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萍,张正裕,马卫铭,曹恒祥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兴化 225721)
轮胎胎体钢丝帘线产品结构调整是提高轮胎整体性能的重要手段[1-4],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具有节能环保、轻量化、低滚动阻力等性能优势[5-7]。我公司的CCST系列钢丝帘线为密集型结构、小直径、高强度产品,适用于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与传统钢丝帘线相比,可提高轮胎滚动阻力性能,在相同或更高承载条件下保持耐久性能,并可减小轮胎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本工作研究新开发的0.23+18×0.21CCST钢丝帘线性能,并与0.17+5×0.215+10×0.235 CCST钢丝帘线进行对比。
0.23 +18×0.21CCST钢丝帘线由19根超高强度单丝组成,以相同捻向和捻距一次编捻而成,形成截面为正六边形的钢丝帘线[见图1(a)],第1层单丝无编捻、第2和第3层单丝的捻向均为Z向且围绕一根芯线单丝编捻而成,第1层单丝的直径大于第2层单丝,第2层单丝的直径与第3层单丝相同。
图1 两种钢丝帘线的结构示意
0.17 +5×0.215+10×0.235CCST钢丝帘线由16根超高强度单丝组成,以相同捻向和捻距一次编捻而成,形成截面为正五边形的钢丝帘线[见图1(b)],第1层单丝无编捻、第2和第3层单丝的捻向均为Z向且第2和第3层单丝围绕一根芯线单丝编捻而成,第1层单丝直径小于第2层单丝,第2层单丝直径小于第3层单丝。
两种钢丝帘线的直径及层与层之间单丝捻向相同,帘线的捻距及各层之间的单丝直径配比不同。两种钢丝帘线的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粘合性能对比见表2。
表1 两种钢丝帘线的主要性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种钢丝帘线的粘合性能对比
从表1和2可以看出,与0.17+5×0.215+10×0.235CCST 钢丝帘线相比,0.23 +18×0.21CCST钢丝帘线的直径和捻向相同,线密度略高,在同等压延密度情况下钢丝帘布强度相同、H抽出力较高,对轮胎整体性能有优势。
两种钢丝帘线的弹性模量、弯曲刚度和冲击功对比见表3。
由表3可见,与0.17+5×0.215+10×0.235CCST钢丝帘线相比,0.23+18×0.21CCST钢丝帘线的弯曲刚度较小,弹性模量和冲击功较高,对胎体帘布强度更有利,轮胎性能更优。
表3 两种钢丝帘线的弹性模量、弯曲刚度和冲击功对比
两种钢丝帘线的三辊疲劳性能对比见表4和图2,固定疲劳后破断力对比见表5。
表4 两种钢丝帘线的三辊疲劳试验循环次数
表5 两种钢丝帘线的固定疲劳后破断力对比 N
由表4和5及图2可见,与0.17+5×0.215+10×0.235CCST钢丝帘线相比,0.23+18×0.21 CCST钢丝帘线的耐疲劳性能较好、固定疲劳后帘线的破断力较高,因此其用于轮胎胎体在相同或更高承载条件下,有利于提高轮胎的耐屈挠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图2 两种钢丝帘线三辊疲劳曲线
两种钢丝帘线使用成本分析见表6。
表6 两种钢丝帘线的使用成本对比
由表6可见,以0.23+18×0.21CCST钢丝帘线替代0.17+5×0.215+10×0.235CCST钢丝帘线用于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厚度和用胶量相同,钢丝帘线用量略有增大。
(1)0.23+18×0.21CCST钢丝帘线层与层之间的单丝捻向、捻距相同,结构形状稳定、捻制紧密,各层单丝直径配比合理,帘线粘合性能优于0.17+5×0.215+10×0.235CCST钢丝帘线,替换时轮胎生产工艺无需改变。
(2)与0.17+5×0.215+10×0.235CCST钢丝帘线相比,0.23+18×0.21CCST钢丝帘线的线密度和H抽出力较大、弯曲刚度较小、弹性模量和冲击功较高、耐疲劳性能更好。以其替代0.17+5×0.215+10×0.235CCST钢丝帘线应用于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可在相同或更高承载条件下提高耐久性能,提升品牌效益和国际市场竞争力。