿女

2021-07-20 10:42孙艳丽
旅游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胶东济南革命

孙艳丽

1933年于子聪被羁押于济南第一监狱时所拍照片

山东胶莱河,东临黄海、渤海,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胶莱河以东区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胶东。胶东,是山东红色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进行红色革命最早的区域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历史性的特殊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于子聪,作为胶东地区革命儿女的典型代表,时刻被这种革命精神所浸染和鼓舞。

于子聪,又名于智敏,1900年出生于山东乳山县南黄镇归仁村一个地主家庭,殷实的家庭条件给少时的于子聪接受良好教育提供了机会。1924年,于子聪考入“俄文法政学校”,因与苏俄英法等国有频繁的外交活动,较早受到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活动和马列主义的影响。于子聪受到较大触动,萌发了民主主义思想和救国救民的志向,并逐步走向革命道路。

1926年,于子聪考入济南军官学校读书,并于1928年毕业。时值大革命失败,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于子聪毕业后接受党组织安排,回到家乡开辟党的工作。他以冯家区南汉村小学教员身份,在当地秘密发展党员,培养革命力量。

自1931年起,于子聪先后调九区(现冯家镇、下初镇范围)、十区(现南黄镇、徐家镇及文登小观镇西部)任民兵军事教练,并在学员中秘密发展党员,为革命事业播撒火种。在此期间,于子聪的思想也产生了飞跃性进步,逐渐由一名进步知识分子转变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乳山市党史档案记载,1932年8月,于子聪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同年,他调任瑞泉中学任教,向学生介绍苏联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激发学生们追求真理、参加革命的热情。为了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以于子聪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倡导成立“学生自治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革命觉悟,一批学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之后,为规避国民党的搜捕,他又先后到上册区八里甸村、夏村的水井、崖子的地口村教学,发展多名党员,为当地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于子聪狱中穿过的棉袜

1933年,中共牟平县委在归仁村建立,为掩护革命工作,于子聪在家里办起夜校,党员借夜校活动开会交流,成为重要秘密联络点。于子聪的母親和妻子也成为了革命的坚定支持者。

1933年11月,因叛徒告密,于子聪、宋绍九等相继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于子聪不屈不挠,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后被关押到济南的“反省院”。期间他与其他六名党员建立临时党小组,坚持党的政治生活,秘密组织活动,开展绝食、反抗苛待等狱中斗争活动。

恶劣的牢狱生活并没有消磨掉于子聪坚强的革命意志,他利用每天放风时间获取狱外党组织的指示精神,传递情报,鼓励狱友坚持斗争,坚定革命信念,坚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总会迎来当家作主的那一天。

1937年7月13日,因国共合作,济南反省院释放在押革命人士。此时,5年艰苦的牢狱生活几乎透支了于子聪年轻的身体,因严重胃病和腿疾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革命必胜的信心却更加坚定,并继续同胶东特委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开展革命工作。正值党组织酝酿天福山起义,他积极投身于组织、策划天福山起义工作,以自己的家为掩护建立交通联络站,为天福山起义胜利打响胶东革命队伍抗日战争第一枪,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做了大量保障工作。

1938年2月,疾病缠身、积劳成疾的于子聪永远闭上了睿智而明亮的眼睛。去世前,他用仅有的力气向组织交待了所有的工作,安心离去。受于子聪生前影响,叔兄于慎斋、叔弟于智海、于智言都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之后,于子聪的妹妹、女儿、儿子、孙子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代代传承红色基因,一步步跟随他的红色足迹,在一条光明、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猜你喜欢
胶东济南革命
胶东面塑——花饽饽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胶东徐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
粉红革命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
Hi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